基于我军现代联勤保障体制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

2016-12-17 13:56
经营者 2016年18期
关键词:联勤我军保障体系

高 原

基于我军现代联勤保障体制下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对策分析

高 原

建立与新形势下我军指挥领导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联勤保障体系是此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举措。为了最大限度地集中力量、优化资源,利用军民融合式社会化保障是建立具有我军特色联勤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军现行军民融合式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现代联勤保障体制 军民融合 委托代理

一、引言

随着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的成立,具有时代特色的我军现代联勤保障体制也宣告正式建立。作为此次军队改革的重点项目,现代联勤保障体制旨在建立将联合作战、训练、保障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保障支援体系。[1]与之前我军后勤保障部门有所区别的是,现代联勤保障体制强调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障组织为中心,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力量格局,走出一条军民融合社会化保障的创新发展之路。因此,如何在当前的联勤保障体系中实现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是指军队借助市场力量,在确保后勤保障水平的前提下,精简后勤保障体系,从而顺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军发展的新要求。例如,地方企业对军队营区绿化保洁、水电气暖等实行物业管理,引入地方物流公司保障军队油料运输等。[2]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的涵盖内容丰富,包括生活服务保障、医疗服务保障、住房保障、运输储备保障、军需物资装备保障。第一,生活服务保障是指将原由军队自办的保障军人日常生活的服务机构,如服务社、幼儿园、食堂等直接转交给社会。第二,在医疗服务保障方面,由于军队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水平有限,很多官兵不能及时接受优质医疗服务。因此,充分利用驻地优质的医疗资源,是解决官兵看病难的有效措施。第三,在住房保障方面,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寻求政府资金支持,将军队基建营房建设转交给社会,积极推进军队房改工作的步伐。使得官兵和家属能够尽早享受到保障性房屋的待遇。第四,运输储备保障社会化,包括利用社会高度发展的交通物流体系和仓储设施,运送和保存除了武器、弹药等非保密性的物资装备,以及通过与政府协调,统一规划建设机场、码头等基础设施,节约军费支出。第五,军需物资装备保障是指通过将军工企业进行转制改革,实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并在社会上选取拥有高新技术、切实能生产研发出高性能、高性价比物资,服务水平高的地方企业。[3,4]

二、军民融合式现代联勤体系存在的问题

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在军队实施军民融合式社会化保障的过程中,军队和地方企业就构成了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然而委托代理双方现有的激励合同是建立在军队拥有充分信息(即信息对称)的基础上,但是根据现实情况而言,军队并不能观测到地方企业的努力程度,两者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结果就造成激励合同存在主观性强,依靠行政决策,甚至存在“首长制定”等一系列问题。[5]

其次,由于军队常常根据地方企业以往的努力水平作为标准来制定现行的激励合同。地方企业越是努力工作,就越容易出现更高的努力水平。当地方企业预测到其将会出现更高的努力水平时,地方企业将会降低其努力水平,从而弱化了所设立的激励合同的作用,并由此出现“棘轮效应”。

最后,由于军队政治性、军事性、保密性等要求决定了军队实施保障社会化的各类产业不可能实现完全竞争,只能实现有限竞争,这就使得军队通过招标确定地方企业代理后,在合同期内对于地方企业来说,能够在军队内部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垄断出现后,地方企业必将追求高额垄断利润。并且地方企业处于信息优势方,其努力水平不能被军队察觉,因此就会出现“X-非效率”以及道德风险的现象。[6]

三、促进现代后勤体系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实际困难

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后勤保障道路就要求广大官兵抛弃传统观念,树立自觉服从改革召唤的信念。不同单位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逐步的、渐进式地做好军民融合联勤保障改革,不能操之过急,鲁莽行事。与此同时,对于涉及官兵以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做好实地调研,以维护官兵和职工的切身利益为己任,不能简单地“扔包袱”,根据规定妥善做好分流、移交、退休等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体系制度标准

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原有的法律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体系制度标准,从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各级组织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制定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会计审核制度、服务监管评价制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等。从根源上与社会保障接轨,使得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体系更具规范性和系统性,更有利于解决保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

其次,要组织专门调研团队,深入当地核准物价、工资水平,出台适用于不同驻地的保障费用标准,并将过去全部由单位保障的水、电、煤气等物业服务实行货币化结算办法。

再次,建立严格的保障业务外包审查机制,采取招投标等公平公正的筛选措施,从严管控,对中标单位派专人实地考察,在明确双方职责义务的前提下签订合同,做到权责分明,促进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健康有序发展。并且要敦促相关单位或个人守法经营、严格军队各项保密制度规定并建立应急保障方案,做到“平战结合”,最大限度地保障军队战斗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7]

(三)进一步加大和拓展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的力度和范围

坚持以“最大限度借助社会资源实行保障”为导向,逐步实现军队科研、人才培养、装备物资、物流运输、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等全方位、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并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通过诸如:减免税收、加强政府补偿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号召驻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全力配合和支持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体制的发展和繁荣。

(四)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监督评价体系

各级官兵已从原来执行保障任务的实施者转变为监督者,职责任务的转化就要求各级机关出台和制定相关监督考评标准,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激励作用,在考核标准中以提高服务保障水平、降低成本为核心,做到奖惩分明、公平公正,从而形成军地长久和谐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各级单位的军政主管和财务人员要做到齐抓共管,责任到人,将内部制约和外部监控有机结合。[8]

(五)学习和引进创新管理理念和优秀管理人才

各个单位要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充分借鉴社会各方好的经验和力量,引入平衡记分卡、供应链管理等创新理念,并以专业需求为导向,集中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施行军人职业化制度,留住部队联勤保障紧缺的人才。与此同时,鼓励官兵加强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管理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探究,提升自身能力素养,充分发挥官兵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恰当处理好军地关系,为推进军民融合式联勤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9]

四、结语

走军民融合式军队现代联勤保障之路是我军后勤保障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为了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式军队现代联勤保障体系,解决军民融合式军队现代联勤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制度标准、拓展力度范围、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和引进优秀管理理念和人才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从而有助于我军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利用市场资源,借助社会力量,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协调军地双方利益,制定科学的激励契约,充分调动地方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水平,真抓实干,从而切实闯出一条“军地双赢”的军民融合之路,促进我军现代联勤保障体制迅速发展。

(作者单位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 习近平.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联勤保障部队[J].杭州(周刊),2016(18):6.

[2] 郭同鹏,范炬炜.军队保障社会化工作开展10年成果丰硕[N].解放军报,2010- 05-05(1).

[3] 高原.具有多重目标的军队保障社会化线性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5.

[4] 蔡驰.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2.

[5] LAFFONT J J,MARTIMORT D.The theory of incentives:The principalagent model[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6] Holmstrom B, Milgrom P.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 [J].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991,7(7):24-52.

[7] 孟卫东,高原,代建生.军民融合式军队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0):185-191.

[8] 张磊,杨芳华,于鑫.推进后勤装备生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考[J].中国军转民,2014(02):56-58.

[9] 习合芳.军队科技人才培养走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的对策措施[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5):138-139.

高原(1990—),女,陕西米脂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人民解放军68070部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制设计,战略管理。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中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机制设计研究”(08AJY0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风险规避供应链促销下的契约协调研究”(714620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引导基金模式下的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研究”(CQDXWL-2012-183)]

猜你喜欢
联勤我军保障体系
沭阳县开展联保联防联勤联控保安全活动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万里踏歌新联勤——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巡演纪实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学联勤有益 参赛趣无穷
一江山岛登陆作战的联勤医救保障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