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与善传递下去

2016-12-17 19:32薛丽平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天行者善良民办教师

薛丽平

摘 要:当代作家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在2011年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该小说主要以界岭小学民办教师的“转正”事件为主要情节。本文主要通过民办教师在转正过程中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来彰显他们的人格魅力,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深思和对人性最深邃的思考。

关键词:《天行者》;民办教师;善良;热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

通过读《天行者》,我对民办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民办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农村教育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国家教委提出了一些方针政策使得问题有了改观,几年后,民办教师渐渐退隐历史舞台,退出人们的视眼。时隔十七年,作家刘醒龙又拾起民办教师这一话题,目的是让他们的光辉形象永存在人们心中。因为他们曾对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们在穷乡僻壤不仅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给学生传授知识、开启乡村启蒙教育,更重要的是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生活条件多么艰难,都没有使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消失。在转正事件中把他们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生活的窘迫,他们虽有一些私心,但在关键时刻仍没有丧失做人的底线,反而更加团结,彼此相互抚慰,他们的精神影响着每个人,因而作家刘醒龙把“民办教师”喻为“民族英雄”。

一、善良

善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从转正事件中可以看出《天行者》中的民办教师个个是菩萨心肠。

第一次转正是因为一篇文章《大山·小学·国旗》,这篇文章给全县教育事业争了光,破格给了一个名额,但人多指标少,到底给谁很难确定,所以只能通过投票的方式来决定,出乎意料的是投票无效(因为每人票数一样)。此时,他们只能公开评议,张英才首选给余校长,因为他在界岭时间最长,功劳最大,邓有米、孙四海也同意给余校长,可余校长想把转正指标给自己妻子明爱芬,这时大家都默不作声,因为明爱芬就一废人,虽个个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但最后都举手同意。孙四海缓缓地将手举起,邓有米虽举得慢,但举的颇高。从举手这一动作就可以窥探出每个民办教师都渴望自己转正,但他们在伦理人情道义面前 ,最终做出了退让。

第二次蓝飞私自盗取转正指标,当孙四海、邓有米要揭破蓝飞之事时,余校长苦苦哀求他俩宽恕蓝飞,他说:“将死之人都能让她好死,活着的人更应该让他好活。蓝老师的事虽然木已成舟,想要翻出那些脏东西,譬如造假证明,以权谋私等,抹黑他,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完全可以翻盘。可翻盘之后怎么办?蓝老师连恋爱都没谈过,就要背上这些脏东西,岂不是生不如死吗?”[1]余校长的这一席质朴的肺腑之言,把他骨子里的善良一下跃然纸上,感动了孙四海和邓有米。

三位民办教师虽未能成功转正,但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懂得如何在别人犯错或最艰难时善待他人,他们的人性光辉,不仅辐射自己,而且也辐射界岭的每个人。就如叶萌同学,离开学校忘不了自己要好好学习,忘不了要向老师谢恩。

在几次转正事件中,有些人使坏心眼,故意制造假转正消息,让彼此之间猜忌、起摩擦、无法凝成一股力量,但旁人无论怎么使用离心力,都无法使三人分开,三个民办教师好比刘关张,虽有过指标争夺,但真正到了转正时刻,三个人同呼吸,共命运。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犹如一坛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然而,现今社会出现了种种现象,看到街上跌倒的老人没人敢去扶,经过的路人不闻不问,漠然离去,这折射出人们的道德问题和社会现象,值得人人深思。

倘若每个人心中给爱与善腾出一点空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冷漠就会少许多,热情、温暖就会多起来,就如乡村最美女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作为一对退休的外交官夫妇,他们没有选择舒适的生活,而是奔赴到偏远山区支教,他们大爱的善行如阳光温暖人心。

二、热爱

热爱事业,是一个人不竭的追求。这一点在《天行者》中的民办教师身上得到了有力的见证。

当余校长得知界岭盛传让孩子们外出打工这一消息时,他带着邓有米、孙四海挨家挨户找人,还帮学生出主意,让孩子们接受教育,改变外界对界岭人的看法,免得人们说界岭男的长得像男苕,女的长得像女苕;为了孩子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余校长舍不得耽误学生一节课,每次考试都精心安排;为了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刚去城里,不惜做门卫,他对自己很严格,就像一个遵纪守法的学生,不旷课,时时刻刻守在校园,待傍晚、清晨没人时,打开教室,将黑板上全部文字都抄下,回去做整理。还有就是邓有米动员适龄儿童上学,垫钱给学生买课本,孙四海把茯苓提前挖出来卖,帮学校解决修校舍的难题,星期天还带着孩子们上山采药,变卖钱,帮学生买课本。

这些民办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他们心系学生,心系界岭教育,他们的精神犹如一块吸铁石,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看完《天行者》,脑子里不由着萦绕起一些问题,近些年农村村孩子跑到城里去读书、乡村的学校和学生渐渐减少,甚至出现“空心化”现象,再加上有些教师素质低下,面对这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对待教育和教师呢?这是《天行者》留给我们每个人的思考。

普普通通的民办教师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知识储备也许不足,但他们曾在乡村最需要教育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坚守在乡村,承担起乡村的教育事业。不管再过多少年,都抹不去他们曾在荒芜的乡村为乡村教育做出的贡献,抹不掉他们对学生的爱。民办教师这一称谓已经远去,但他们的爱与善已树道德之典,他们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懂着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他们是文化的传承者,是民族的英雄。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这种精神、道德和人格魅力的支撑。

注释:

[1]刘醒龙:《天行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74页。

参考文献:

[1]刘醒龙,《天行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年版。

猜你喜欢
天行者善良民办教师
天行者
新民办教师进退
致敬默默苦行的民间英雄
“天行者”燃料电池固定翼无人机
浅谈动漫作品中原始单一的反面人物
从《西游记》看战胜心魔
心灵深处的手电光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农村民办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思考
谁曾真正关心民办教师的尊重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