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世界》的解构性特征

2016-12-17 20:01李钰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解构解码编码

李钰

摘 要: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小说家,作为身兼二职的学者型作家,他总是试图在小说中反映学术界的各种现象。在他的《小世界》中,解构主义学者莫里斯·扎普教授做了一篇关于解构主义的演讲,在这一演讲的核心思想是“语言是一种代码,但每一次解码就是另一次编码”。莫里斯·扎普发言的“编码—解码—编码”结构,在后文珀斯的追寻过程中还有所体现。本文旨在揭示珀斯追寻安杰莉卡这一过程的解构性特征。

关键词:解构;编码;解码;追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

一、“编码—解码—编码”结构

“语言是一种代码,但每一次解码就是另一次编码”。莫里斯·扎普的观点从根本上否定了“绝对掌握”的可能。语言的含义在能指间不断转移,语言被解码的同时进行了二次编码,对二次编码再解码的同时又是第三次编码,解码即编码,如此重复形成了“编码—解码—编码”的无限结构,这个结构在各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中都发挥作用。

“阅读就是从一个句子到另一个句子、从一个情节到另一个情节、从文本的一个层面到另一个层面,让自己沉溺于好奇心和欲望不断地被替代的过程之中。文本在我们面前揭去自己的面纱,但是永远不允许自己被掌握;我们不应费尽心机地想去掌握它,而应从它的挑逗中获得快乐。”

通读全篇后看这段文字,会发现这段对于阅读行为的解构叙述,与珀斯追求安杰莉卡的过程竟很相似。大胆改写这段文字,这种相似性表现得更明显。对于珀斯来说,追求的快感并非来自被追求者本身的魅力,而是追求者对新鲜事物的发现而产生的自我认同与得意。

“追求安杰莉卡就是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从一个机场到另一个机场、从一个学术会议到另一个学术会议,让自己沉溺于爱恋和思念不断地被替代的过程之中。安杰莉卡的神秘性一点点被发现和解构,但是珀斯却始终追求不到她。珀斯获得的满足和快乐,来源于这个追求的过程,来源于过程中那个不断被替代的信息的撩逗。”

这段改写是对珀斯追求安杰莉卡行为的解构。其中还是“编码—解码—编码”结构在发挥作用。而珀斯的追求过程也有一个“找到—寻找—找到”结构,这正是解构核心思想的影射。

二、“找到—寻找—找到”结构

“信息”是连接编码—解码—编码”和“找到—寻找—找到”两结构的内在线索。珀斯的活动主要就是追求安杰莉卡,从卢密奇会议的爱恋开始,珀斯踏上了这条追寻之路:

“卢密奇会议—希斯罗机场的小教堂祈祷……洛桑的狂欢节……耶路撒冷—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上重逢”。

对珀斯的行为线索分析后不难发现,珀斯每一次旅程都是在得到安杰莉卡的 “信息”后开启,信息是珀斯追寻旅程的内在动力。落脚到“信息”,上文提过“编码—解码—编码”的无限结构在各种信息交流过程中都发挥作用。回到小说文本的具体情节就容易发现事实的确如此,珀斯的爱恋始于对诗歌《圣阿格尼斯节前夕》的解读,此后的追寻过程中,每当获得信息,珀斯总是习惯性解读,这种解读也总是带来更多困惑,让珀斯不得不开启下一段旅程,形成了“找到—寻找—找到”的结构,而这个结构的内在就是“编码—解码—编码”结构。

珀斯表面上一直在追求安杰莉卡,实际上安杰莉卡的形象在信息的能指间不断被转移,每一次寻得安杰莉卡的“信息”,都意味着新追寻的开始,原因正是“信息”不断地“编码—解码—编码”。在追寻的过程中,安杰莉卡实际上也被替代,珀斯所追求的,已经不是安杰莉卡本人,而是信息对于珀斯的引诱。小说结尾,安杰莉卡的妹妹丽丽告诉珀斯他爱上的是一个梦,珀斯终于意识到,或者说敢于承认这个事实。

这一点在这里耐人寻味,梦是什么?正是珀斯追寻的过程中获得的那些信息,而他从这些信息的撩逗中获得满足和快乐,他爱上的是这些信息对他好奇心的撩逗,爱上的是这个追寻的过程。

三、中心意义的解构

依据解构主义理论,语言没有确定的意义,一经说出听者可以赋予其任何的意义,可以按自己的主观要求任意解构或对意义进行增补,而解构和增补同样是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始终处于这个解构、建构的无限过程中。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来看,意义这个概念一说出来就立马被解构了,绝对的意义、中心意义不可能存在。

在珀斯追求安杰莉卡的过程中,一方面,关于安杰莉卡的信息在“编码—解码—编码”的结构中不断被解构,在解构中,珀斯始终处于类似于白日梦的自我满足状态当中,他从未想过安杰莉卡对他到底是何情感这一关键的问题。另一方面,安杰莉卡这个形象本身也被解构了,珀斯心中的安杰莉卡,是他自己想象、建构的一个形象,其中带有了大量他个人的主观性“增补”。

所以丽丽告诉珀斯他爱上的只是一个梦,对于珀斯来说是一次唤醒,让珀斯从解构的无限结构中脱离出来,重新找到中心意义,认清事情的真相。

从小说的结构上看,戴维·洛奇设置的莫里斯·扎普发言与珀斯对于安杰莉卡的寻找、追求紧密联系。恰在莫里斯·扎普发言后,珀斯逐渐开始正视他对于安杰莉卡的这种爱恋情感;而在珀斯被丽丽从“梦”中叫醒之后,莫里斯·扎普也恰巧宣告他对解构主义丧失了信心。所以,通过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探索可以推论,戴维·洛奇对于莫里斯·扎普教授的发言的设置是为小说整体做的一次结构性设计,这个设计引导读者以解构的观点来看待珀斯的追求行为。而珀斯带有解构性特征的追求到最终的结果是失败和虚无,正表达了戴维·洛奇对解构主义是持否定态度的。

参考文献:

[1]戴维·洛奇著.王家湘译.小世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2]戴维·洛奇著.王俊岩等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M].1998.

[3]福斯特著.朱乃长译.小说面面观.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M].2002.

[4]阿多诺著.王柯平著.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M].1998.

猜你喜欢
解构解码编码
《解码万吨站》
还原
解构“剧本杀”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解码eUCP2.0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