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怪谈》中的女性怨灵

2016-12-17 20:03张竹琳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7期

张竹琳

摘 要:《怪谈》被誉为日本灵异文学的鼻祖,是日本作家小泉八云在领悟日本文化的精髓后,创作出的最著名的作品。全书以民间故事及传说为基础,叙述妖魔鬼怪的世界,展现了日本的怨灵观。本论文主要以女性怨灵为研究对象,分析《怪谈》中女性怨灵的形象特征。

关键词:怪谈;怨灵观;女性怨灵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01

小泉八云的《怪谈》最早出版于1904年,当时只收录了17篇怪谈故事,其他篇目则分散于《骨董》、《日本杂录》等多本书中,且原文系用英语写就。后来日本作家将其翻译成日文时,才将这些故事整理起来统一收录在一本书里,也定名为《怪谈》。这些描写妖魔鬼怪的故事不仅带有浓烈的扶桑乡土气息,而且将日本女性的爱恨纠葛描写得淋漓尽致。本书在叙述这些妖鬼纠缠的故事时,始终体现着日本的传统观念—怨灵观。日本学者藤井贞和认为“灵”其实是有两面性的,可以从“守护灵”和“怨灵”两个角度来理解,本论文中笔者将以女性怨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形象特征。

一、《怪谈》中的女性怨灵

《怪谈》一共50篇故事,把女性定位为妖魔鬼怪的故事共计22篇,其中,描写女性怨灵的故事共计4篇。笔者按照故事性质将这4个故事分为以下两类。

1、被丈夫抛弃,变成怨灵

《和解》一文中,武士因贪图荣华富贵将自己的结发之妻抛弃,后渐渐醒悟决定返回故乡,却发现故居破败,但妻子正等在那里,两人交谈甚欢直到拂晓才睡去。武士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跟披着一头黑发的骷髅躺在一起。后来才知道自己离开后妻子郁郁寡欢而病逝。本篇故事中,妻子因被丈夫抛弃而心生怨念,旧病不治后仙逝。因为心中怀有对丈夫的埋怨与不舍才成为怨灵,一直等着丈夫归来。日本传说中著名妖怪骨女就是从本故事演化而来的,虽然骨女的怨气很重,但是只对负心的男人进行报复。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女子因被丈夫抛弃而成为怨灵,即《骑在尸体上的男子》。女人被丈夫休掉,心怀怨念而死。负心的男子因害怕女子变成怨灵报仇而请来阴阳师帮忙。阴阳师为男子出主意,夜晚无论发生任何事情,男子必须骑在女子身上且紧抓女子的头发不能放。经过一晚上的惊心动魄后,女子恢复平静,男子度过一劫。本篇故事中,女子虽因怨念而成为怨灵,但是并未对其他无辜的人造成任何伤害。

2、因心生嫉妒,变成怨灵

女子对爱情是执着的,在《毁约》一故事中,奄奄一息的妻子跟丈夫约定,以武士的信誉担保不再娶妻。但在妻子死去尚不足一年,丈夫便在亲朋好友督促下娶了新娘,且与新娘两情相悦。此事使亡妻心生嫉妒,也对丈夫的不守约心生愤怒,因此而化为怨灵夜夜骚扰新娘,最后竟将新娘的头颅从脖子上拧了下来。看来女子若是因爱而心生怨念,是极其可怕的事情。按理说丈夫不守约定,亡妻应该报复丈夫,但是却残害无辜的新娘。笔者认为这也是女性怨灵成因之一,因爱而心生嫉妒。

女人因心生嫉妒而做出难以想象的事情的故事层出不穷。《因果的故事》也是源于嫉妒。大名的夫人在奄奄一息之际,想起深得丈夫宠爱的侧室雪子唤到房里,要求雪子背自己到院子里赏樱花,因嫉妒心作祟紧握雪子的双乳之后离开了人世。此后即使这双手被砍断也紧紧抓着雪子的双乳,每晚揉搓折磨雪子。夫人因嫉妒雪子深得丈夫宠爱而成为怨灵一直折磨雪子。

二、日本人的怨灵观

日本人的灵魂观,即人在死后并不是立刻前往“彼界”,而是在“此界”停留四十九天,之后才会去往“彼界”,这期间被称为“死灵”。人与死灵接触会发生各种奇异的事件,而死灵中最恐怖的便是怨灵。怨灵通常是指怀着怨念死去的人,其灵魂就会化作怨灵,给人带来厄运、疾病或者带来一系列自然灾害。中国学者张彩虹认为日本怨灵可以分为三类:政治斗争或者战争中失败的一方,为情而死的人,性格内向被人欺凌又为人所害的人。本论文所提及的女性怨灵均为为情而死的人。被丈夫遗弃心生怨念也好,嫉妒丈夫的新婚妻子或者侧室也罢,故事中的女子都是因为情而成为怨灵。她们留恋生前的爱人也好,伤害无辜的她人也罢,纵使手段残酷,令人发指,但是读者读来却也不那么憎恨,而是越发地对她们的身世遭遇感到同情。归根究底,这都是日本文学理念“物哀”所造就的。

万物皆有灵,是日本最原始的信仰之一。由此而衍生出的怨灵观,一直影响着日本的许多方面。日本式怨灵不断地出现在文学作品及电视电影中,这正是日本人内心深处压抑无法排除而换种方式消解的表现。小泉八云在《日本与日本人》一书中提到灵魂先在的观念,这也正好与日本人的怨灵观相契合。小泉八云的学生提到“人生是复合的。种种精力的结合,造成了灵魂。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或者不变更,或者就按着结合它的东西而变更了。”这正是日本怨灵观的恰当体现。《怪谈》中的女性,死后成为“死灵”,因心中有怨,死灵与怨结合而成怨灵,在人世间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三、结语

《怪谈》作为日本灵异文学之鼻祖,还被拍成电影,上映后大获好评,还被称赞“精致的恐怖”。《怪谈》中最具特色的女性怨灵均是因情生怨,这也是她们徘徊“此界”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女性怨灵形象的最大一个特点,更是表现出日本文艺理念—物哀之美。

参考文献:

[1]小泉八云(著),王新禧(译).怪谈[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1.

[2]小泉八云(著),胡山源(译).日本与日本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

[3]藤井贞和.源氏物语入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2.

[4]张彩虹.怨灵与冤鬼·厉鬼差异浅析[J].日本教育与日本学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