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重叠与不重叠的特征

2016-12-17 20:24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单音节语体

摘 要:汉语中有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叫动词重叠,许多语言学家在这些方面也做过深入地研究,但是大家的有些观点存在不一致的现象。本文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截取20个词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动词能否重叠,往往跟语体、动词自身性质等密切相关;单音节动词在一般情况下能够重叠的数量多,动宾结构表现为半重叠形式;动词在表示还没有发生的动作时,重叠范围较大。

关键词:动词;语体;重叠;不重叠;单音节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3

语言学家在几十年的研究过程中,在关于动词重叠的重叠条件、使用范围以及意义方面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但是究竟哪个动词会重叠,哪个不会重叠,还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采取随机性原则,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随机挑选了从展到展业20个词进行分析,并且采用北大语料库和网络搜索的方式,寻找可以重叠的动词,力求深入研究动词重叠与不重叠的特征。

本文根据能否重叠对从展到展业这些词进行分析,以“展、展出、展翅、展览、展露、展示、展望、展现、展期、展限、展缓、展宽、展卖、展评、展演、展映、展播、展销、展开、展业”等先后顺序出现。

1、展有四个义项,词典给出的解释是(1)张开;放开:舒展、伸展、开展、愁眉不展(2)施展:一筹莫展(3)展缓:展期、展限(4)展览:展出、预展、画展。

我们利用北大语料库和网络搜索的方式进行查找,发现展只有在第一个义项下有重叠形式,如:

(1a)他和伙伴们展展床单,请总书记坐在他的床上。(北大语料库)

(2a)奶奶年龄大了,累了的时候喜欢展展腰。(北大语料库)

(3a)这个壮汉展展他那两条又粗又条的眉毛看看枝子:“哟呵,你倒挺大度。”(北大语料库)

这三个句子中的展都是张开、舒展、伸展的意思,展表现的行为是具体的,都是日常生活常见的一些事情。表示轻松、随意。刘月华(1984)认为动词在形成重叠形式以后表示经常发生的、重复进行的动作行为,表示轻松随便。[1]赵新(1993)认为陈述句在表示客观叙述时,一般不重叠,在表示轻松或不以为然时,可以进行重叠。[2]同时“展”还可以起到描写作用。已然和未然是刘月华(1984)提出的对动词重叠的分法,他认为叙述性语句多用于已然句,在这种句子中描写的作用比叙事的作用大,它主要是将人物的心理、面部表情以及态度用动作描写出来。“展展腰”这一动作暗示出人物心理,他比较累了,可能他会采取下一步行动;“展展眉毛”也可以看出人物的心理,表示一种轻蔑的态度。

这些意思很容易在与不用重叠形式的句子比较时看出来:

(1b)他和伙伴们展床单,请总书记坐在他的床上。

(2b)奶奶年龄大了,累了的时候喜欢展腰。

a句中的表示轻松、随便的语气到b句中完全消失了,b句中的句子变得很生硬,不能很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短时貌”是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出的;时量短、动量小则是朱德熙( 1982)对动词重叠的概括。所以使用动词重叠式,可以使作者的表达不生硬,画面感更强烈,表达一种轻松、随意的感觉。同时我们能从这些动词重叠式中推测到人物的一些心理。

2、“展出”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展览出来给人观看”。[3]这个动词有重叠形式,如:

展出展出创意机器人……在展览上,还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展出,届时爱活网也会第一时间将这些艺术品展示给大家,请耐心等待吧。…… (SOSO搜索)

展出属于动补结构,这个词的前出语素“展”表示“展览”,后出语素“出”有补充说明的作用,所以按照次级谓语这种理论,可以说,“出”其实是在引出“展”的受施对象,同时还具有重复进行的意思,可以进行重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列结构和动宾结构复合词的使用频率大于动补结构复合词,但是,从发展的角度上看,由于动词重叠形式强大的表现力,动补结构复合词的重叠形式也在不断增多。

3、“展翅”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张开翅膀”。这个动词有重叠形式,如:

那得省着点劲,省着点食,对,就在那树枝上、屋檐顶蹲蹲就得了,哪能跟那鸽子爷比啊,在吃饱的情况下展展翅,串串高,飞飞远,消消食哪! (SOSO搜索)

根据词典的释义,展翅构词方式属于动宾结构。动宾结构的重叠使用频率比其他类型的构词方式要高。但是,动宾结构的动词有其特殊性,即表现为部分重叠,也就是前一语素重叠,后一语素不重叠。动宾结构动词大多表现为离合词,像展翅就是一个离合词,展与翅能分开,中间插入词语。展翅可以扩展出——“展开一下翅膀、展开你的翅膀”等动宾短语。这样,展翅一词中的动语素展和名语素翅就都属于单音节词,而单音节动词能重叠的情况也比较多。动语素像独立的动词一样发生重叠就形成了动宾结构动词的半重叠形式。

4、“展览”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的解释是:“陈列出来以便别人观看”。这个动词有重叠形式,如:

(4a)有否可引出些考证,引出些联想的物事?至少捐与民俗博物馆也可展览展览吧。(北大语料库)

根据词典释义,展览是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属于同义联合。展是展示的意思,览是陈列的意思。在这个例子中,说话人并没有强迫听话人去做一些事情,而是他认为对方是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的。给人一种委婉或客气的感觉。委婉或客气的态度包含在语用方面,重叠后的句子与没有进行重叠的句子相比,差异比较明显:

(4b)有否可引出些考证,引出些联想的物事?至少捐与民俗博物馆也可展览吧。

a句中的委婉或客气到了b句中都消失了,b句给人的感觉是直率,语气显得生硬。“展览展览”表现轻量,使整个句子给人一种委婉、客气的感觉。

5、“展露”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展现;显露”。这个动词有重叠形式,如:

快来展露展露你的才华。(北大语料库)

根据词典释义,展露属于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展是展现的意思,露是显露的意思,属于同义联合,在实际的用例中,说话人并没有强迫听话人去做一些事情,而是他认为对方是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动词重叠的使用使整个句子具有委婉或客气的语气。这种语气属于语用方面,“展露展露”带有轻量的语法意义。

6、“展示”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将其解释为:“明显地表现出来;清楚地摆出来”。 这个动词有重叠形式,如:

(6a)奥美连锁加盟品牌,奥美展示展示生活,想了解奥美品牌介绍、奥美市场前景,更多关于奥美官方网站的信息,请登录天下商机。(SOSO搜索)

“展”:意思为舒展,展开,也有叙述、阐释的意思。“示”:把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看。我们可以从句子中体会到一种轻量的语法意义,同时还具有尝试义。因此适合使用重叠形式。

7、“展望” 这个动词有两个义项

(1)往远处看。

(2)观察与预测事物的发展前途。

①来回忆回忆或者展望展望你们的二十岁吧。(SOSO搜索)

②你们可以展望展望2020年,说不定可以实现你的梦想。(SOSO搜索)

根据词典释义,展望属于状中结构,展的本意是张开,放开,而望的本意是向远处看,展用在望的前面表详尽,远眺,展与望组成复合词以后,起修饰作用,修饰望,表达两种意思,一种是往远处看,一种是对事物发展前途进行观察与预测。第一种意思在北大语料库和网络搜索中,我们没有发现它的重叠形式。但是第二种意思有重叠形式,当展望作为对事物发展前途观察与预测讲时,首先表达的是动作的反复进行,当人们在对事物进行预测时,他们肯定是要反复考量这个事物出现的条件、环境以及周围可能会对它起到影响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比较准确地预测。其次这里的展望还可以用来表示尝试。赵元任提出动词重叠为“动词的尝试态”[4];吕叔湘指出动词重叠表示动词的“短时态(尝试态)”[5]。这里展望表示事情还没有发生,所以人们在进行展望时就具有了一种尝试的意义,所以展望在第二种意思下具有重叠形式。

8、“展现”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显现出;展示”。 这个动词有重叠形式,如:

博时价值基金,杨经理你能不能让净值涨的快一些,展现展现你的能力和才华,让大家重新看看你。(SOSO搜索)

根据词典释义,展现属于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展是展示的意思,现是显现的意思。在这句话中说话人并没有强迫听话人去做一些事情,而是他认为对方是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的,动词重叠的使用使整个句子具有委婉或客气的语气。委婉或客气包含在语用方面,所以这类词适合重叠。

9、“展期”《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将其解释为:“推迟或延长预定的日期”。

10、“展限”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放宽限期”

根据词典的释义,展期和展限的构词方式都属于动宾结构。但是两者都不能重叠。这两个词不能重叠主要是因为它们一般适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专业性比较强。一般来说,口语化词汇或者专业性比较强的词语易于重叠。

11、“展缓”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将其解释为:“推迟(日期);放宽(限期)”

根据词典的释义,展缓属于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展是放开的意思,缓是延缓的意思,这个词一般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表示严肃、庄重,因此一般没有重叠形式。

12、“展宽”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道路、河床等)扩展加宽”

根据词典的释义,展宽属于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展是扩展的意思,宽是加宽的意思,属于相近联合。在北大语料库和网络搜索中,我们没有发现它的重叠形式。

13、“展卖”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展销”

根据词典的释义,展卖属于连动结构,这个词是由短语压缩而成,“展”和“卖”各自表现各自的意思。展卖比较明显地是表现两个行为,即展览+销售。两个行为有着先后出现的顺序。从语体色彩方面看,“展卖”一般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质,语体风格表现为严肃、庄重,因此一般都没有重叠形式。

14、“展评” 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展览评比;展销评议”

从结构类型上看,“展评”结构类型很少见,首先我们可以判断这个词不属于并列结构,因为并列结构分为同义联合、近义联合或反义联合,但展和评不属于这几种;与连动结构不是一类,连动要有共同的施事,但是展的施事是主办方,评的施事是公众或者评委,没有共同的施事。“展评”这个词应该是从“主办方展示物品,公众进行投票,选出自己心仪的物品”这样的复句压缩而来,所以按照复句结构类型,我们将其归入承接结构。展是展销的意思,评是评议的意思,展评不是简单随意的工作,不含有轻松、随便的意味,所以这个词一般不重叠。承接结构是由复句压缩而成,所以情况更复杂,一般没有重叠形式。

15、“展演”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以展览为目的而演出(文艺节目等)”:华东地区优秀剧目~。

16、“展映”《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将其解释为:“以展览为目的而放映(影视片)”

17、“展播”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以展览为目的而播放(广播或电视节目)”

分析:15、16、17这三个词根据词典的释义,构词方式都是连动结构,展和演、展和映、展和播这几个词都是由短语压缩而成,他们各自表现各自的意思。这三个词都比较明显地是表现两个行为,即展览+演出;展示+放映;展览+播放。两个行为有着先后出现的顺序。从语体色彩方面看,这三个词一般都用于比较正规的场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质都有严肃、庄重的风格,因此一般都没有重叠形式。

18、“展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解释为“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以展览的方式进行销售”

我们在北大语料库和网络搜索中并没有发现展销的重叠形式,但是展销属于连动结构,从事理上说,要让新产品让顾客一次就知道,这个难度有点大,必须要多进行几次展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次这种行为可能要反复进行才能成功,所以,适合使用重叠形式。

19、“展开”,这个词有两个义项:

(1)张开;铺开:~画卷。

分析: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展和开都表示张开、铺开的意思,虽然我们没有找到它的重叠形式,但是这样的行为具有反复进行,重复的意味,因此从语用色彩方面来分析,这个词适合使用重叠形式。

(2)大规模地进行:~竞赛︱~辩论。在辩论会上,大家互不相让,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分析:状中结构,用于正式场合,表示正式、庄重,不适合使用重叠形式。

20、“展业”这个动词的词典解释是:“开展业务,特指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开展保险业务”。

分析:我们通过北大语料库和网络搜索,并没有发现这个词的重叠形式。但是根据词典释义,这个词属于动宾结构,展业是由动语素“展”和表示业务意思的“业”合成的复合词,意思是开展保险业务是保险公司的业务人员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工作,具有重复的意味,因此从语用色彩方面来分析,这个词适合使用重叠形式。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展”和“展”开头的20个动词为研究对象,将其25个义项都进行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展、展出、展翅、展览、展露、展示、展望2、展现都有重叠形式例句,这些动词一般都能重叠使用;展期、展限、展缓、展宽、展卖、展评、展望1、展销、展演、展映、展播、展开、展业都没有重叠形式例句,这些动词一般都不能重叠使用。

(2)“展开1”,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虽然我们没有找到它的重叠形式,但是这样的行为具有反复进行,重复的意味,因此从语用色彩方面来分析,这个词适合使用重叠形式。“展销”属于连动结构,从事理上说,这种行为可能要反复进行才能成功,所以,适合使用重叠形式。“展业” 是开展保险业务的意思,这样的行为具有反复进行,重复的意味,因此从语用色彩方面来分析,这个词适合使用重叠形式。所以我们可以猜测这两次有重叠的机会。

(3)动词是否能重叠,关键要考虑语体和动词自身性质等。动词重叠在口语及文艺语体中常出现,但是在正规场合或者政论、公文语体中不常出现。动词重叠可以表示动作反复进行;表示动作轻微而且量少;表示尝试、试验意;表示一种委婉、客气;表示轻松、随便;同时还具有描写作用。这是动词重叠一般表示的语义范畴。

(4)一般情况下,重叠数量最多的是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动词重叠量少。动宾结构动词一般属于离合词,因此形成了动词的半重叠形式,这种动词重叠的表现形式是前一语素重叠,后一语素不重叠。

(5)不适合使用动词重叠形式的构词方式有状中结构、连动结构、补充结构、承接结构。但是可重叠动词的范围会在表示未发生的事情时变大。刘月华( 1984)认为如果动词没有持续反复的意味,但是有尝试意义时,这样的动词也可以重叠。

注释:

[1]刘月华. 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A].语法研究和探索(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赵新.动词重叠在使用中的制约因素[J].语言研究,1993,(2).

[3]文中的动词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释义.

[4]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王还.动词重叠[J].中国语文,1963,(1).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刘月华. 动词重叠的表达功能及可重叠动词的范围[A].语法研究和探索(二)[C].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7]王希杰,华玉明.论双音节动词的重叠性及其语用制约性[J].中国语文,1991,(6).

[8]李宇明.论词语重叠的意义[J].世界汉语教学,1996, (1) .

[9]朱景松,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5):P.378—386.

[10]于江.动词重叠研究概述[J].汉语学习,2001,(2)

[11]李敬国,宋茜. 重叠与否: 对点和点开头动词的理据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猜你喜欢
单音节语体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V着呢”中单音节动作行为动词“V”的语义特征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阐述新词语在新闻语体中的运用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泰语从单音节词演变成多音节词的原因分析
听音训练对汉语单音节听感清晰度的影响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