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视角下我国林产工业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对策的思考

2016-12-19 01:19肖更生伍超群
关键词:林产林产品原木

肖更生,李 卉,伍超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大国视角下我国林产工业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对策的思考

肖更生,李 卉,伍超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举足轻重的大国。为探索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的对策,我们通过分析世界森林资源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林产品贸易特点,提出充分利用我国已是经济大国和全球最强劲需求者的优势,依托全球资源市场,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林产工业跨国公司;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加强同世界森林资源重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等以达到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满足国内需求的目的。

林产工业;国际林产品市场;跨国公司

一、我国林产品市场国内态势的基本判断

(一)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为林产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飞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7485美元,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据有关测算,人均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木材需求量将增加0.61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未来我国木材消耗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4.58%的水平上。2013年木材消费量约56214万立方米。另据《国家新型城镇规划(2014—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由2013年的53.7%提高到2020年60%,城镇化年均增速0.9%,每年新增城市人口1200万,将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需要更多的木材及制品来满足生活的需求。显然,强大的需求市场有力地拓展了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资源缺口迫使林产工业走向国际市场以缓解资源的制约

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因此,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而近年我国年均木材消耗量在5—6亿立方米之间,按世界人均木材消耗水平的80%测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需求将超过7亿立方米。目前,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已接近50%,木材进口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原木、锯材进口量已占国际贸易量的1/3以上。鉴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对木材需求增加的现实,国内木材供给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矛盾将长期存在;巨大的国内木材资源需求缺口迫使我国林产工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以缓解国内资源的压力[1]。

(三)我国已成为世界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但尚欠领袖的地位

由于我国经济高速持续地增长以及保护国内森林资源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满足国内的需求,木材产品进出口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费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主要林产品如木家具、纸和纸板、胶合板、纤维板及各种木制品的产量和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2011年我国在世界林产品出口额所占比例高达9.94%,林产品贸易总额为120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0%。其中,出口额为550.8亿美元,同比增长18.3%;进口额为653.7亿美元,同比增长37.5%,贸易逆差102.9亿美元。2012年受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我国林产品进出口总值为1188.3亿美元,同比减少1.1%。2013年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趋于稳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大,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稳步上升,林产品进出口贸易达到1259.9亿美元,同比增长6.1%,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625.6亿美元,增长8.7%,进口634.3亿美元,增长3.7%,出口增幅快于进口增幅。2014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达138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5%。

表1 2009-2013 年我国林产品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综观近年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现态,我国已是全球林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举足轻重的大国已毋庸置疑。据研究:我国胶合板与原木进口量的升降显著地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但国内进口价格的波动不影响国际市场价格的走势。这是因为林产工业内部沧海横流、群雄混战,并没形成—个整体;缺乏左右世界市场的能力;如价格、游戏规则的制定等等。

二、大国视角下林产工业扩张型政策支持体系的架构

(一)林业的公益性使林产工业的发展战略应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

林业可粗分为两大板块:一是营林业,二是林产工业。营林业负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森林资源贮备的功能,而林产工业则负有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材需求的功能。就其总体价值而言,营林业的价值要远大于林产工业;因此,林业总体应该划入公益事业的范畴。纵观我国林业的现状,薄弱的营林业不能满足国内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建设的需求,为使其不至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林产工业必须走上国际市场。所以,我国林产工业的国际扩张战略应当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次,亟待国家强有力的扶持,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国际林产品市场领袖的地位。当前,展现在我国林产工业面前的是一个世界性的森林资源舞台,资源调度和配置的空间大大提升;经济全球化使得我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有效获取资源来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材的需求。因此,如何凭据国家的经济实力、世界最大的木材及其制品的需求者、劳动力相对低廉等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资源基地,能动地驾驭国际林产品市场,培养新的林产工业的增长点,借助世界的森林资源和国际林产品市场空间来提升我国的林产工业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里,政府行为因素显得犹为重要。

(二)林产工业的产业政策应是扩张型的支持体系

林产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包含国家与企业二个层面。就国家层面而言,一国之产业先进与否取决于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实力,它是国家竞争力的标志;大国的博弈本质是以产业为核心的逐鹿。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区域竞争力主要由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等四个主要因素以及政府和机会两个次要因素共同决定。就我国林产工业而言:生产要素,需求状况,产业链以及国际大环境中的机遇等因素均已具备;是故,政府与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这二个因素在我国林产工业扩张中上升为主要因素,迫切需要政府构建科学、可持续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这意味着不但需要政府在外交、经济交流及其他方面的强有力的扶持,同资源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为我国林产工业驾驭和塑造全球林产品市场的能力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而且要制定扩张型的强有力的林产工业政策支持体系,推进我国林产工业快速扩张、跨越式发展,跻身于世界林产工业强国。一个产业或企业的成长面临三种路径:一是国有的模式,二是民营的模式,三是二者混合的模式。三者各有利弊,国有的模式可得集中优势财力人力而得到产业发展速度的先利,但其失于经营的效率;市场的模式可得经营效率的先利,而失于发展速度,尤其是在国际市场的初期因为实力的不足而步履维艰。混合的模式则可兼得前二者之利;但二者的比重则须谨慎配置。透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显然混合的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检讨中国高铁业的骤然崛起且雄居世界领袖地位的路径,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与积极的启迪。我们认为:我国林产工业在国际林产品市场的奠基阶段与发育期间,国有的成分应该占有较大的比重,以其无与置疑的规模优势而赢得时间和具备击败对手的能力;在成熟期,逐步加大民营的比重,以求得效率。

就企业层面而言,据相关统计:全国林业工业企业超过4.5万家。但已成规模的企业仅有黑龙江、吉林森工集团、云南景谷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大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较大型的森工企业,其余企业不但规模小且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等5省的林业总产值虽已超过全国的50%以上,但产业集群仅仅是雏形而已。因此,在国际林产市场中表现为八方出击、四面开花的“游击战”,不但没形成一个合力,而且在局部区域甚至出现内讧的困境[2]。这样,我国的进出口量虽然在国际林产品市场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远未成为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的力量。所以,要在国际林产品市场中纵横捭阖,叱咤风云,必须做到,1.充分利用我国特色的体制的优势,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政策等方面构建林产工业特色的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重点扶持与鼓励国内资本相对雄厚、技术力量相对强的公司,通过战略联盟或兼并等手段,将国内相关企业有机地联系起来,快速构建与培育林产工业跨国公司。2.在政府的引导下将这些跨国公司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形成一个具有主导和驾驭国际林产品市场能力的产业集群。对于吉林、黑龙江、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江苏7省区应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方面给予林产工业有力的扶持与培育,并以跨国公司为龙头、利益为纽带,加快这7省区林产工业产业集群的建设,使之成为技术创新、林产品深加工、品牌国际化、辐射力强、产业链完备的林产工业基地。3.要构建与培育国内需求市场,把国内旺盛的林产品需求转化为支撑我国林产工业跨国公司迅速成长的基本动力和支柱;转化为我国林产工业跨国公司与外国跨国公司在国内市场胜出的核心竞争力。4.要根据世界森林资源与林产品贸易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跨国公司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分清主次与先后,科学定位与布局,合纵连横,完善世界产业链的整合与延伸,以形成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的主导力量[1]。

三、世界林产品贸易市场区域特点与对策

2010世界森林评估报告显示,世界森林资源面积约为40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1%,森林立木蓄积量总量约为5270亿立方米(见表2)。

表2 世界主要森林资源国家的森林资源和贸易†

(一)俄罗斯市场

中俄两国在地缘战略上是极为重要的大国,总体看来,俄罗斯是各大国中与我国战略处境、利益以及理念最为相近、战略优势最为互补的世界大国,是对我国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影响最直接、最重大的世界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风云变化,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密切;两国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给各领域互利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面积约8.0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25%,是世界森林资源第一大国。作为世界木材原料供应大国,俄罗斯林产品贸易主要是单向型的出口贸易,进口结构以木材深加工产品为主,林产品生产以原木和锯材为主。由于财力及劳动力资源缺乏,俄罗斯深加工林产品发展缓慢;当前,俄罗斯受到国际压力的影响,经济严重受阻,在吸引外资方面给予了一定政策优惠[3]。俄罗斯木材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北亚和欧洲,约占其木材出口总量的88%。俄罗斯为我国原木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2013年,我国从俄罗斯进口锯木702.6万立方米,是其锯木最大的进口国。

显然,俄罗斯市场应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市场及产成品的消费市场。我国应把握机会加强与俄罗斯政府和公司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充分利用双方的比较优势,逐步成为该市场游戏规则的重要参与者乃至制定者。这里,一是政府层面的合作,争取签订政府间长期森林合作开发与林木产品贸易协议。二是企业层面的合作,引导国内林产工业企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与俄罗斯林业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以形成供应稳定且多元化的林木产品进口渠道,完善我国的林木产品进出口贸易体系。

(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欧美发达国家森林资源市场主要包括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部分国家。北美洲的森林覆盖率为33%,约96%的森林资源为原始森林,世界上约40%的针叶材产于该地区。其中美国是世界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美国工业原木、锯材、纸浆的生产量均占世界首位;纸和纸板生产量居世界第二;林产品出口额居世界首位,进口额居世界第二,是世界最大的林产品贸易国。加拿大森林面积达3.973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10%;锯材和木浆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而且在人造板、纸和纸板的出口量排名中均处世界前五位。从总体上看,欧洲是木材产品,特别是板材、纸浆和纸张的主要生产地,主要的林产品贸易大国包括德国、芬兰、挪威、瑞典和法国等,其中德国是原木的主要出口国,芬兰、瑞典、奥地利是原木的主要进口国。大洋洲主要林产品生产国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同时二者也是该地区主要的林产品贸易国,占该地区贸易额的 75%。2013年,我国木浆进口国的前三位分别为德国、挪威和瑞典;乌克兰和法国则是我国原木重要进口国;在锯木进口方面,芬兰和瑞典占有一席之地;此外,荷兰、比利时和法国是我国废纸主要进口国。此外,2013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木材1150万立方米(占总进口原木25.47%),同比上涨33%;进口额16.8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50%,新西兰首次超过俄罗斯,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木进口来源国。

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本雄厚、法律制度健全、市场规范、工业发达、地广人稀、森林资源丰富,但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与狭窄的国内市场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因此,我们的策略应该是首先确立该区域一是我国的木制品销售市场,二是我国的森林资源市场,三是我国林产工业跨国公司的练兵场。为此,—方面,我国应充分利用与欧美发达国家在木质林产品生产和需求上的互补性,发展以传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实现互利共赢。以美国为例,中美两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结构的互补性有其特定的资源禀赋基础。我国的森林资源禀赋不足,而美国的森林资源丰富,锯材、木浆、原木和回收纸等资源密集型木质林产品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而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胶合板、木制品等劳动密集型木质林产品,尤其是劳动力相对廉价且不乏能工巧匠对高档家具业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因此,二国的木质林产品产业间合作与贸易空间大。另一方面,美国的林产工业的技术与跨国公司运作机制、经验比较成熟,对我们具有较大的借鉴的价值[4]。我们应调整思路,充分利用企业联盟、兼并、合作等国际惯用的途经,主动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加大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品牌塑造等力度,以此来提升我国林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倒逼我国林产工业的升级。

(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发展中国家的森林资源市场主要集中在东南亚、非洲、南美洲国家和地区。东南亚森林资源面积为2.14亿公顷,主要的林产品贸易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材和胶合板的主要出口地区,分别占世界总出口量的52%和55%。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中则是胶合板主要出口国,其中马来西亚是世界上第一大热带原木出口国。非洲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主要包括刚果、喀麦隆、赞比亚等,其森林丰富且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为21%,主要集中在中非和南非,是木质林产品的净出口地区[5]。南美洲森林覆盖率高达 50%,巴西、秘鲁、智利等是其主要林产品贸易大国。其中巴西和秘鲁的森林面积分别排名世界的第二位和第九位。巴西是世界上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世界第二大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全球排名第一,生产的林产品主要有原木、锯材、人造板、木浆、纸和纸板,且各林产品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秘鲁林业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为1.02%,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出口总额达5亿美元,其中非木材林产品出口额达到1.63亿美元。目前,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和缅甸是我国热带原木的主要来源国,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是我国热带锯材的主要来源国。2010年,我国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木的数量占其原木出口总量的83%。非洲地区是我国主要进口原木、锯材、纸浆等初级原料型产品的来源地,其中加蓬是我国进口非洲林产品的第一大国,其次为刚果(布)和喀麦隆和莫桑比克。南美洲地区是我国锯材和木浆的重要来源地,2013年,智利成为我国第五大锯木进口国,巴西、乌拉圭则是我国重要的木浆进口国。

东南亚、非洲、南美洲这些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但其林业地理条件好,森林资源丰富,是世界原木、锯材、人造板等林产品主要供给者。我们的优势是资本、市场、技术;而他们的优势则是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所以这一区域应该是我国的资源市场。目前,该区域内的许多国家已和我国建立起了较为长期稳定的关系。我国应利用“一带一路”、经济援助等国家行为构建资源互助的关系,深入开展同这些发展中国家林业的投资与合作,将这些国家的资源优势与我国林产工业的发展潜力结合起来,开创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为此,一是要同重点林产品贸易国家建立全方位的合作关系,强化与加大我们的话语权,以左右该地区的林产品国际贸易市场[6]。二是制订和完善对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投资政策,简化投资手续,加强引导和服务,支持与扶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三是要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协助解决企业经营在政治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信息、政策等方面的咨询与支持。四是鼓励我国金融机构在这些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更好地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1]肖更生.入世后我国木材国际贸易对策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 ,2001(6):16-19.

[2]张学文,袁军兰,等.湖南林产品贸易发展研究——基于近年主要林产品贸易数据[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9(2):89-93.

[3]田 刚.中俄林木产品贸易现状和趋势分析[J].对外经贸,2013(5):15-17.

[4]戴永务.中美木质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1(6):85-90.

[5]程宝栋.中国与非洲木质林产品贸易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10(3):73-76.

[6]耿利敏.全球商品链视角下的中国林产品贸易[J].林业经济,2014(3):58-63.

Reflections upon China’s Forest Product Industry Influencing the International Forest Products Mark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Powers

XIAO Geng-sheng, LI Hui, WU Chao-qu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 Hunan, China)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forest products power and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ational forest products market, we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resources key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the world’s forest products trad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international forest products market, meet the domestic demand, on one hand,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that china is the world’s most robust demanders, relying on the global resource markets, and take actively measures to build diversi fied forest industr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djust measures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the forest resources around the key national and regional.

forest industry; international forest products market;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F205

A

1673-9272(2016)03-0045-05

10.14067/j.cnki.1673-9272.2016.03.009 http://qks.csuft.edu.cn

2016-03-25

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基于需求主导市场视角的中国林产工业跨国公司培育研究”(13k073)。

肖更生,教授,博士;E-mail:1205265038@qq.com。

肖更生,李 卉,伍超群.大国视角下我国林产工业左右国际林产品市场对策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45-49.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林产林产品原木
RCEP对甘肃省林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Paper Excellence 收购Resolute 林产品公司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林产化学与工业》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原木精神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巧数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