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蛋白质营养需求研究初探

2016-12-19 05:07尤如华郭荣富尤瑞祺陈克开孙兴达吴如雄
养猪 2016年1期
关键词:富源县肥育大河

尤如华,郭荣富,尤瑞祺,陈克开,孙兴达,吴如雄

(1.曲靖市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曲靖655000;2.云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云南昆明650201;3.云南省富源县大河乌猪研究所,云南曲靖655505)

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蛋白质营养需求研究初探

尤如华1,郭荣富2,尤瑞祺2,陈克开1,孙兴达3,吴如雄3

(1.曲靖市畜禽改良工作站,云南曲靖655000;2.云南农大动物科技学院,云南昆明650201;3.云南省富源县大河乌猪研究所,云南曲靖655505)

大河乌猪是曲靖自主培育于2003年经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新品种,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人做过其生长肥育猪对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研究。为探索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对蛋白质营养的需求,我们于2015年5—8月开展了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对大河乌猪的生长肥育试验,试验分A、B、C 3组,30~50 kg、50~120 kg两阶段,每组用“奥斯本”种猪性能精准测定设备1套,肥育大河乌猪10头(试验中A组损失1头后为9头),在能量、钙、磷等其它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的前提下,A、B、C组30~50 kg阶段分别用16%、14%和12%蛋白质营养水平,50~120 kg阶段分别用14%、12.5%和11%蛋白质营养水平,结果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30~50 kg阶段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水平为14%,50~120 kg阶段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水平为11%,30~120 kg全程肥育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为前期(30~50 kg)12%、后期(50 kg以后)11%。试验初步探索了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的蛋白质营养需求。

大河乌猪;蛋白质营养;需求;研究

大河乌猪是云南省曲靖市自主培育的猪种。2003年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公布以来,还没有人做过其生长肥育猪对蛋白质营养需求的研究。我们于2015年5—8月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开展了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对大河乌猪肥育试验研究,旨在探索大河乌猪生长肥育猪的蛋白质营养需求。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猪

选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养的日龄相近、体重30 kg左右的大河乌猪为肥育试验猪。

1.2 试验饲料

1.2.1 基础饲料原料以富源本地生产的玉米、外地购进的43%蛋白质含量豆粕、曲靖本地面粉加工企业生产的麦麸、东北大豆油为基础饲料原料。

1.2.2 核心预混料与云南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饲料营养功能研究室、云南牧道生物饲料公司一起专门研究和设计,分别生产A1、B1、C1和A2、B2、C2 6种专用核心预混料。

1.2.3 肥育饲料A1肥育饲料(蛋白质含量16%):玉米66.2%,豆粕22.8%,麦麸6%,豆油1%,A1核心预混料4%,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料生产车间自配。

B1肥育饲料(蛋白质含量14%):玉米72.4%,豆粕17%,麦麸6%,豆油0.6%,B1核心预混料4%,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料生产车间自配。

C1肥育饲料(蛋白质含量12%):玉米78.5%,豆粕11.2%,麦麸6%,豆油0.3%,C1核心预混料4%,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料生产车间自配。

A2肥育饲料(蛋白质含量14%):玉米68%,豆粕16%,麦麸12%,A2核心预混料4%,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料生产车间自配。

B2肥育饲料(蛋白质含量12.5%):玉米73%,豆粕12%,麦麸11%,B2核心预混料4%,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料生产车间自配。

C2肥育饲料(蛋白质含量11%):玉米78%,豆粕9%,麦麸9%,C2核心预混料4%,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饲料生产车间自配。

1.3 肥育测定设备

用富源县大河种猪场引进安装的“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设备3套及其配套的3间测定猪舍(1、2、3号测定舍)进行肥育试验测定。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猪选择安排

选择日龄相近、体重相同(30 kg左右)的大河乌猪30头,公、母各15头,随机分为A、B、C 3个组,每组10头(5公、5母),每头打上电子识别耳标。

2.2 试验猪关养测定

把戴有电子识别耳标的A、B、C 3组试验猪分别关养在安装有“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设备的1、2、3号测定舍,均由同一饲养员饲养管理,每头猪吃料、体重等数据均通过电子自动识别,传输到中心控制电脑记载,精准测定到每一头猪。所有试验测定猪均自由进测定设备采食,自由到自动饮水器饮水。

2.3 给料方法

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是30~50 kg阶段(第1阶段),A、B、C 3组试验猪分别用A1、B1和C1肥育料饲喂;二是50~120 kg阶段(第2阶段),A、B、C 3组试验猪分别用A2、B2和C2肥育料饲喂。第1阶段达重后导出增重、耗料、饲养天数等数据,试验猪继续留养测定舍,改用第2阶段肥育料饲喂,第2阶段达重后导出增重、耗料、饲养天数等数据,结束肥育饲养测定试验。

2.4 屠宰测定

选择体重相近的A、B、C 3组试验猪各3头进行屠宰测定,比较有关屠宰指标。

2.5 数据统计

肥育饲养试验结束后,分别统计第1、2阶段A、B、C 3组的日增重和料重比等主要指标数据,统计A、B、C 3组屠宰测定的屠宰率、瘦肉率、系水率、肉色等主要指标数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增重比较

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用16%、14%、12%3个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喂养,其生长增重、耗料、日增重、料重比的统计情况见表1。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B组用14%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喂养,日增重达666 g,比A组16%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多7 g,提高1.06%,但差异不显著(P>0.05),比C组12%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多58 g,提高9.54%,差异不显著(P> 0.05);料重比达2.82,比A组16%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多0.04,但差异不显著,比C组12%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少0.01,差异也不显著。说明大河乌猪在30~50 kg阶段用14%中等蛋白质营养水平即可使其发挥较好的增重效果,蛋白质营养水平低了,增重效果发挥不好,高了是浪费。

3.2 大河乌猪50~120 kg阶段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增重比较

大河乌猪50~120 kg阶段,用14%、12.5%、11%3个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喂养,其生长增重、耗料、日增重、料重比的统计情况见表2。大河乌猪50~120 kg阶段,C组用11%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喂养,日增重达853 g,比A组14%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多44 g,提高5.44%,但差异不显著(P>0.05),比B组12.5%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多23 g,提高2.77%,差异也不显著(P>0.05);料重比达3.21,比A组14%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少0.21,但差异不显著,比B组12.5%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少0.32,差异也不显著。说明大河乌猪在50~120 kg阶段用11%蛋白质营养水平即可使其发挥较好的增重效果,没有必要再提高蛋白质营养水平。

表1 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增重比较

3.3 大河乌猪30~120 kg全程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增重比较

大河乌猪30~120 kg全程肥育,其中30~50 kg阶段用16%、14%和12%3个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喂养,50~120 kg阶段用14%、12.5%、11%3个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喂养,其全程肥育增重、耗料、日增重、料重比的统计情况见表3。C组30~120 kg全程肥育日增重最高,达786 g,比A组的771 g高15 g,提高1.95%,比B组的778 g高8 g,提高1.03%;料重比3.11,比A组的3.25低0.14,比B组的3.3低0.19。说明大河乌猪全程肥育时,30~50 kg阶段用12%蛋白质营养水平、50 kg以后用11%蛋白质营养水平的肥育日增重最高,每增重1 kg所耗饲料也最少。

3.4 大河乌猪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猪主要屠宰指标比较

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用16%、14%、12%3个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分别饲喂A、B、C 3组,50~120 kg阶段改用14%、12.5%、11%3个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分别饲喂A、B、C 3组,全程肥育结束,选择体重相近的A、B、C 3组肥育猪各3头进行屠宰测定,其主要屠宰指标统计情况见表4。3组猪的屠宰率、瘦肉率和肉色都没有明显差异,但系水率则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高而降低,C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水平最低,系水率最大,达9.11%,A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水平最高,系水率则最小,为5.37%,相差近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B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水平中等,系水率居中,为5.82%。

表4 大河乌猪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猪主要屠宰指标比较

3.5 大河乌猪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耗料成本比较

A、B、C 3组大河乌猪30~50 kg分别用16%、14%、12%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饲喂,50~120 kg分别用14%、12.5%、11%蛋白质营养水平饲料饲喂,各组不同阶段用料量、饲料成本、全程用料总成本等见表5。同样从30 kg养到120 kg,A组的饲料总成本最高,头均为747.43元,B组次之,头均为725.25元,C组最低,头均只有712.30元,C组比A组和B组分别节约饲料费用35.13元和12.95元,节约4.70%和1.79%。从节约饲料成本的角度,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用12%蛋白质营养水平、50~120 kg阶段用11%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效果最好。

表5 大河乌猪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耗料成本比较

4 结论与讨论

(1)本试验研究说明大河乌猪在30~50 kg阶段,生长增重有随饲料蛋白质含量水平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反映在日增重上尤为突出,但也并非越高越好,如表1中16%蛋白质水平的日增重就比14%的略低(P>0.05),由此得出结论:大河乌猪30~50 kg阶段的最佳蛋白质营养需求为14%。

(2)大河乌猪50~120 kg阶段,生长增重有随饲料蛋白质含量水平增高而减弱的趋势,如表2中11%蛋白质水平的日增重最高,达到853 g,12.5%蛋白质水平则降为830 g,14%蛋白质水平又降为809 g,说明大河乌猪50 kg以后对蛋白质营养的需求不高,达到11%的水平即可。

(3)大河乌猪30~120 kg全程两阶段肥育情况也表明,较低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日增重高于较高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如表3中前期12%、后期11%蛋白质水平的日增重786 g,前期14%、后期12.5%蛋白质水平的日增重则降为778 g,前期16%、后期14%蛋白质水平的日增重又降为771 g。从全程料重比看,较低蛋白质营养水平的料重比也最好,如表3中前期12%、后期11%蛋白质水平的料重比为3.11,前期14%、后期12.5%蛋白质水平的料重比则为3.30,前期16%、后期14%蛋白质水平的料重比为3.25。全程肥育情况,进一步反映了大河乌猪耐粗饲的品种特点。

(4)几种不同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的大河乌猪,其屠宰率和瘦肉率虽有一些区别,但差异不显著,唯有在肉的系水率上出现差别,表现为较低蛋白质水平肥育的大河乌猪,肌肉的系水率最高,达到9.11%,与本试验最高蛋白质水平组相比,高出3.74个百分点,差异显著。说明较低蛋白质营养水平肥育的大河乌猪,肉的水分含量偏大。

(5)大河乌猪较低蛋白质营养水平下的肥育效益高于较高蛋白质营养水平的,如表5中前期12%、后期11%蛋白质水平(C组)的头均饲料费用为712.30元,比前期14%、后期12.5%蛋白质水平(B组)的725.25元少12.95元,比前期16%、后期14%蛋白质水平(A组)的747.43元少35.13元。说明肥育期的大河乌猪在出栏体重一致、销售猪价一致的情况下,仅用较低蛋白质营养水平就可以每头节约饲料费用12.95元或35.13元。

(6)本试验采用“奥斯本”种猪性能测定设备进行肥育试验测定,测定的精准性较高,但装有“奥斯本”种猪性能设备的测定舍每个只能关养10头猪(多了影响吃料),故试验测定猪只数量上偏少,可能代表性不太强,仅作为初步探索。

(编辑:郭玉翠)

水稻新品种可降低甲烷排放

【法新社巴黎7月22日电】科学家周三说,他们培育出一个淀粉含量更高但甲烷释放量更低的水稻品种,从而向养活更多人和遏制全球变暖的双重目标迈进了一步。

作为几十亿人口的主食,水稻的栽培也是人类主要的甲烷排放源。甲烷是一种能强有力改变气候的气体。它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最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短,但吸收的地表反射热量要多得多。

稻田每年释放2 500万至1亿吨甲烷。甲烷是第二大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约为16%。研究报告说,这意味着为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而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将使地球面临高风险。这份报告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

由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孙传信领导的研究小组写道:“迫切需要建立既能增加稻米产量,又能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可持续技术。”

科学家在2002年就报告说,水稻结的稻粒越多,释放的甲烷越少。

水稻的叶和茎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用来在嫩芽、根和稻粒中产生淀粉。死亡植物释放的碳和通过根直接进入土壤的碳,由微生物转变成甲烷进入大气。稻粒更大和淀粉含量更高意味着进入土壤变成甲烷的碳更少。

但减少稻田甲烷排放量的尝试集中于改变耕作方式,这可能既麻烦又费钱。

来自中国、美国和瑞典的一个小组以不同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在一个常规水稻品种中加入了一个大麦基因,培育出了一个名为SUSIBA2的稻种。

研究报告说:“在中国历时3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栽培SUSIBA2与甲烷排放量显著降低有关联。SUSIBA2水稻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方法,既增加了粮食生产中的淀粉含量,又减少了水稻栽培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自然》周刊同时刊登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荷兰生态研究所的保罗·博德利尔称,这项研究是“开创性的”,但提醒说研究也引发一些“生物和伦理问题”。

博德利尔说:“除了向人类提供转基因食物以及如何控制使用此类作物的种子等常见问题之外,我们对于这一基因改变如何影响水稻的生存和一般功能尚不清楚。”

(转自参考消息[N],2015-07-24)

The Explora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of Protein Nutritional of the Dahe Black Pig in Growing and Fattening

YOU Ruhua1,GUO Rongfu2,YOU Ruiqi2,CHEN Kekai1,SUN Xingda3,WU Ruxiong3
(1.The Improved Workstation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of QuJing,Qujing 655000,China;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3.The Institute of the Dahe Black Pig,Qujing 655505,China)

A new variety of Dahe Black pig was independently nurtured at Qujing which was authorized by the National Genetic Resources Committee in 2003.Over the past ten-odd years,no one has done the research on protein nutritional needs of the Dahe Black pig in growing and fattening.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quirements of protein nutritional of the Dahe Black pig in growing and fattening,we had growth and fattening test with different protein nutrition level feed from May to August,in 2015.The test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f A,B,C;30~50 kg and 50~120 kg two stages;each group used one equipmen of"Osborn"which measuring the pig performance accurately,attened 10 Dahe Black pig(group A only 9 head after lost one in the test),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basic consistency of the nutrition level,respectively used 16%,14%and 12%protein nutritional levels at 30~50 kg stage of group A,B,C;respectively used 14%,12.5%and 11%protein nutritional levels at 50~120 kg stage.As a result,the best protein nutrition demand level of the Dahe Black pig in growing and fattening is 14%at 30~50 kg stage;the best protein nutrition demand level is 11%at 50~120 kg stage;the best protein nutrition demand level for fattening are 12%in the early stage(30~50 kg)and 11%in the later stage(after 50 kg)at 30~120 kg stage.Primary research the protein nutritional needs for Dahe Black pig in growing and fattening period.

Black Dahe pig;protein nutritional;requirements;exploration

S828.8

A

1002-1957(2016)01-0017-04

2016-01-07

尤如华(1957-),男,云南宜良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畜禽育种与改良.E-mail:qglz2006@sina.com

猜你喜欢
富源县肥育大河
肉牛育肥技术
大河奔腾
数形结合方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
富源县总工会:组织220名一线职工(劳模)疗休养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大河奔流
观光园艺在富源县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大河中的摇篮(上)
大河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