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叉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对策

2016-12-19 20:38齐赛牛犇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交通组织渠化城市道路

齐赛 牛犇

摘要:城市交叉口是道路路网中所有交通冲突的集中点,是车辆与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使车辆、行人迅速安全顺畅地通过交叉口,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避免和改善城市交通阻塞、保障交通安全的关键。文章通过对现有平面交叉口的几何条件、通行主体和安全设施存在问题的描述,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渠化;交通组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1-0097-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1.049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日趋严重。交叉口是车流与人流汇集和转向的所在地,是城市道路交通的枢纽,是设计、组织及道路交通管理的控制点。在整个道路路网中,交叉口是所有交通冲突的集中点,无疑也是制约交通运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故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交通安全上的瓶颈。因此,如何使车辆、行人迅速、安全、顺畅地通过交叉口,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避免和改善城市交通阻塞的关键。

2 几何条件对交叉口的影响

2.1 平面条件

2.1.1 交叉口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形式等条件。由于受城市规划或地形的限制,形成了不规则的交叉口,如错位交叉口、锐角交叉口、多岔交叉口等,这类交叉口的几何设计考虑不甚合理,导致交通拥挤和车辆运行混乱,加大了车辆通行难度。在交叉口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掘现有道路资源,尽量采用正交路口,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或等于45°,不宜采用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

2.1.2 交叉口面积。交叉口的面积取决于相交道路的渠化、转弯半径及停止线位置。

(1)交叉口相交道路的渠化原则是根据交通量、流向,增设进出口车道数;(2)交叉口转角处路缘石的转弯半径应满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要求,为了保证机动车在转弯处的通行能力,必须满足最小转弯半径的要求。但是为了防止右转弯车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危险冲击,有必要适当降低右转弯车辆在弯道上的车速;(3)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的行驶自由度较大,各种车流与人流在交叉口内无序混乱,易发生恶性事故。在不影响相交道路交通的条件下,停车线应尽量靠近交叉口,以减少交叉口的范围,提高通行能力。

2.1.3 交叉口间距。交叉口的间距过小会造成车辆频繁的制动,产生多余的停车延误,增加能耗和尾气排放。每个交叉口都会导致车流不断并入,车流紊乱,冲突点、合流点及分流点增加,使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灯控交叉口之间的间距应根据路网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非灯控交叉口与灯控交叉口之间的间距目前没有具体的规定,参考国外的研究方法,可以采用停车视距来确定,根据计算行车速度选取停车视距值,加上高峰小时最大排队长度作为交叉口间距的最小值。

2.2 竖向条件

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要统一解决相交道路之间以及交叉口和周围建筑物之间在竖向位置上的关系以符合行车舒适、排水通畅和美观三方面的要求。使相交道路在交叉口内能有一个平顺的共同面,便利车辆和行人交通;使交叉口范围内的地面水能迅速排除;使车行道和人行道的各点标高能与建筑物的地面标高相协调而具有良好的空间感。

2.3 横断面条件

2.3.1 车道划分。车道划分的目的在于平衡交通流,对交叉口的有限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所设置的车道数,其通行能力的总和必须大于高峰小时交通量的要求,否则交叉口会产生交通拥挤和阻塞的现象。为了确保交叉口交通的流畅性,需使流出交叉口的车道数适应流入交叉口的车道数,一般情况下,出口道的车道数至少等于进口道的车道数,当相交道路的左转或右转车流量较大时,应相应增加出口车道数。

2.3.2 车道宽度。车道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的。交叉口处的车道宽度并非越宽越好。在较宽的车道条件下部分驾驶员为了能更快地通过交叉口,在排队等待时会利用车道的富裕宽度强行抢道,而在机动车放行时通常会利用车道的富裕宽度强行超车,这样就增加了相邻机动车的冲突,继而影响车辆的通行效率,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可通过单条压缩车道宽度以增加车道数量的方式,来增加交叉口的通行量,并且较窄的车道可以强制降低车速,增加行车的安全性。交叉口的进口道车道宽度,小型汽车车道可采用3m;混入普通汽车和铰接车的车道与左右转专用车道可采用3.5m,最小3.25m。

3 通行主体之间的冲突对交叉口的影响

3.1 人流冲突

在灯控平交交叉口,由于路口范围较大,经常出现行人无法在一个信号周期内一次性过街的情况,致使行人在交叉口中央等待,甚至常出现行人违章穿越。当路口没有设置左转专用相位灯,绿灯亮时左转机动车也受到行人的干扰不能顺利通过交叉口,进而影响了对向直行机动车的通行,造成人车冲突,严重情况可能引发交通堵塞或交通事故。行人过街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应先保证行人安全、顺利地通过交叉口,而后再采用合理的设计减少人车冲突,具体处理方式如下:(1)在人行过街横道中间设置行人安全岛,行人安全岛的具体设置为进出口的机动车道大于或等于6条或人行过街横道宽度大于30m时,宜在路中央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安全岛;(2)在安全岛面积不能满足等候信号放行的行人停留需要时,人行横道线可错位设置。

3.2 非机动车流的冲突

非机动车的冲突行为主要是左转非机动车与同向和对向直行机动车流的冲突。

在交叉口处应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分离,令非机动车与行人一体化处理,使左转的非机动车二次过街。通过设置非机动车禁驶区,左转弯的非机动车需要在禁驶区外的等待区等候通行信号,方可通过路口。直行绿灯亮时,左转弯的非机动车须先沿非机动车禁驶区外侧直行至左转弯等待区等候,待行进方向的非机动车信号灯绿灯亮时,方可沿非机动车禁驶区外侧左转通过路口。

明确非机动车在路口内禁止驶入的范围后,可避免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流发生冲突,保护非机动车的安全,同时增加路口的非机动车蓄车量和通行速度,使非机动车通过路口时秩序井然。

3.3 机动车流的冲突

交叉口是机动车分向行驶的所在地,由于车辆之间的交错方式不同,交叉口处的交错点分为冲突点、合流点及分流点。其中影响交叉口行车速度、通行能力和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动车流的冲突点,包括直行与直行、左转与左转及直行与左转。由于现在大部分交叉口均采用灯控管理,基本消除了直行与直行的冲突点,交叉口的冲突点主要是左转弯车辆引起的。因此,在交叉口设计中如何正确处理和组织左转弯车辆,是保证交叉口交通流畅和安全的关键所在。其具体方法有设置左转弯导向线、设置左转专用道及设置左转弯待

转区。

4 交通安全设施对交叉口的影响

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设施等。交通设施的合理设置,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为交通畅顺发挥积极的作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4.1 交通标志标线

(1)在路口设计时应考虑驾驶员行为,对于非常规的车道功能布置,如左转车道右置、右转车道提前分离及限时通行车道等,应辅以相应的交通标志或表现设计,使实施效果得到充分体现;(2)由于交叉口处各种交通设施林立,故在其设置时,需避免被路树或其他设施遮挡,干扰驾驶员读取信息的速度,影响其可见性;(3)交叉口处的标志及标线设计应与路段上保持整体性,避免给驾驶员提供的信息不连续或不完整。

4.2 信号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叉口的交通情况越来越复杂,交通信号灯也扮演起了交警的角色。为了减少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信号灯可以增加专用相位灯,用以将不同向的车辆分流;增加非机动车专用信号灯,减少非机动车对交通流的影响;增加交通信号计时器,给予道路使用者更加明确的交通信息。

4.3 隔离设施

(1)行人隔离设施:除在人行横道处留有开口外,交叉口范围内的其他路段可设置行人隔离设施,可以有效地规范行人过街位置,还可以为驾驶员提供视线引导。(2)机非隔离设施:在进口方向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可以防止机动车排队等灯时,挤入非机动车道,进而影响路口通行能力;在出口方向设置机非隔离护栏,可以控制右转车辆车速,并防止高速车流汇入非机动车道,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3)中央隔离设施:在交叉口处设置中央隔离设施,可以分隔对向交通流,并且可以为掉头车辆提供横向宽度,可以为行人提供过街休息港湾。

设置隔离设施分隔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是保证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维护交叉口交通秩序的有效措施,但是也有挤占道路空间、有碍观瞻的缺点,随着参与者文明交通意识的不断提高,应逐渐提倡以交通标志标线来规范交通行为。

5 结语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改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集约、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设计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改善城市交通阻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S].

[2]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S].

[3]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S].

[4] 徐循初.城市交通设计问题总结和经验借鉴[J].城市交通,2006,(2).

作者简介:齐赛(1984-),女,供职于北京冠亚伟业民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程硕士,研究方向:道路设计。

(责任编辑:黄银芳)

猜你喜欢
交通组织渠化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城市路口公交优先方案研究探讨
本溪市区主干交通线网规划总体思路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
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