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探讨

2016-12-19 06:34赵振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用户专业

摘要: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自身的局限性,结合当前平台网络未来发展的方向,建议政府加强引导的同时,平台网络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自我完善。文章认为,政府从公共服务的大环境出发,平台网络要从解决建设初期的存在问题出发,不断完善各项服务功能,在助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信息化建设;法制建设;教育投入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1-0168-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01.084

1 政府应采取的对策

1.1 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公共服务业务能力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以下简称“平台网络”)是互联网+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具体体现。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互联网普及率创历史新高达到44.1%。然而,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网络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目前我国的企业用户大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及村镇市场还有很大的可开发空间。政府部门应加大信息基础建设,使得不同地域的人群能方便快捷地进行网络交流,从而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做到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同时,政府应当鼓励企业服务机构加入平台网络,鼓励企业通过平台网络寻找服务。首先,帮助中小企业轻松找到服务,通过互联网企业用户足不出户就能找到专业的服务机构;其次,增强中小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让企业找到更符合自身实际要求的服务资源;最后,通过官方整合的服务资源,能够让企业使用服务资源的时候更安心。在未来,中小企业用户与平台网络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1.2 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公共服务行业监管

当前市场上的服务机构呈现的爆发式增长,而且服务产品和技术越来越多样化,在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首先,网络安全问题首当其冲。个人信息售卖、钓鱼网站、支付安全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人的购物热情;其次,服务机构的盲目竞争搞“价格战”,在促销宣传中虚构商品原价、欺诈企业人等行为严重破坏了行业秩序,影响了公共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要规范企业服务市场,保护企业家的利益,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良性发展,关键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逐步形成规范的市场监测系统,实施好市场监管。同时,要加快制定政策规定,规范公共服务中小企业行为,杜绝不良竞争。在出台服务企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电商中小企业的可信度、建立完善的行业信任体系,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中,亟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并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建立规范的监管体系、信用体系、网络安全体系,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行业竞争,积极为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1.3 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公共服务专业性人才

目前,我国有近千所高校开设了公共服务专业,但由于所培养的人才不能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导致公共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低于其他专业的平均就业率。同时,绝大多数公共服务专业毕业生毕业后转投到其他行业,这也加剧了电商行业人才缺口。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急需具备专业能力的公共服务人才,另一方面是公共服务专业毕业生难就业,这两方面的原因加剧了我国公共服务行业人才紧缺的局面,同时也突显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尴尬境况。由于当前大部分高校公共服务专业培养方向不清晰,所教授的课程仅是经管类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的简单堆砌,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多且杂,没有系统性,培养的学生各方面都懂一点,但是又没有学精,最后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被中小企业拒之门外。我国政府应立足于公共服务人才实际需求,对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予以指导,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实际需求的人才相匹配。同时,各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要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以就业为导向,适应中小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和个人素质的要求,专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性公共服务人才。

2 平台网络应采取的对策

2.1 搭载SNS平台,构筑社会化电商

简而言之,SNS就是通过网络实现社交与建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网站。通过SNS可以轻松实现企业与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之间的交流、分享,同时SNS也可以用于拓展关系网,建立与陌生人之间的联系。目前SNS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外比较著名的有Facebook、Myspace、MSN,国内的有腾讯QQ、腾讯微信、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在这些平台上,用户既可以了解他人的状态,也可以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状态。透过SNS,可以将同地域的人员聚集起来并加强联系,也可将同兴趣、同偏好、同目标的人员聚合起来共同讨论,真正地打破了企业与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之间交往的屏障。SNS平台的出现使得互联网用户被迅速瓜分,然而SNS的商务模式单一,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为中小企业创造利润是其要面临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平台网络在品牌推广方面,如果单靠线下服务活动、展览展示等方式来宣传,会在短期内起到用户访问量激增的效果,但广大中小企业的真正需求没有挖掘出来。企业家进入公共服务平台后,发现服务资源难以匹配或者有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无法满足,则他们就不会再去关注了。因此,建议SNS与公共服务平台结合,加强平台与企业用户的交流互动,为企业提供更直接和专业的服务,才能给平台带来用户流量。

平台网络有了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借助于SNS社交网站,聚合一些带着需求来的企业用户也将不再是难题,SNS增强了群体的交易能力,借助这一平台的品牌效益,为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抓手。事实上,未来世界的发展将是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SNS的社会化电商模式,同样SNS也会给中小企业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更加多的客户、更广的业务范围。假设没有SNS的发展,信息就不能有效地传递给有需要的用户群,就无法实现有效的服务对接,无法实现由“烧钱”到“盈利”的跨越。就如制造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找不到卖家,导致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的市场化运作成为一纸空文。

2.2 深度挖掘数据,打造个性化服务

虽然平台网络可以整合全省不同的专业服务机构加以运用,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服务平台,在为各个专业机构提供客源的同时也要积极打造自身的服务品牌,因此,在平台的各项功能中应该每一样都有1~2个“招牌菜”,若不能为企业用户提供更有保证的品牌服务产品和品牌服务技术,平台的作用将形同虚设,在用户看来就不过是一个服务机构的门户网站,服务资源的同质化让用户提不起兴趣,转而不再关注它的存在。因此,平台网络要根据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变化,努力优化服务功能,积极打造服务品牌,不断提升企业用户对平台网络的忠诚度。

平台网络经过近几年的运营,聚集了大量的企业服务信息,如能将这些碎片化的量子级服务需求转变为可实现的新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技术,通过深度挖掘其中的服务数据,建立中小微企业需求库,才满足实现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所谓数据挖掘是指在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有时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简单地说,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企业真正感兴趣的部分,而把不感兴趣的数据忽略掉。如今的市场经济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面对有如碎片化的企业需求,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过挖掘、整理、分析、提炼企业服务信息背后的个性化偏好,找到中小企业在经营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加以分析建立相应的服务机制,只有这样,平台网络的服务功能才能更贴近企业实际,服务产品和技术才能更满足用户需求。

2.3 加快资源整合,完善平台功能

平台网络要实现服务产品和技术的柔性化再造,还需要具备以下层面的支持:

在基础设施层面,平台网络为满足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仅要有线上服务设施的支撑,比如线上展示窗口、线上交流平台、线上支付平台以及线上对接平台等,同时还需要有线下服务窗口的匹配,比如现场对接区、培训场地、热线电话等,让企业用户能够找得到、用得着。

在资源整合层面,平台网络的建立健全,需要专门运维的工作人员、专家库、服务机构库等资源的支持。在建立中小企业需求库的基础上,对应完善平台网络的资源库,比如企业培训、项目评估、法律援助方面的专家资源,又如融资担保、市场拓展、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专业机构资源,还有线上资源更新和线下活动策划等工作人员,确保平台网络正常运营。

在企业用户层面,平台网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中小企业主,平台网络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方便中小企业更容易、更直接地找到有保证的服务,它在运营中的好与坏应该由企业用户来评定。目前,我国的平台网络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各项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也还达不到一部分企业的要求,这就需要中小企业用户多加支持或直接参与其中,对它进行完善,因此,平台网络建设除了自身软硬件方面的加强外,还需要有企业用户的支持。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发展得好,国家的经济就会更快地向好的方面发展,中小企业发展得慢,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过缓的后果,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平台网络建设不仅肩负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任务,也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本文分别从政府和平台网络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未来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提供可参考意见及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 傅京燕.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竞争优势[J].南方经济,2003,(4).

[2] 贺慈浩,贺嬿敏.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6).

[3] 张其仔,李俊.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J].经济管理,2002,(3).

[4] 姚莉.关于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4).

作者简介:赵振华(1980-),男(瑶族),广东乳源人,广东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信息技术科科长,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互联网。

(责任编辑:王 波)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用户专业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