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一个时代的轻盈与沉重

2016-12-19 20:10
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失利初中生考试

竞技体育也好,传统考试也罢,一旦人去参与竞争,就必然会有输赢。考试,是我们难以逃避的现实。但如何面对考试,如何评价考试,竞技体育与传统考试在如今这个时代,却有了云泥之别。

里约奥运火了傅园慧,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运动员面对奥运成绩的一种轻盈的态度。他们不再像前辈那样背负祖国的重任和全国人民的期盼,以至于只要没拿金牌,即使拿了银牌铜牌,都觉得愧对祖国和人民。运动员的心态变了,祖国人民的心态也变了,变得更宽容,对运动员更多的是祝福和心疼,而少了苛责与苛求。

同样,对待今日的中学生,我们也呼唤这样轻盈的心态,期待一个更包容的社会。因为,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孩子因无力承受考试失利而放弃生命的例子。毫无疑问,他们脆弱,他们承受的压力太大。举世瞩目的运动员们已经获得了这种宽松环境,我们年轻的孩子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们,早上的八九点钟的太阳,也该拥有这样轻盈的心态,去面对他们还没有怎样开展的人生。

竞技体育:从残酷到温情的转变

傅园慧在女子两百米混合泳半决赛后接受采访,对自己的成绩,她说:“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完全没有人们通常期待选手会表现的谦虚和谨慎。当被问到对第二天的比赛是否充满希望时,她又说:“没有,我已经很满意了。”完全省去了“会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的套话。网友因此调侃说,傅园慧是“一个被游泳事业耽误了前程的段子手”。她夸张的表情和坦诚有趣的说话方式被大家誉为是“体育界清新脱俗的一股泥石流”。宁泽涛在100米自由泳预赛中,小组排第六,第14名晋级半决赛后接受采访:

记者:是不是状态不好?宁:没有没有,就是这个状态。

记者:是不是没发挥好?宁:不是不是,就这个水平。

记者:是不是没适应好?宁:没有没有,适应得挺好的。

记者:之前你胃疼,现在是不是不舒服?宁:没有没有,状态挺好的。

……

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要求运动员追求金牌,竞技体育就是要拿金牌,否则竞技体育的意义何在?但如果我们过于“唯金牌论”,就会给运动员太大的压力。

相似的例子,刘翔当年称霸110米栏,打破了黄种人进不了前八的魔咒。各种世界大赛赢了三十多次,国人却只记得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失利。大家都说,要是刘翔的失利发生在本届奥运会,一定不会受到那么多的指责。对比孙杨在他占有统治地位的1500米比赛甚至没能进入决赛的表现,国人更多的是惋惜和安慰。

1984年奥运会夺得6枚奖牌的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因为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没有赢得奖牌而遭到尖刻的批评。但是,2016年没能获得金牌的射击选手杜丽和易思玲却在国内得到鼓励。

无疑,今日的运动员们更本真,更真实,更像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再需要背负一个国家的重量,不再是金牌机器,不需要在镜头面前一本正经地“光荣正确”,而国人也更充满温情与宽容。

传统学子:不堪重负的现状

根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中国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数据与分析》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5.2%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亚健康就像一朵邪恶之花,成为很多青少年逃避现实、解决问题的最后出路。

其实因考试失利心理亚健康这回事,原因无非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自己心理承受力差;二是家庭学校给了他们太大的压力,使得他们感到考试失利后无法面对;三是社会舆论环境对高分、状元的推崇,使得考生觉得考试成为了华山一条路,从这条路上掉下去后就掉入了深渊。

青少年处在个性塑形中,情绪、行为、认知都有明显的不稳定性。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而家长、老师一些不经意的话语、成人世界看似平常的遭遇都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几岁的初中生生理发育接近成人,但心理发育远远不够。考试失利不是主因,复习阶段的重压、父母的叮咛、考试前的焦虑,在找不到情感安慰和解决之道时,就容易做出冲动选择。作为父母,不要过分夸大考试的影响力,应多与孩子交流,聊聊兴趣爱好。

简单粗暴的训斥往往只是初中生走上绝路的诱因,在此之前他可能经常被批评,长期生活在巨大的压力和自我质疑中。有些初中生长期接受正面教育,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就一定能学好。当不断遭遇挫折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让他们质疑自己。此时,老师或家长如果不能换位思考,而是单纯责骂或严格管教,甚至质疑孩子不努力,他们便极易在冲动下酿成恶果。

方案:让年轻的“花朵”自在绽放

☆心理承受能力差只因一颗“草莓心”

所谓“草莓心”,就是说,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和耐挫力方面的教育,提升初中生能屈能伸、豁达健壮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节能力,可在中考和“升学率崇拜”的挤压中,很多家长和学校,还是将心理发展意识忘掉了。初中生根本就不懂得最起码的情绪处理技巧,学校也从来没有专门开设此类心理课程,以致他们遇到一点挫折和不愉快,情绪反应就非常极端,手足无措,陷入亚健康状态中,无法自拔。

☆教育不能忽视学生心理辅导

在考试之前,学校更多的是在关注每个学生的成绩进步与否;老师也只是更多地在想尽办法去帮助每个学生提高试卷上的分数,而家长更愿意为自己的孩子做好“后勤工作”。这一系列的强烈关注,归结起来只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时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也就反映了,学校、老师以及家长都把关注度放在了取得高分上,却忽略了育人这一更加重要的方面。

☆考试失利学生更需学校的鼓励和心理疏导

如果说落榜是一次失利,那么站直了别趴下就是一次胜利——别小看这个胜利,也许它正是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落榜了,别趴下,也需要母校的鼓励。作为母校,理应在第一时间与落榜考生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在这个时候,他们比那些高分考生更需得到母校的关爱。

☆考试失利≠人生失败

考生要从人生发展的大视野来看待中考,不可将考试看作是唯一的人生梦想、唯一的成功通道。一个人一生的社会价值如何,不是取决于他在考试时考取的分数,而是取决于他的人生发展和社会贡献。正如心理专家所言,如果把考试看成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事情,不允许自己失败,要求过于绝对化,甚至把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看成是一个终极目的,对人生的发展是很危险的。

考试失利后“看不开”的现象,多年来一直没有断过。毫无疑问,心理卫生专家的话是对的。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上不了大学,只要自己肯努力奋斗,照样可以拥有光明的未来。

每年的考试过后,状元博得无数喝彩和掌声,而落榜者除了失望还是失望。不能不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太多地关心表面的成绩,而很少深入孩子的内心,只落下这些年纪轻轻的孩子独自承受失意的煎熬。

☆考试失利便无力承受是教育之殇

我们现在只是一味地讲优胜劣汰,却忽视人文关怀,特别是中考这样重要的节点,往往是成功者受到极高的热捧,而失败者却受到冷落甚至歧视,怎么能不让人心凉。加上平时学习的不得法、不努力,带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懊悔。当下的教育被金钱所左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一些学生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一些学生为了上学而欠下许多金钱,与家人之间的感情缺失,梦既破灭之后自然就转不过弯。

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的孩子,大部分的记忆与锤炼,都在校园的围墙之内,心灵的涵养,心理的培育,是教育所必须担当的职守;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也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或许,我们的教育丢失得太多,考试、升学、分数填满了校园,分数之外的种种问题,都需要少不更事的孩子自己去扛。

结语:

考试不是一场宣判,叹息初中生为何会如此沉重时,家庭和学校也要反思自己是否就是给他们戴上枷锁的那一分子。

我们呼唤时代的宽容,我们也呼唤孩子们内心充满轻盈,以轻盈的心态面对人生。看看奥运选手们,他们在举国瞩目下尚且能够轻盈应对。社会可以给奥运健儿宽容,也应该给在升学路上苦苦挣扎的学子们宽容。我们摒弃了奥运赛场上的“唯金牌论”,我们也该摒弃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唯分数论”。营造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更轻盈地在成长之路上起舞,而不是戴着枷锁。

猜你喜欢
失利初中生考试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东风二号首射失利之后
第四次中东战争初期以军为何失利?
英军考文垂防空战为何失利
砥平里战斗失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