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缺失与归位

2016-12-19 21:47王静隋美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6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师生关系

王静+隋美荣

摘要:当下德育中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问题的重要原因。若缺乏敬畏感,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并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通过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教师自身有所敬畏以及加强德育实践等方法,可以让缺失的敬畏感归位。

关键词:敬畏感;师生关系;道德教育;缺失与归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21-02

一、问题的提出: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缺失

师生关系紧张已成为当下我国教育面临的棘手问题,而敬畏感的缺失是导致师生关系日益紧张的重要原因。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师生发生冲突的恶性事件屡见报端,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类似事件的发生与当下道德教育中学生对老师敬畏感的缺乏不无关联。敬畏感是人意识到自身有限性之后,追求自律、自省,从而实现主体超越及价值感追求的一种天性,是一种崇高道德情感,也是人的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却随着一些不良教育思想的入侵日渐式微。很多学生把师生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交易关系,服务与花钱享受服务的关系,丧失了对老师的敬重与畏惧;一些教师不追求自身的超越,盲目迎合学生,导致学生难以对老师产生敬畏;大众化教育的推进使得班级规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学生不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学生,师生之情越来越淡漠与疏离,更是难以产生敬畏感。

“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1]古今师生关系的对比,可发现敬畏感的缺失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在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问题日益严峻的现状下,明确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下道德教育中的敬畏感如何发挥其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

二、对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内涵探析

1.中西方语境下的敬畏。敬畏往往与一定的对象相关联,如敬畏父母、敬畏自然等,其基本含义是敬重与畏惧,而且还含有“战战兢兢”之态。在中国语境下,敬畏意味着由敬而畏,孔子的畏即是我们所说的敬畏,它不只意味着害怕、畏惧,更是意味着为实现自身的道德信念而主动做到的道德自律,畏由敬生。在西方语境下,敬畏更多意味着由畏而敬,西方对人的理性无法洞悉广袤的宇宙以及神秘的上帝而感到畏。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语境中,敬畏感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德性追求。

敬畏是人对自己感觉的一种形式,但它来自于人与外界环境交流的过程之中,由意识向外又转回自身而产生的一种“神圣的惊怵”。综上所述,“敬畏感就是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敬畏感是一种虔诚的、与生命活动相契合的认识自身局限而又超越自身存在的心理与道德体验。这一体验应持久地存在于人的生命活动之中,并不与文化的精神本质相矛盾。但值得注意的是,敬畏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科学对世界的侵占,甚至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艺术对世界的侵占”,所以敬畏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平衡发展,延伸到师生关系领域,敬畏感的产生同样有利于提高师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

2.敬畏在师生关系中的内涵。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倡导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但师者之所以为师,乃缘于其在灵魂上的高贵与卓越性,对善恶美丑的判断甄别能力,要远远高于学生,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师生是不平等的。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领下,才能一步步达到灵魂和德性应有的高度。若学生意识到自身与教师所处的地位并不平等,需要向教师学习,以弥补自身不足,而自律、自省地追随教师,实现自身价值追求,便会产生虔诚的敬畏体验。师生间的关系体现出了文化的基本精神并可以使双方获得做出适宜的行为所带来的价值感,这一价值感有助于敬畏体验的产生。

当然,敬畏感不仅仅意味着学生要敬畏老师,同样,教师要敬畏学生,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创造力的、充满了无限发展可能的生命体去尊重,去敬畏。教师要敬畏并呵护这些生命的成长,为他们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缺失的后果

1.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与冲突。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师生本应该是作为亲密无间的共同体而存在的,他们共同追求真善美,形成了和谐统一的关系。但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师生只注重个体私欲的满足,不再有共同的理想追求,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的疏离。在缺乏敬畏感的教育活动中,教师仅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将教书作为谋取自己利益的手段而非灵魂德性提升的途径;学生将老师视为知识的占有者,学习就是不断从老师那攫取知识,以便为自己今后的谋生做准备。把师生紧密联系起来的敬畏感不再,他们就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关系越来越疏离。

师生之间既已沦为互相利用的关系,一旦对方无法满足自己私欲,师生之间便容易反目,导致冲突的发生。近几年,师生冲突的案例屡见报端,分析这些案例可见,敬畏感的缺失是其根源。学生不再敬畏老师,屡屡僭越,老师不再敬畏生命,将学生看成冰冷的物体,动辄严重体罚。如果师生互相敬畏,这种悲剧便不会发生。

2.敬畏感的缺失导致学生过度的自我中心性,进而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缺乏敬畏感,本质上在于对自身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无法完成自身的超越。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超越的倾向,是防止人性堕落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内在情感力量,学生没有敬畏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崇高的东西值得他去向往和追求,这必然会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放弃对高尚德性的追求,过一种缺乏秩序感、约束力的散漫生活,甚至走向堕落。敬畏感不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追求,是人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缺乏敬畏感的学生,就会缺乏精神家园,难以养成向善的美德,难以形成卓越、感恩、信任等人格,容易导致人格发展的障碍。

四、敬畏感在师生关系中的归位

道德教育是作为塑造人、教化人的终极理想而存在的,因而德育要顺应人的天性发展,将人内在的道德自律和道德情感追求——敬畏感引导出来,并鼓励人们将敬畏感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努力践行,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师生关系中,敬畏感的归位,意味着尊师重道的传统的归位,也意味着亲密的、友爱的本真师生关系的归位。

1.要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当今社会,对教师的敬重远不如以前,因此,我们要重塑师道尊严,“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因此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美德,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

重塑与维护师道尊严,对教师应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和水平,切实做到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不仅将自己的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更应该重视其育人的目的,不断提升自己思想和灵魂的高度,提高善恶真假的辨别能力,带领学生追求智慧与善美;再者,严格要求自己与学生,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确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与追求,不断超越自己。

2.教师自身要对知识、对自然、对他人和对自己有所敬畏。教师的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想让学生产生敬畏感,必须自身首先有所敬畏。首先,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流露出对每一位学生生命的敬畏;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和方式,如创设一种有利于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的奥秘、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等,促使和引导学生敬畏体验的产生。

3.加强德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学生不仅要在认知上意识到敬畏感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自觉的道德追求。德育教材应注重对敬畏感内容的编写,提高学生对敬畏的认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礼”的敬畏意识,这对于学生内心秩序感的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建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都有重要的作用,进而会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格。教师应创设一些活动,如对父母和师生之间仪式感的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敬畏感。

总之,德育应顺应人的天性和初始的人性体验,使人的潜能得以生长,使人的德行得以提高。敬畏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人性体验应该得到保护和“助长”。将师生关系中的敬畏感纳入有意识的反思和发展轨道之中,让师生恢复充满亲密性、友爱性和敬畏性的关系之中,教育的本真意义才会得以显现。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占有还是存在[M].李穆,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1.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师生关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浅论王新想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