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藏莱”猪生产性能与猪肉品质的影响

2016-12-20 02:24吕云鹏刘承军葛长城李英民张桂菊孔祥雁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局山东省聊城市兴农饲料有限公司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转化率益生菌制剂

吕云鹏 刘承军 葛长城 李英民 张桂菊 孔祥雁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局 山东省聊城市兴农饲料有限公司)

微生态制剂对“藏莱”猪生产性能与猪肉品质的影响

吕云鹏①刘承军②葛长城①李英民①张桂菊①孔祥雁③(①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252000②山东省聊城市畜牧兽医局③山东省聊城市兴农饲料有限公司)

本文对EM益生菌对“藏莱”猪生产性能与猪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益生菌促进了“藏莱”猪的生长,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在瘦肉率、眼肌面积、肉蛋白、嫩度、肉色等方面作用比较明显。

微生态制剂藏莱杂优猪猪肉品质生产性能

微生态制剂在动物体内可产生各种消化酶、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能量和维生素代谢,提高饲料转化率;乳酸菌、有机酸等活性物质对改善猪肉品质有着调控作用。试验中利用EM益生菌发酵饲料,饲喂杂交猪,在提高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藏莱”猪是利用藏香猪与莱芜黑猪遗传互补性,采取杂交建系、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定向培育的方法正在探讨培育新品种。利用微生态技术提高“藏莱”杂交猪的生产性能,改善猪肉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是聊城市科技发展计划“藏莱杂优猪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GJH21)”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试验,对微生态制剂在提高饲料转化率,猪肉的感官评价、理化指标、营养成分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了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材料养殖专用EM益生菌(原液),主要成分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有机酸、氨基酸、消化酶、维生素、小分子生物肽、未知生长因子等活性成分。

1.1.2试验仪器索氏提取器(上海亚荣玻璃仪器厂)、SP-64型色差仪(USA)、-20℃冰箱(海尔公司)。

1.1.3试验动物“藏莱”杂优猪。

1.2方法

1.2.1试验日粮根据国家对循环经济和低碳农业的要求,采取低蛋白和氨基酸平衡的原理,优化设计而确定的试验猪的基础日粮组成,。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1.2.2试验设计选择10kg左右的“藏莱”猪24头,根据胎次一致、品种相同、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A组正常饲养,B组按1~2kgEM益生菌(原液)与1kg红糖兑水100kg,均匀拌到300kg待发酵的原料中,密闭发酵,等到发酵料有甜酸发酵气味时即可拌料饲喂,30℃左右发酵3~5d,温度低时发酵时间适当延长。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试验期包括驯养观察期(7d)、预试期(30d)和正式期(9个月),此期间,卫生防疫工作正常进行。在每一阶段饲养结束的次日早晨进行空腹称重,上一阶段末重作为下一阶段的始重。

1.2.3预试期把握好饲料的过渡方式,直至完全按猪的采食量调整给料量,达到每次给料后均能食尽。试验开始时,对试验猪重新称重并进行同质性检验,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喂料3次/d,时间分别为6:00,12:00及18:00,自由饮水,记载试验猪的食欲健康等情况。

1.2.4肉样采集试验期满宰杀后,取背最长肌样品500g,用保鲜袋包裹,-20℃冷冻储存,取出放入4℃冰箱中解冻24 h,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1.2.5肌肉脂肪测定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即在己烘至恒重的一定量的干样品中加入有机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样品中的脂肪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溶剂蒸干,称残留物的重量,即为干样品中的粗脂肪(包括磷脂、固醇、游离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质)含量。

1.2.6表面肉色取肉样,切成块状(5cm×5cm×0.5cm),用色差仪测定其亮度(CIE L-value)、红色度(CIE avahze)、黄色度(CIEb-vahze)。

1.2.7感官评价将猪肉煮制,温度为70℃,时间为30min,根据肉质感官分析划级标准打分,并进行统计分析。1.2.8数据处理试验数据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试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对“藏莱”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见,A、B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60%(P<0.05);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8.61% (P<0.05),说明育肥期间,饲料添加EM益生菌可以明显提高“藏莱”猪饲料转化率和增重速度。

表2 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g)

2.2对“藏莱”猪肉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见,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原液),育肥猪胴体瘦肉率显著提高,A,B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8.27%(P<0.05),胴体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背膘厚的降低,反映了微生态制剂中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胴体脂肪的作用。B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失水率显著降低,失水率下降表明水分不易渗出,这对维持猪肉的嫩度、多汁性与肉制品的品质十分有利;肌内脂肪含量显著提高,呈现明显的大理石花纹,表明肉质细嫩、肉味香浓、口感极佳。

表3 日粮中添加EM益生菌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cm、cm2)

2.3对“藏莱”猪猪肉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煮熟的猪肉其表面颜色无显著差异(P> 0.05)。在易咬入度和食肉风味上,B组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5.71%和58.1%(P<0.05)。

3 讨论

(1)乳酸菌具有改善猪肉的系水力、嫩度、脂肪酸组成等理化指标的特性,在猪肉保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酵母菌具有多种酶类,对促进动物对蛋白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提高猪的消化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肌肉的风味形成主要受肉中水溶性成分和脂肪的变化所影响,试验中煮熟的猪肉其表面颜色无显著差异(P>0.05),在易咬入度和食肉风味上B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和A组,说明了有机酸、氨基酸、小分子生物肽等活性成分,在减少肉汁流失、保持肌肉脂肪含量,提高食肉的风味、多汁性、嫩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作用。(2)“藏莱”猪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微生态技术处理日粮与营养关系,不仅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藏莱”猪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从而改善父本藏香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的基因方面的不足,同时还可以维持了“藏香猪”肉品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皮薄肉鲜不油腻的特色。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藏莱”猪日粮通过微生态技术处理,饲料转化率有所提高,从而促进了”藏莱”猪的生长,同时,在瘦肉率、眼肌面积、肉蛋白、嫩度、改善肉色等方面作用比较明显,研究说明微生态技术对猪肉的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和营养成分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养猪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万遂如. 动物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科学应用[J]. 畜牧兽医. 2015(12).

[2] 敖礼林. 微生态制剂在养猪上的应用及要注意事项[J]. 中国动物保健, 2014(6).

[3] 左心宸. 赖海华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学报, 2014(10).

[4] 李军. 微生态制剂健康养猪概述[J]. 畜禽业, 2014(1).

[5] 聂福旭, 贾志江. 微生态制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J]. 畜牧兽医杂志. 2013(5).

[6] 陆银, 郑曦. 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调控[J]. 肉类研究. 2012 (12).

[7] 安莉, 王俊. 斯哒米纳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2(5).

[8] 邱景会, 李阳. 微生态制剂对猪肉品质的影响[J]. 猪业科学. 2014(09).

S816.76

A

1007-1733(2016)12-0006-02

(2016–08–10)

猜你喜欢
转化率益生菌制剂
我国全产业领域平均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达75%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曲料配比与米渣生酱油蛋白质转化率的相关性
中国益生菌网
透视化学平衡中的转化率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