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建设展望

2016-12-20 11:37包峰昆山市文广新局
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播昆山广播

包峰 昆山市文广新局

昆山广播电视台全媒体建设展望

包峰 昆山市文广新局

在三网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式发展对广播电视业务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意义愈加显著。本文分析了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背景,提出昆山广播电视台全媒体的总体规划。

创新式发展 多媒体广播 融合互动

一、引言

为适配集团电视业务、广播业务、互联网业务的全面发展,推进昆山广电顺利实现创新式发展,使昆山广电在广播电视行业全面向全媒体发展的浪潮中赢得增值效应,从集团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务必要进行集团内容生产及运营业务的整合与创新。

二、行业发展趋势

2008年,“全媒体”开始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许多媒体从业者纷纷提出“全媒体战略”或“全媒体定位”。报纸、电视、广播、出版、广告等行业的 “全媒体”发展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扩张式”的全媒体,即注重手段的丰富和扩展,如新兴的“全媒体出版”“全媒体广告”;二是“融合式”的全媒体,即在拓展新媒体手段的同时,注重多种媒体手段的有机结合,如 “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媒体电视”、“全媒体广播”。

在广播行业,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广播网实现了中央电台所有奥运报道广播信号同步网上直播,创新了图文并茂、音视频同步多点互动直播报道新模式,尝试广播频率、门户网站、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五大终端的融合。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成立了中广卫星移动广播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覆盖网络。

在出版行业、广告行业也有对全媒体的诠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媒体将人类送到了全媒体时代。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处在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其未来生存和发展的路径是什么,这不能不是我们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人亟待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一种优势实力。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处在新的传媒生态当中。一是信息传播主体全民化。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和广泛运用,形成了所谓“公民化新闻运动时代”,改变了以往新闻信息只能依靠专业媒体机构和职业记者发布的历史。各种博客、微博、网帖和即时在线成为广大网民的信息发布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准记者”,传统媒体已经失去了独占和发现新闻的优势。二是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渠道外,网络、手机等新的传播渠道大量产生,传统媒体失去了“舍我其谁”的传播生态。三是信息传播形式多样化。除了传统文字、声音、图像外,视、听、光、形象、触觉、互动等多媒体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大大增强了传播的效果。传统媒体平面、单一的传播表现形式已经缺乏吸引力,以至有人提出传播已经进入“形式为王”的时代。四是受众群体扩大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教育的普及,普通百姓关心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增强,知情成为公民的一种权利,了解和掌握信息成为一种精神需要。而新媒体的出现,为满足普通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提供了可能。

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传统媒体人必须适应形势,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既不能不见“森林”,更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积极融入到全媒体时代。只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加上充分借助新媒体提供的多样化传播平台,传统媒体就会如虎添翼,无往不胜。

全媒体时代,传媒受众市场正进行一次全新的洗牌,传统媒体只有重新审视自身定位,才能在传媒竞争中赢得主动。全媒体时代目标价值还是受众,争取拥有更多的受众,并留住他们。

三、行业技术背景

广电行业技术架构发展经历了单机、单一系统网络化、全台网三个阶段,当前已全面步入全媒体、云架构时代。广播电视的采集、制作、播出各个环节的技术已经从标清走向高清、甚至超高清,节目的播出形式从电视屏走向多屏。

新兴的互联网媒体不论是节目形式,节目内容,节目传输渠道都极大的方便了广大的受众,电视行业多年延续的节目生产及播出模式已受到较大的冲击。特别是电视业务,不论从收视率、广告收入,还是节目创新能力、市场运营能力、人才发展等方面均面临极大挑战。

诚然,广播电视行业在国内的生态环境中依然有着权威、主流、专业的形象,在社会宣传职能上承担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责任。但是,节目业务的创新、经营模式的创新,乃至技术支撑体系的创新已经迫切需要综合考虑,迫切需要应用互联网思维来整体规划和推进。

由此,今天的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建设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系统改造,而应充分考虑广播电视节目业务的生态发展环境,充分考虑影响到生态进化的各种节目竞争因素、节目运营因素,并充分考虑运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研究和推进全媒体发展的整体规划。急需对昆山广电集团各种节目业务的互联、融合与运营、对各种内容资源的统筹、管理与挖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使得电视业务、广播业务、互联网业务能更好的融合互动和发展。

四、昆山台现有系统概况

目前昆山广播电视台已完成了初步的全台网建设,具有新闻制播、专题制作、网络电视台、全台收录、全台媒资及播出系统。除播出系统外,其它技术系统已实现了文件化网络化建设,并已正常上线运行。其中两套非编网,包含节目上载、编辑、配音、审片及演播室播出等全套功能,通过网络化的建设,实现了新闻类频道与制作类频道的统一资源调配管理;TS收录系统,完成外来视音频信号IP接收与传送及监录收录工作;媒体资产管理网络系统,作为生产网络系统节目存储、制播的枢纽,提供资料归档、节目送播、资料检索/调用等功能,实现了全台现有业务及将来新业务的互联互通;传输系统,完成远程节目、素材文件的回传等工作;昆山网络电视台(KSNTV),实现了在互联网上昆山时政、民生、生活、旅游、房产、电台、百科等栏目的及时报道。昆山台已实现了全台网1.0的建设,从全媒体生产的角度来说,完成了第一步,即各个电视及广播业务系统间的网络化资源共享,也就是说打通了基础的技术通路,下一步则需要对业务进行融合,使资源利用产生交集,也正如前面所述全媒体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的改造,更是业务的改革和融合。

由此,在行业生态进化的过程中,全集团需要启动融合业务生产,进一步解决节目统筹策划、统筹运营,以提升广电集团的生产效能和业务增值。

五、昆山台全媒体总体规划

5.1 概述

从技术架构上规划支撑全集团发展的各种核心节目业务(含电视业务、广播业务、互联网业务),建立并打造面向整个广电集团的全媒体生产制播系统。从生产流程上设计全媒体与传统制作的融合互补一体生产。

在技术实现方面,针对昆山台目前已建成的全台网及各业务系统,所有系统重建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不能在较快的时间内实现昆山台业务的正常运转,因此最贴合的方案是建立一个全媒体生产支撑系统来完成办公网、互联网、制播网各类资源的融合和生产流程的融合以及面向互联网、制播网、电台的综合制作转发平台,也就是说原有系统保持不变,具体的生产业务由具体的技术系统完成,新建一个全媒体融合系统来完成资源的汇聚、调配和统筹以及数据的交互。

该技术体系全面实现昆山广电集团各核心节目业务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采用可持续发展的IT技术、通信技术、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该技术体系建立在开放性技术架构的基础上,实现“跨业务、跨系统、跨平台”的内容管理、交换、调度及流程控制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全台网络系统互联互通的核心支撑技术系统。

该系统将重点实现如下目标:

(1)建立全媒体全台网技术系统框架。

(2)以融合生产的新闻制播业务模式,为记者、编导、责编、导播等节目人员提供融合互联网应用、专业制播应用的技术系统及实用生产工具,并从系统层面全面提升节目生产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全面提升新闻生产节目的效能。

图1 全媒体综合业务技术支撑体系图

(3)建立开放的全媒体汇聚、生产及分发系统,服务于全台所有频道和栏目的节目业务,并建立开放的汇聚源接入能力、开放的多渠道分发能力。

5.2 工艺架构

全媒体综合业务技术支撑体系见图1。如图1所示,工艺架构的核心是建立“全媒体生产支撑体系”,解决内容源(含内网、办公网和互联网的各种来源)的接入问题,建立与“制播业务体系”的高效安全连接通道。

5.2.1 全媒体支撑体系

接入所有的内容源,包括:互联网渠道的各种内容、台内生产系统的节目内容,为全集团提供统一的检索门户,方便集团各种业务的开展。其规模支撑已有新闻类节目,制作类节目,收录系统,并可连接集团的广播业务、网络电视台业务等。

(1)统一检索系统:负责各电视生产业务系统、电台业务系统、互联网业务系统中媒体资源的统一查询、检索、调用。实现统一检索入口,统一门户,统一信息展示的作用。

(2)综合业务运营系统:负责对业务数据每日使用情况的统计,对媒体资源的大数据深度挖掘、信息关联,对新闻的热度、用户关注度分析,对收视反馈、用户交互反馈的整合分析,并形成数据报表。

(3)全媒体媒体生产平台:负责全媒体汇聚、生产、分发,实现面向互联网、电视台、电台业务的多源内容汇聚、线索挑选、远程素材汇聚、稿件编写、稿件审核、任务管理、任务分配、任务分发、内容管理、素材共享交互。

(4)安全等级保护系统:实现针对融合支撑体系内的各个系统进行周边安全隔离、安全审计和安全防护。

5.2.2 制播业务体系

主要服务于集团的核心运营业务,包括电视节目生产业务、广播节目生产业务、互联网发布业务。

(1)电视节目生产业务:负责电视台新闻、专题、综艺节目的制作,完成每日的直播及频道播出。包含新闻制播系统、综合制作系统、收录系统、频道播出系统。

(2)广播节目生产业务:负责广播频率的节目生产制作及编排。包含音频制作系统、录放系统、音频播出系统。

(3)互联网发布业务:负责互联网渠道的节目制作及发布。包含网络电视台、CMS系统、VMS系统、视频社区、APP。

六、总结

在全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中国城市广播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互联网新媒体具有传播渠道的优势,而广电具有正面舆论导向的优势,传统广电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丰富内容创作和扩展传播渠道,才能在全媒体的浪潮中处于不被边缘化的境地。根据习总书记“拥抱新媒体”的指导方针,传统广电和新媒体是融合互利的关系,传统的制播技术系统和新媒体技术体系从过去仅仅只是内容交换转变到生产工具和生产流程的有机结合才是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制播昆山广播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综艺节目的制播模式新变化研究
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及借鉴意义
电视制播网网络安全防范方式探讨
江南“鱼米之乡”——昆山
广播电台应急广播制播业务分析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