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职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6-12-20 20:20吕芬芬
价值工程 2016年3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吕芬芬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造成的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讨论法对当前的运动员职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he problem of the place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caused by competitive sports under the "national syst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areer transition of the athlete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found.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职业生涯规划

Key words: retired athletes;career transition;career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74-02

0 引言

在和平年代,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激发国民爱国热情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竞技体育硕果累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大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近年来诸如奥运冠军为生计所迫街头变卖金牌、亚洲第一力士在病困中英年早逝、前举重冠军沦为搓澡工等退役运动员生存艰难的报道屡见不鲜。受举国体制的影响,站在金字塔顶尖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无上荣耀与丰厚收入的“金牌健儿”毕竟是极少数,大量的基层运动员退役后因学历低、文化基础薄弱、长期与社会脱节,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劳动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传统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模式转移到如何帮助运动员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在退役后能够成功地实现职业转型。

1 运动员职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运动员、教练员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运动员作为一种特殊职业,需要长期过着“宿舍—训练场—赛场”的封闭生活,生活、学业、情感……一切均要向比赛让路,有时为了一场重要赛事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封闭训练。长期枯燥的生活使多数队员对训练、比赛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了解,对退役后的职业规划一片茫然,甚至刻意规避讨论退役问题。而教练员和领队们追逐的是怎样出成绩多拿奖牌,为了使运动员能够集中心神与精力用于训练和比赛他们根本不愿跟运动员探讨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更别说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了。这就造成了退役运动员面对二次择业时往往感觉迷茫与困顿。

1.2 运动员在役期的学训矛盾阻碍其日后的职业转型 我国的竞技体育呈现出早期专业化的趋势,运动员很小便进入训练馆,专业训练时间与文化学习周期具有重叠性。而现行的“竞训体制”与普通教育体制是分开的,长期处于“体教分离”状态下的运动员为了获取高水平的竞技能力,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长期的系统化的专业训练,从而减少了文化教育、职业生涯规范及社会常识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其退役后的职业转换。

1.3 现有的职业指导无法从根本上提升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鼓励其创办实体经济,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缺乏规范的创业指导以及健全的、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现有的运动员职业指导也往往形式单调,内容浅显,主要停留在做几场就业报告分析下当前的就业形势、开几个自主择业动员会、讲解一下相关的就业政策、收集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信息上。至于专项的技能培训往往开展的很少,即便是有,运动员也因为培训时间短、缺乏针对性而收效甚微。现有的职业指导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职业技能差的状况。

2 运动员职业转换问题解决对策

2.1 重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其择业观念 运动员退役后往往迷茫不知所措,自我定位不准。这就需要运动队的管理者和教练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运动员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运动员在役期间就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帮助运动员真正的了解自己,通过对内外环境及自身优、劣势的准确评估,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规划。从而帮助运动员明确退役后的发展目标,减少在役期的迷茫,积极转变择业观念,彻底甩掉“要、等、靠”的思想,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重视第二技能的培训,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迎接职业生涯的二次转型。

2.2 重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 长期的“体教分离”制度使得教练员、运动员只重视运动训练而忽视文化教育,即便有些优秀运动员获得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也往往对学业应付了事,运动员空有文凭无水平的现象屡见不鲜。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是退役运动员就业的一项明显的短板。要改变这一处境就要从运动员根本的教育体制入手,逐步由“体教分离”的运动体制过渡到“体教结合”的体制。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与教育行政系统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健全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利用运动员训练、比赛之余加大其文化课的教学力度;排除困难和干扰,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本学时不缩减;针对运动员教育的特殊性,建立系统的补课机制,利用其调整、伤病期间进行针对性的单独教学。此外,可通过与运动队周边正规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以及定期安排运动员的文化课老师去教育机构学习培训的途径来弥补体育系统自办教育水平不高的缺陷。

2.3 建立健全的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体育俱乐、健身房等休闲中心的增多,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给退役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运动员的就业方向除了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健身教练等传统职业还可以向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能师、康复师、营养师、按摩师、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等新型职业转型。

退役运动员在职业转型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但因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往往很难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针对此问题2004年6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成立了专门针对体育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体育行业特有的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各地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配合鉴定中心对有需求的运动员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获得相应的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其就业的砝码,拓宽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

此外,体育行政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其他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针对在役运动员,可以在其训练之余开展一些文化课以外的职业培训,包括运动技能培训、办公软件基础操作培训、营养健身培训、教师资格培训、公文写作知识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针对处于过渡期或已经退役的运动员,可以寻求与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办学,使运动员能够有机会根据自身兴趣及条件进行二次职业选择,有针对性地进入技校学习,掌握一门技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2.4 借助商业保险,健全运动员保障体系 运动员这一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尽管现在训练、比赛的保护设施逐渐完善,但我们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体育的风险。而一旦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伤病、在比赛中出现意外事故的话这将是某个组织或个人无法独自承担的。体育保险作为转嫁这种风险的方式正逐步被应用于体育事业中,它不仅能减轻体育事故给运动员带来的经济压力解决其后顾之忧,而且能缓解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中的矛盾。

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于1998年7月在美国参加运动会时不幸颈椎重伤,造成胸部以下高危瘫痪的严重后果。后来,她在美国接受了10个月免费的康复治疗后,这要得益于美国健全的体育保险制度。美国的体育保险具有针对性强、险种齐全、内容丰富的特点,它不仅包含在役运动员比赛、训练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也包含退役运动员的养老及保障,不仅面向竞技体育也面向业余体育、学校体育。

我国目前运动员的保障主要靠国家强制的基本保险,商业保险参与度低,开展体育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屈指可数,且保险覆盖率低、险种单一。为发挥体育保险在运动员职业转型中的作用,应当加大体育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运动员的投保意识;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丰富多样的体育保险险种;获取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打破保险行业的垄断。使体育保险成为运动员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转嫁运动员的职业风险,缓解退役运动员因伤残、疾病而转型困难的矛盾。

2.5 为退役运动员就业提供就业扶持政策 针对退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优惠政策可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为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提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为接收退役运动员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运动员从事的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劳动”,不仅要在封闭的训练环境中进行超负荷运动量的训练,还要时刻载着比赛的精神压力,为了取得好成绩还要牺牲个人的一些兴趣爱好、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文化学习的时间等,并随时有受伤、致残的危险。面对这些为国争光、为竞技体育做出重大牺牲的运动员,国家理应对其高投入的劳动成本进行补偿,目前常用的主要是“货币补偿”的办法,即政府给予退役运动员一次性经济补偿,鼓励其自谋职业而不是坐等政府安置。这一办法可以在短期内缓解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压力,但要从长远上帮助运动员就业还需要为自主创业、再就业的退役运动员争取到工商、税务、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其立好业。也可以尝试通过建立退役运动员创业孵化基地的方式为运动员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办公场地,孵化基地的创业基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社会募捐、提取体育彩票公益金等途径筹集。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的人力资源配置也正由国家计划安置逐步走向以市场为主导。在用人制度上,政府指令已不具有强制性。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高的退役运动员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在这种政府的行政指令作用微乎其微,政府安置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退役运动员就业,可借助于政府的经济职能,对接纳吸收退役运动员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市场规律,保护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利益,又很好地促进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动员的职业转型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我国运动员职业转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应抛开训练任务与比赛成绩的束缚,立足于运动员的长远发展,重视其在役期间的文化教育,积极开展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培训,使其在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前提下,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实现从运动员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谭苗青.论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

[2]孙凌云.职业生涯规划在运动员就业指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6).

[3]刘琳.退役运动员职业培训管理模式研究——以水上项目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6.

[4]张玲玲,李恒江,陈炼.论我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6,40(10).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
以非课程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力的研究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背景下的高职新生适应力培养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