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基础观构建高职同步递进能力模型研究

2016-12-20 20:43鲍仲辅曾德江
价值工程 2016年32期

鲍仲辅+ 曾德江

摘要: 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根源在于静态基础关忽视了能力是动态生命发展过程,因此基于动态基础观构建同步递进能力模型,论证了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必须协同培养。最后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展实例研究并实施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成效较为显著。

Abstra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ourses is not ideal, because the static foundation ignores that the ability is the process of dynamic life development. So, based in the dynamic basic view the synchronous progressive capability model is construct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basic ability must be cultured with the special ability. At last, a case study of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s carried out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are remarkable.

关键词: 能力模型;动态基础观;同步递进

Key words: capability model;the dynamic basic view;synchronous progressive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191-03

0 引言

基础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职业教育领域,扎实的基础是职业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对基础重要性的精辟诠释。如何理解基础并认识基础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即基础观,对人才培养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对于基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是静态基础观,即认为基础是构成的;第二种是动态基础观,即认为基础是生成的。[1]

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职业能力作为一个能力系统,也可以根据适用范围将其划分为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具有普遍性、可迁移性的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适用某一行业共同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专项能力是指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特殊能力,不可迁移到其他岗位。[2]基于不同的基础观会构建出完全不同的能力培养模式。

1 基于静态基础观能力培养模式问题分析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基于静态基础观构建能力培养模式。

静态基础观,即基础构成说。该观点认为要先打好基础才能学习专业,以“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为比喻说明了基础的重要性。[1]

因此基于静态基础观实施能力培养,就会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一定要先培养好基础能力才能培养专项能力,两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表现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就是一定要先完成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而后才能学习专业课程。

经过多年实践,这种能力培养模式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首先,以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代表的基础类课程脱离专业岗位目标,抽象的课程理论无法与专业应用结合,课程应用价值不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

其次,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学习进程不同步,加之教学效果不理想,使得遗忘程度很高,难以发挥基础类课程对专业学习的有效支撑作用。

最后,基础类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内容体系各自独立,相互衔接不良,难以开展能力整合的训练和培养。

针对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不少高职院校都开展相应的探索和改革,有的院校大幅缩减基础类课程,少数院校甚至直接取消了基础类课程。然而,这些措施并没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造成学生基础越来越不扎实,甚至出现部分高职学生与中职学生没有区分度的情况。

本文认为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根源在于静态基础观忽视了能力是一个动态生长的生命过程,片面强调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的先后顺序关系,造成两者脱节。因此,破解问题的关键在于把握能力的生命发展过程,构建科学的能力模型和培养模式。

2 动态基础观的启示

动态基础观,即基础生成说,姜大源、徐国庆、石伟平等多位著名职业教育专家在著作中均有详细阐述。[1-3]该观点基于动态生命发展过程,认为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是相互融合、同步递进发展。

借助树的生长来能形象阐述能力的发展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如同树的成长过程,从小树长成大树,枝干和树根是同步生长的。枝干就象征专项能力,具有直观性、具体性的特点;树根则象征基础能力,不容易直接看见,却源源不断吸收养料并供给枝干的成长。树根和枝干都不可能独自存活和生长,两者相互融合构成了生命体。树长的越大,根就扎的越深。

由此可以得出关于能力发展的几点启示。

首先,基础能力为整体能力的发展发挥“吸收和供给养料作用”,即是能力发展重要支撑,不可忽视。

其次,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共同构成能力,两者不能分割。因此不能孤立的实施某一方面能力培养。

最后,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是同步递进发展的,“树长的越大,根就扎的越深”。因此,两者的培养要注重协同实施。

3 同步递进式能力模型构建

基于动态基础观可构建同步递进的能力发展模型,其核心就是以能力动态发展过程为依据,按层级高低和作用范围模块化对能力进行分解,为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能力模型构建分为两步。第一步,确定能力层级。由于职业教育强调以相应行业岗位为目标,因此可以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的主要岗位升迁过程作为能力层级的划分依据。在此划分为三个层级,如图1所示,树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二步,分解每个能力层级中的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可以将相似或相关的合并成能力模块,不同方向的能力发展可以分支来表现,最终形成树形动态成长的同步递进能力模型,如图1所示的专项能力1、3、6就是属于同一个方向的专项能力模块三个层级发展阶段。

为简化,可取最后一个状态来表示能力结构。

4 高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能力模型构建

4.1 确定专业毕业生五年里的职业发展路径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在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经校企双方专家讨论,以专业学生毕业5年内职业发展路径的主要岗位升迁过程作为依据,确定四个能力等级,即认知能力、基础应用能力、进阶应用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再根据各级岗位的工作任务和技术要求,分析其所需职业能力,如表1。

4.2 确定每一能力层级的基础能力和专项能力

在确定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每个层级能力加以细化分解。

认知能力,以实习生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能了解行业并从事简单的技术操作。认知能力包括了两项基础能力和两项专项能力。

基础应用能力,以制图员等初级技术员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能按照指定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保质保量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基础应用能力包括三项基础能力和三项专项能力。

进阶应用能力,以设计技术员等高级技术员岗位能力为依据,能实现知识迁移胜任较复杂的工作任务,并解决工作现场一些突发问题。进阶应用能力包括三项基础能力和三项专项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为助理工程师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能综合应用多领域知识,胜任复杂工作任务,具备一定创新性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四项基础能力和四项专项能力。由此可的专业学生同步递进能力模型如图2所示。

5 基于同步递进能力模型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2012级、2013级部分班级为试点,针对同步递进的能力培养开展了实践研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改革措施。

第一,基于能力模型重组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与基础类课程同步推进。

例如,在新生入学就同时开设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课以专题讲座为主,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以便学生明确课程的用途和意义。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按模块分解到各个学期,配合相关专业课同步开展。如将“工程力学”分解为“静力学”、“运动与动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模块,并分别与“夹具设计”、“机构综合应用与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与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等专业课程搭配在同一学期开展教学。

第二,专业教师集体备课,在相关课程教学中协同好时间进度安排并采用统一的案例载体来贯穿课程教学。

例如在“运动与动力学”与“机构综合应用与分析”课程教学中,以专业岗位中常见设备机械手为载体。在前者的学习中,重点学习机械手运动轨迹、运动特性及动力学特性分析方法;在后者学习中,重点学习如何利用机械手机构运动特性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如此就促进了课程衔接,明确了课程学习目的和作用,学生积极主动性较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开发不同层级综合学习项目进一步强化能力的融合发展。针对四个能力层级分别开发了“机械产品测绘实训”、“机械产品设计实训”、“自动机气动系统设计”、“自动机选型设计与仿真”等综合实训项目,强化对相关课程学习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经过对比研究,教改实施成效较为显著。

首先,通过网络评教反馈信息,试点班级对于基础课教学评价好评率远超过非试点班。

其次,企业对于试点班毕业生好评较高,多家企业提出与学校开展人才定点培养合作意愿。

最后,根据2012级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试点班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情况也明显较高。毕业一年后,专业对口率高达85%,平均月薪为4260元。

6 结论

本文基于动态基础观,把握住能力是动态的生命发展过程,基础能力与专项能力相互融合、同步递进的特点,构建了同步递进能力模型。深化了对能力发展过程的认识,对高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

[3]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4]李福东,皮洪琴,曾旭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

[5]杜怡萍.“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