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幸福梦

2016-12-20 12:49相金玉
雪莲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小姑子小女儿奶奶

这是发生在大通老爷山下的真实故事,是普通姐妹追求“幸福梦”的故事。

话说1949年前后,大通老爷山下有一对年轻的夫妻,我们暂且称他们为爷爷、奶奶。他们梦想着生儿育女,过幸福美满的生活,和每个普通百姓一样实现自己的“幸福梦”。可是奶奶一直没有生育,他们上老虎洞里求过神,摸过小鞋,也四处访医吃药,但是仍然没有孩子。在那个年代,这是非常令人忧虑的事情,不仅意味着夫妻俩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更要担心他们老了以后无人赡养,孤苦伶仃。

1953年,一个来自毛家寨的妇女给奶奶抱来了只有两个月大的女儿,说自己孩子太多,养活不了,想把这个最小的女儿送给奶奶抚养。这个小女婴后来成为奶奶和爷爷的大女儿。他们对梅儿视若己出,精心抚养。1958年,爷爷奶奶被下放到东峡南滩村劳动,5岁的大女儿随着他们一起到东峡生活。

同样是1958年,另一个小女婴在大通煤矿出生,当时这里叫史家庄,她就是爷爷奶奶的小女儿。小女儿的亲生母亲是爷爷的妹妹,奶奶的小姑子。1961年的一天,奶奶接到小姑子捎来的口信,让她一定到自己史家庄的家中来一趟。在史家庄的一个窑洞里,昏暗的光线下,奶奶见到了病重的小姑子和她的小女儿。

正值生活困难时期,奶奶的小姑子又得了腰椎结核病,后背上鼓起一个高高的包,瘦得皮包骨头。更可怜的是小姑子已经三岁的小女儿,因为长年累月盘腿坐在炕上母亲的身边,小女儿的双腿互相盘在身前,已经变形。小女儿根本不会走路,想移动位置时,只把屁股往前蹭一下,再把盘起来的双腿往前挪一下。每天和母亲吃着麻渣和树皮磨成的粉,孩子的肚皮像一个大口袋瘪瘪地搭在大腿面上。

小姑子对奶奶说:“嫂子,我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你把我这个丫头带走吧,如果她能长大成人,她当牛做马来报答你,如果她半路里没有了,那也是她的命。”

面对泪流满面的小姑子和骨瘦如柴的小女儿,奶奶的心软了。

这天傍晚,奶奶背着三岁的小女儿回到东峡乡南滩村时,大女儿正哭着从巷道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刚从食堂里分到的小油花儿(一种杂合面小馍馍)。大女儿一边走一边哭:“姆妈呀,这一个尕油花儿我吃饱哩吗?姆妈……”

生活原本就这样困难,奶奶又背回来一个大家看来是“半边货”(残疾)的小女儿,村民们说奶奶是“把不疼的手往磨眼里塞——自找难处。”奶奶却下定决心养活小女儿,还要治好她的腿,让她学会走路。村民们笑话奶奶说:“这个丫头要是能走开路,我们把不动的大牙摇一摇!把搡不动的大石头摇三摇。”

除去每天按时出工劳动。只要是在家里,奶奶抱起小女儿时,就让大女儿从上往下按摩小女儿的双腿,再由大女儿抱着小女儿,奶奶自己为小女儿按摩双腿。晚上睡觉,奶奶就搂着小女儿睡,把小女儿的腿拉直了夹在自己的双腿中间入睡。为了给小女儿加强营养,奶奶、爷爷和大女儿吃食堂,回家后偷偷给小女儿开小灶。

多少个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一年以后小女儿的亲生母亲因病去世。功夫不负有心人,遥远的山村里,小女儿在奶奶爷爷和大女儿的精心照管下开始走路了。村民们再也不敢对奶奶说什么了。

爷爷奶奶在东峡一呆就是二十三年,大女儿长大成人后就出嫁到附近的村里了。他们为小女儿招了女婿,小女儿又生下一女两子。原本以为老来会孤苦伶丁的她们转眼间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了。1981年秋天,顺应政策,爷爷奶奶带着小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又回到了离开二十三年的老爷山下继续生活。一家七口人没有固定收入,过着清贫又淡泊的生活。

1993年爷爷因病瘫痪,小女儿每天背着父亲出去晒太阳,为他喂饭,接屎倒尿毫无怨言,此时,大女儿一家也迁到桥头镇生活,常常到家里帮助妹妹照顾父亲。姐妹俩一照顾就是三年。三年后,爷爷去世了。

以后,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两个女儿和女婿小心地照顾着奶奶。孙子女,外孙子女也很孝顺奶奶,一家人生活得和谐幸福。

奶奶头脑聪明,一直摆小摊作小生意,两个女儿就顺着她。小女儿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奶奶准备好早饭,出门到奶奶的小门店去开门、生好火炉里的火、帮她把货品摆出来。这时吃完早饭的奶奶才到她的铺子里来“上班”。每天中午,小女儿给她送午饭,晚上再去帮她把外面的摊上的货品撤回铺子。这一干又是五年,直到小铺子被拆迁,奶奶才回家,又在自家的门道里摆起了小摊子,这年奶奶六十七岁。

现在的奶奶八十四岁了,身体硬朗,孙子女们都成家立业了,还有了三个小重孙。小女儿更加悉心地照顾她。就说一下她现在每天的早饭吧:小女儿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等到奶奶六点钟起床后,小女儿先给奶奶端上蜂蜜水,几分钟后再端上“嗽口”(小碗中用开水泡几块馒头)。等奶奶简单吃过,小女儿再给奶奶穿好棉衣,扶她下楼,奶奶去楼下遛弯。二十分钟后奶奶回家,小女儿端上早饭,奶奶才开始正式吃早饭。

七十岁以后,奶奶喜欢上了旅游。她说她年青的时候尽受苦了,哪里都没“浪”去过。小女儿陪着她去北京、大连、青岛、烟台,去云南昆明、大理、版纳,去四川九寨,游走了许多名胜古迹。八十多岁后,奶奶腿脚不灵便了,大女儿和小女儿又想方设法带奶奶去循化的孟达天池、黄南的坎布拉、甘肃景泰石林、刘家峡、张掖、九泉、敦煌……转遍了青海附近的景点。

奶奶是当年的老裁缝,特别喜欢做针线活。平日,奶奶喜欢做绸缎的马甲,做各种香包。小女儿按奶奶的要求买来各种颜色的绸缎、纱、丝线,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小珠子。奶奶做好的衣服香包全都按自己的意愿送人,做一个送一个,全送完了,她又想起没给谁做,又要做。小女儿又去给她买材料。小女儿说,这些年光是买做香包的各类材料就花了几千块钱,但是只要老人高兴,花就花吧。

奶奶总有许多老规距。听说哪个亲戚病了,就会马上安排小女儿去看望,还要交代好去探望时买一把香蕉、提一箱牛奶,还是买一套线衣……小女儿就一一按老人的意思去做。每到传统节日,奶奶都要亲自安排小女儿蒸月饼、炸馍馍、包粽子、走亲戚,甚至家里来人做什么菜,做几样菜,她都要“精心”安排。小女儿总是顺着她,点头答应,一一落实。

每逢奶奶生病,两个女儿都会精心伺奉。2015年春节前,八十三岁的奶奶病倒了。五十八岁的小女儿和六十三岁的大女儿都已经作了奶奶,但她俩仍然精心地伺候着奶奶。恰好小女儿的脚崴了,骨头裂缝不能走路,又不小心被高压锅烫伤了手。小女儿每天拄着拐杖照顾奶奶起床、穿衣、上厕所。奶奶大小便失禁了,她每天为老人换尿布、戴起塑料手套洗奶奶的内裤、尿布,为老人清洗身体。打开奶奶床边的衣柜,里面整齐地叠放着一撂尿布、一撂内裤,这些都是小女儿提前准备好给母亲换洗用的。小女儿说,奶奶太胖,用纸质的尿不湿会伤了皮肤,她总是细心地把小尿片用棉布尿布包起来给老人垫上。每次给老人清洗完身体,都要给老人大腿内侧擦上爽身粉。大女儿不能天天来伺候老人,为了减轻妹妹的负担,每来一次,大女儿都要和好好几天吃的面,再帮着干一些家务活儿才肯离开。孙女看到母亲每天拄着拐杖忙碌,天天跑来帮忙。

有一天,奶奶把小女儿叫到身边,她对小女儿说:“我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都对我好,把我当人得很,你和你姐姐这辈子把我伺候得好,我很知足了。现在我要给你一个交代,等我老百年了,你不要哭,你在我活着的时候已经尽孝了。我死了,你不用哭。”说着老人拿出一沓钱,不让女儿推辞,严肃地说,这点钱你拿去,给你姐姐、你自己、你丫头,每人买上一件喜欢的衣裳,我没有其他的东西留给你们,以后穿上这件衣裳,你们就会想起我,就当是给你们留个纪念吧。小女儿含着眼泪接过了钱。

奶奶的一生是幸福的,她原本担心的不幸没有发生,她和她的两个女儿努力自立自强,努力向自己的“幸福梦”前行。两位女儿的行为也深深让人们感动。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里,故事里的奶奶就是我的奶奶,故事里的小女儿就是我的母亲,大女儿是我的姑姑。俗话说“积善人家必有余庆”,正因为有了如此善良向上的奶奶、妈妈和姑姑,我们一家人包括兄弟姐妹,大家工作和生活得都很顺利、很幸福。

我今天穿的衣服就是奶奶给我买的那件。一件普通的衣服,它承载着奶奶对子孙们的爱,我将好好收藏它。我还要告诉大家,2015年春节后奶奶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她仍然幸福地生活在我们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

【作者简介】相金玉,女,汉族,曾用笔名相钰、相玉。1976年生,青海大通人。1997年毕业于青海省司法警官学校。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在《青海湖》《西藏文学》《青海日报》《雪莲》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若干。

猜你喜欢
小姑子小女儿奶奶
给奶奶按摩
横刀立马,姑嫂大战
奶奶喊你吃饭啦
小姑子引起的风波
家有小松鼠
奶奶驾到
马医生的女儿
我家也有奶奶等
远方的远
股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