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而活”

2016-12-20 23:14
时代人物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公职普洱党组

马云说,提出辞职无非是两种情况:要么受了委屈,要么受了诱惑。我则例外,对供职了25年的体制即便没有充满感激之情,也绝无怨恨之意;也没有受什么诱惑,并没有什么机会在等着我,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没劝住自己,2016年4月25日我提出申请。

8月12日,云南省国土厅党组批准我辞去普洱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职务,同时批准我辞去公职。

9月,单位停发了工资。一个周末,我拎上我的私人用品,走出单位大门,失业了。

就像风筝断了线,完全自由了。(如果是退休的话,通常会有一本“光荣退休”证书和一床丝棉被。)

我是自愿辞职,只有一页批准书。

“如果是被开除的话,会有一点补偿。”人事部门的人说。

辞了就辞了,本来我也不想再说什么了。因为辞职是自愿的,也是经过长时间考虑的,再说些什么感想感慨,实在是没有意义的。既然可以毅然决然地丢掉25年的公职、丢掉多年的处级职务、丢掉每月养家糊口的工资、丢掉参加工作以来赢得的各种荣誉,肯定也已经不在乎对我辞职一事各种评价,所以,并不想费心思来解释自己的决定,更不想去揣测别人的看法。

但是,作为自己人生的一个转折,是需要有个注脚的;将来回望人生路时,对自己为什么要走出这一步,是需要给自己一个说法的。

至于我的辞职原因,并没有多少感慨,申请上仅仅填写了“个人原因”四个字。

虽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主要还是个性使然,常常感觉与“规矩”不太搭调;“规则”之下,不时会感到有些“憋屈”。工作生活中谁都多少有些不如意,但我辞职,不存在什么“一言不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之类意气用事的问题。

这次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是想过一种自由的、本性的、尊严的活法。

25年来,因为没有使尽洪荒之力,打工不像打工,生活不像生活,事业不像事业,一句话,活着不像活着。人到中年了,一直还是“人在囧途”。如果现在就可以看得到自己15年,甚至20年后的状态,我觉得是残酷的,也是难于忍受的。

辞职是一条不可逆转的路,这点自己是心知肚明的,这也是懒得做什么解释的原因。而且,我感觉把我的一些想法说出来的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于我而言,体制内外并没有那么大的区分。事实上,我隐隐约约感觉到,今后的过日子,有时还得靠和体制内打交道。

过去在体制内各单位游走,现在游出了体制,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普洱地方小,是典型的熟人社会,过去辞职的人不多,所以可能谁辞去公职都会成为小事件。自己刻意低调,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搞得那么悲情,没有必要搞得那么轰轰烈烈。自己也没有感到那么“蓝瘦”和“香菇”,思想上并没有什么大的波动,觉得只是换了一个上班的地点,换了一个平台和跑道。

我跟老妈解释说,我又要调工作了,这次是到律师事务所工作,老妈听了没有说什么。毕竟,我换过很多单位,这是又一次而已。

对于未来,或者说出来以后如何混日子,我并没有什么把握,并没有什么现成的机会等着我,但我确定的是我已经不适应甚至很抵触体制内的种种了。

就这么叛逆!我常开玩笑说,我是公务员的“底线”,再比我差的,必定做不得人民公仆了。

正式辞职两个月,感觉已经大不同了。 “别人的扶贫”、“别人的节假日”……竟不堪回首了。

我把自己归零了,一切从头再来。体制内的人和事,以及随之而来的喧嚣,慢慢地离我而去,渐行渐远。走过的一切,也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逐步淡忘了。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不忘初心,打算给自己15年时间,想做一枚普普通通的小律师,不知道能否就此安身立命,为自己而活。

最坏的打算,最好的准备。

在有的同龄人已经开始准备提前退休的时候,我背上行囊,像一个刚刚毕业的毛头小伙一样到处找工作。

上路了……

猜你喜欢
公职普洱党组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当好依法行政的“参谋”和“助手”
党组成员及党组书记的产生
我在香江那一边
苦普洱
坚持“三注重”清理规范党组
2008《普洱》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