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路培

2016-12-21 05:31
世界建筑 2016年12期
关键词:建筑师学院建筑

栏目主持:路培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获得2017年度RIBA皇家金奖

近日,巴西建筑师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图1)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2017年度皇家金奖(Royal Gold Medal)。现年88岁的保罗·门德斯·达洛查是继奥斯卡·尼迈耶之后第二位获得这个奖项的巴西建筑师。RIBA主席简·邓肯(Jane Duncan)评价道:“保罗·门德斯·达洛查是一个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国际声誉的建筑师,但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完全建设在他的祖国。他的作品是变革性的,是巴西1950年代建筑的典型。他赋予混凝土以一种‘残酷’的美。保罗·门德斯·达洛查是世界级的建筑师和一个真正的传奇。”往届RIBA皇家金奖的获得者包括扎哈·哈迪德(2016年)、弗兰克·盖里(2000年)、诺曼·福斯特(1983年)、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941年)等。

2016RIBA国际奖揭晓

当地时间11月24日,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奖(RIBA International Prize)揭晓。最终,秘鲁利马工程技术大学(UTEC,图2)从6个入围项目中胜出。由爱尔兰Grafton建筑师事务所与秘鲁Shell建筑师事务所联合设计的利马工程技术大学,位于利马市区,该设计创造性地将这所有着50年历史的大学整合进一栋建筑中,在两个相邻的住宅区之间形成一个垂直的校园。该建筑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城市天际线,利用了利马所在的温带气候条件和文化环境,其强有力的建筑语言同时预言了秘鲁自信而乐观的未来。对于Grafton建筑师事务所而言,UTEC可看作是其多年来所坚持的建筑空间构成和形式实验的顶峰,在当地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的紧密合作下,创造出皮拉内西般充满想象力的真实的空间体验。RIBA国际奖是在RIBA莱伯金奖(Lubetkin Prize)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迄今已有3年。本届国际奖评审团由英国著名建筑师理查·罗杰斯(Richard Rogers)勋爵领衔。

2016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Knoll现代主义奖公布

由荷兰Molenaar & Coarchitecten建筑事务所、Hebly Theunissen建筑事务所与荷兰景观设计师Michael van Gesse合作设计的位于荷兰鹿特丹的Justus van Effen综合楼保护修缮项目(图3)赢得了2016年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World Monuments Fund)颁发的诺尔现代主义奖(Knoll Modernism Prize)。该建筑最初是由布林克曼(Michiel Brinkman)于1919-1921年设计,1922年竣工,体现了现代建筑运动中的理想主义,特别是它采用了高架“街道”作为一种促进社会凝聚力的手段,对于后来的建筑师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该项目也是鹿特丹社区振兴规划的一部分,在过去20年中,这里已经从一个危险地区变成了一个宜居的且负担得起的地区。两年一度的诺尔现代主义奖颁奖仪式将于12月5日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

2016世界建筑节获奖名单公布

日前,2016年度世界建筑节(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在柏林闭幕,2016年共有来自58个国家的343个项目参报,最终32份作品获得了奖项。本届世界建筑节的评审团成员包括丹麦建筑师凯-乌维·伯格曼、德国建筑师路易莎·赫顿、英国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德国建筑师奥雷·舍人以及建筑资讯网站 ArchDaily联合创始人、主编戴维·巴苏尔托。由罗伯特·科涅奇内与KWK Promes联合设计的波兰什切青国家博物馆(图4)斩获2016年度世界建筑节大奖。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托马斯·钟与其建筑系教授为2016年港深城市建筑双年展合作设计的“漂浮农场”(Floating Fields)项目获得“生产、能源&可循环项目”单项奖;由Aedas设计的成都城市音乐厅获得“竞赛单元”单项奖;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主持设计的“ZCB竹亭”获得“年度小尺度项目”。

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奖开始申报

近日,2017年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奖(Moriyama RAIC International Prize)评委组成确定,并开始招募参选作品。该奖项由加拿大建筑师雷蒙·森山于2014年创立,获奖人将获得10万加元和一座奖杯,并受邀参加下一届评委会。本届评委有Acre建筑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2015年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莫妮卡·阿代尔(Monica Adair),TAG工作室联合创始人、蒙特利尔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玛农·阿塞林(Manon Asselin),Avery合伙人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作家、讲师布赖恩·埃弗里(Bryan Avery),Baird Sampson Neuert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主持建筑师、2010年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金奖获得者乔治·贝尔德(George Baird),Peter Cardew建筑师事务所创始人、2012年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金奖获得者彼得·卡迪尤(Peter Cardew),研究员学院主席、评委会主席巴里·约翰斯(Barry Johns),以及上届森山-加拿大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奖获奖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晓东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李晓东。

上海中心两获殊荣

11月3日,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从美洲、亚洲与大洋洲、欧洲、中东与非洲4个区域的优胜者中评选出了本届世界最佳高层建筑,早先获评亚洲与大洋洲区域最佳的上海中心摘得桂冠(图5)。历时8年建设的上海中心由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于2016年4月揭幕并正式投入使用。CTBUH对上海中心的官方评价为“一次在传统上海建筑之内的革新计划”。上海中心近日所获得另一项殊荣为2016年初创的美国建筑奖(American Architecture Prize, AAP)中的最高奖项——年度建筑大奖。该奖项的评审团中有亚历杭德罗·萨埃拉-普罗(Alejandro Zaera-Polo)、萨迪·摩根(Sadie Morgan)、威尔·艾尔索普(Will Alsop)等欧美知名建筑师,奖项涵盖建筑、室内、景观设计,入围的项目超过40个,分布于世界各地。

第11届上海双年展开幕

11月11日,第11届上海双年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印度艺术家及策展人组合Raqs媒体小组(Raqs Media Collective)作为本届上海双年展的主策展人,受印度新电影运动先驱者李维克·吉哈塔克的电影《正辩,反辩,故事》(Jukti, Takkoaar, Gappo,1974)的启发,奠定了本届双年展的策展构思。其中,本届主题展共有来自40个国家的92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7位;女性艺术家32位,男性艺术家48位,艺术团体12组。上海双年展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大陆首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20年来,它不仅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展示,更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肯定,被公认为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双年展之一。本届上海双年展为期4个月,展期至2017年3月12日(图6)。

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召开

日前,由住建部、联合国人居署、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在厦门市举行。住建部副部长易军、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艾莎·卡西拉、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洪捷序、南非住房部副部长佐蔻塔·弗雷德里克以及厦门市副市长张毅恭致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官员、市长、专家学者共300多人出席了论坛,并共同签署发表了《城市发展厦门倡议》。“世界城市日”是第一个由中国发起设立的国际日,也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日。2013年第6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0月31日为“世界城市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世界城市日的总主题。“2016世界城市日论坛”主要围绕“共建城市、共享发展”这一主题,重点研讨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问题,探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开展城市领域国际合作的途径。

库哈斯在清华大学举行讲演

11月10日,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来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演讲,内容包括个人背景的政治解读、相关中国项目、近期的乡村研究等(图7)。讲座结束后,库哈斯和与会嘉宾及现场观众进行了生动的讨论,并介绍了不久前发行的《癫狂的纽约》中文版。参加对谈的嘉宾有:《癫狂的纽约》中文版的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唐克扬,大都会事务所(OMA)北京公司总经理、中文版译校姚东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李菁。讲座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世界建筑》主编张利教授主持。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与AECOM发布《共通城市框架》报告

11月10日,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公司AECOM合作,完成了3年的“中国城市设计研究计划”,于北京发布了研究成果报告《共通城市框架:对于中国开发导向型城市的再思考》(Common Frameworks: Rethinking the Developmental City in China,图8)。该报告展示了哈佛大学师生3年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3座城市——厦门、澳门和郑州展开,对开发导向型城市和近年中国飞快的城市化提出反思。同期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莫森·莫斯塔法维(Mohsen Mostafavi)、AECOM亚太区总裁乔全生致辞。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设计评论员克里斯·李(Christopher Lee)、庄惟敏、AECOM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刘泓志进行了报告。AECOM大中华区副总裁梁钦东、天津市规划局副局长沈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边兰春、克里斯·李、刘泓志参与了随后的圆桌讨论。

2016中德绿色建筑与低碳园区高端论坛在京举办

12月2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作为学术指导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德绿色建筑与低碳园区高端论坛暨第一期德国DGNB(园区)体系解析与应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庄惟敏,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袁昕,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DGNB)总裁约翰内斯·克莱西(Johannes Kreissig)博士,以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城科会绿建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中冶赛迪、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等国内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聚焦于绿色建筑与低碳园区领域的中德经验(图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青年校友创业论坛举行

11月19日,多元的选择——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青年校友创业论坛于建筑学院王泽生厅举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庄惟敏教授参会并致辞,建筑学院副院长单军教授、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徐卫国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12位校友们为在校师生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为学院师生们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创业思考。庄惟敏院长在致辞中表示,建筑学院的校友们不仅在行业内获得了业界的认可,也在不同领域的创业活动中获得了成功。学院不仅关注学生们在学院内取得的成绩,更重视校友们走到校外后取得的突破。未来人居兴趣团队理事长杜頔康介绍了本次创业论坛的筹备工作以及论坛目标。并提出希望以本次论坛以及展览为契机,推动建筑学院学生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学院同学的生涯规划提供新的思考(图10)。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日前,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化建筑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京举行。成立仪式由该委员会秘书长米祥友主持。该委员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副校长兼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吴刚教授致开幕辞。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董事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修龙,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会长王树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欧进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缪昌文等发表演讲。该委员会旨在行业内构建一个符合生态绿色体系下的建筑、科研、设计、部品加工、施工安装、生产经营、后期维护以及创新技术互动和交流的平台,达到资源、成果、技术和信息共享。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大力推进工业化建筑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工作,做好工业化建筑领域指南,组建工业化建筑专家智库,同时在业内推选工业化建筑优秀工程和示范项目,普及并提升工业化建筑技术的影响力。

天津大学举办第二届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

近日,第二届地区建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地区建筑专委会2016年年会)于天津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地区建筑专委会主办,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张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党委书记袁大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地区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单军,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院长、总建筑师刘燕辉,全国建筑设计大师、华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地区建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玉坤,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地区建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竹,淡江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访问教授毕光建,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宋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副院长孔宇航,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刘刚等领导、专家出席此次会议(图11)。

安藤忠雄在英国的唯一建成项目将被拆除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在英国的唯一一个建成项目、位于曼彻斯特皮卡迪利花园的“日本馆”计划被拆除(图12),这里将耗资1000万英镑重新设计一个公园和广场。这座“日本馆”建于2002年,当时是作为广场改造的一部分,该馆在沿公园的西南边有一面长长的、灰色的混凝土墙,因此一些人批评说这样会将公共空间分隔开来,他们把该公园的设计描述为“暗淡并带有压抑感”的设计,并将其比作柏林墙。在过去的几年中,公众不断要求重新设计建设该花园,并于6个月前向曼彻斯特市议会提交了一份有20,000张签名的请愿书,要求将该墙推倒。在新的规划中,在原建筑的位置上将会建造一个更加开放的建筑,拥有一排酒吧和餐馆,并将打造一个绿色环保屋顶。

广州无极限广场破土动工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日前公布了在中国广州白云新城的无极限广场项目设计方案(图13),同时进行了该项目的动工仪式。项目包括两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67,000m2。这两栋建筑在空中通过两条绿色天桥相连,并为LKKHPG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和无限健康产品品牌创建了一个立体园区。“扎哈·哈迪德设计的这座广州无极限广场,具有集成、连接和流动性的理念。这个动工仪式延续了她的著名遗产。”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中国总监大乔谕(Satoshi Ohashi)说道。广州无极限广场计划成为新白云中央商务区的新门户,其中包括围绕白云机场开发的6个社区。广州地铁2号线会由此经过,以确保该站点能够连接到城市的其他地方。项目成本预计达到45亿元人民币(约合6.59亿美元)。工程预计在2020年春季完工。

猜你喜欢
建筑师学院建筑
胖胖的“建筑师”
初等教育学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学院掠影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