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层思维谈“好人”

2016-12-21 15:25贾文佳
齐鲁周刊 2016年43期
关键词:错层蝎子服务生

贾文佳

采访伊始,刘悦坦给记者讲了一个关于咖啡的故事。

在洛杉矶一家咖啡馆,一个人点了两杯咖啡,一杯自己喝,一杯贴在墙上,并且两杯咖啡的钱数都由自己付。故事的主人公十分奇怪,几天后,来了一个穷人,他坐下来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咖啡便签,扔进了纸篓。

“那位穷人无须降低自己的尊严讨要一杯免费的咖啡,这正是当地居民对穷人的尊重。”刘悦坦告诉记者:“日常生活中,火场救人、勇斗歹徒、慈善晚宴这些可能离我们较远,但是日行一善完全可以从一杯咖啡开始,你付钱了,但并不知道谁会享用它。这就是有爱的世界。”

作为美国密苏里大学营销学博士后,刘悦坦提出了一种实用性差异化思维方式——错层思维。通俗地说,就是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时候,要错开表面,不断往事物的深层本质突破。错层思维要求现有的或者别人的思考看做一个层面,然后错开这个层面,再不断往事物深层逼近。

“关于如何做一个好人,再错一层思考,那就是做好人是需要智慧和技巧的。”刘悦坦继续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禅者在河边打坐时,听到挣扎的声音。睁开眼睛一看,一只蝎子正在水里挣扎。他伸手把它捞出来时,被蝎子蜇了一下。过了一会儿,蝎子又掉到水里去了。他救蝎子的手又被蜇了一下。旁边的渔夫说:“你真蠢,难道不知道蝎子会蜇人?”“知道。被它蜇了两次了。”“那你为什么还要救它?”“蜇人是它的本性,慈悲是我的本性。我的本性不会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蝎子又掉进了水里,禅者正犹豫间,渔夫把一个干树枝递到他手上,笑着说:“慈悲是对的,但慈悲要有慈悲的手段。”

“孔子提倡以直报怨,延伸开来就是说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考虑如何保护好自己。”刘悦坦表示:“善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集团总部,刘悦坦曾经见识了一桩“奇怪的景象”。该总部里面有一个可供超过2000人停车的大型停车场。停车位沿着大门左右侧一字排开。“理论上说,这么大的停车场,堵车的情况应该经常发生。但是在那里一次也没有发生过。”后来刘悦坦了解到,公司早到的员工都会很自觉地将车停到远离办公楼的地方,即使最远的泊位距离办公楼超过1公里。这样后来的员工就可以将车停到近的泊位,天天如此,周而复始。

“这就是自然形成的秩序的力量,助人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种习惯。还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人们都会自觉地把最方便、最宽敞的停车位留给残疾人。”从日行一善的微小事件到“以直报怨”的智慧技巧,再升级为整个社会的新常态,刘悦坦用他的错层思维如此解读这个时代的“好人养成记”。

猜你喜欢
错层蝎子服务生
天上有只大蝎子
某商业+停车楼错层结构设计若干问题及措施
有关错层结构的探讨
你是不是那只非理性的“蝎子”
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