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生发,由此及彼

2016-12-22 23:09杨慧玲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个位猕猴桃例题

杨慧玲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学习或工作生活中的一种能力,这些能力都属于学习迁移的范畴,迁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思、回顾、概括、归纳旧知,形成程序性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迁移惯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一、举一反三——构建完整知识结构,发挥典型例题作用

叶老曾就如何培养学生有效迁移能力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解题技能。”数学教学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典型例题的用处,寻找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揭示这些例子的规律。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我们通常将它转化成学生熟悉的长方形面积公式进行探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渗透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通过割、补等方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推导其面积计算公式。我充分利用好这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氛围中充分体会这样的思想方法,目的在于为接下来教学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铺垫迁移的基础。在学习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时候,学生利用前面体验的经历,同样通过“割、补”等方法,将它们转化为已知图形探索新的面积公式,学生的转化意识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教学圆面积的时候,学生尝试将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三角形进行面积计算公式探索,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的时候,尝试将圆柱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进行体积计算公式的探索。

二、触类旁通——利用相似知识体系,增强归纳类比能力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大量的相互联系,而这样的联系有相异和相似之处,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应用归纳比较的方法,有意识地寻找相似知识的最佳联系点,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们的共同特点、共同方法、共同规律,然后运用这些指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从而做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如五年级下册教学解方程时,教师采用天平原理求解未知数的值,这个方法对于大部分题目,学生都能采用,但是到了当未知数在减数位置或除数位置的时候,好多学生的解题错误率明显增多。以84-X=44为例,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等号的两边同时加上X,但是这样的方法有好多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做的:84-(84-X)=84-44。这个解题过程中同样运用了天平原理,但已经将这个方法特殊化、创新化了,并将其发展,提升。

三、温故知新——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促成新旧知识结合

教师在新课教学中要善于突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类化、比较、联想,以旧知识为基础,从中获取有意义的信息。学生接受新知识时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理解,进而掌握。

如五年级上册教学小数除以整数时,先复习整数除法96除以3,请学生列竖式计算,算完后向学生提问:商中的32,3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2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使学生明白因为被除数中的9表示9个十,它除以3后得3,表示3个十,因此要把它写在十位上,同样的6表示6个一,除以3后的2,表示2个一,因此应把它写在个位上。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例题:9.6除以3,让学生尝试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计算出商是3.2,接着要求学生说说这个结果是怎样得来的,由于有了前面复习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能说明因为9表示9个一,除以3得3个一,因此要把3上在个位上,而6表示6个十分之一,除以3后得2个十分之一,因此应把2写在十分位上,结果得3.2。这样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形成知识的迁移,只需要在老师适当引导下学会这种类型的新知,本课教学重点在学生不知不觉中突破了。

四、融会贯通——营造有效迁移氛围,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活动情境,以讨论式、对话式、师生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矛盾,经受几次挫折,在不懈探索中引导他们准确运用已有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发现欲望,为困境中的学习迁移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从而把握迁移方向。

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

师:有两个猕猴桃要分给两个小朋友,你准备怎么分?

生:一人一个。

师:用哪个数表示分得的猕猴桃?

生:用1表示。

师:现在只有1个猕猴桃了,要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办?

(学生七嘴八舌)生:把猕猴桃切开;每人分猕猴桃一半;每人分半个猕猴桃。

师:怎样分更公平?

生:把这个猕猴桃平均分成两半,每个人分得半个猕猴桃。

师:这半个猕猴桃用哪个数表示呢?

(学生开始讨论)生:用零散的数表示;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用一分之二表示;用二分之一表示……

师:对,用分数表示,怎样用分数表示呢?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即“自然数表示相对应的数量的事物”和“平均分”,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中初步体验分数表示事物的必要性。

可以看到迁移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能使师生在活动中产生无穷乐趣和创新。学习迁移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内容很丰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迁移,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个位猕猴桃例题
摘猕猴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提取猕猴桃的DNA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摘猕猴桃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学习100以内的数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