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老洋房看建筑英语

2016-12-22 23:17魏雅俐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魏雅俐

摘 要: 上海这座文化融合的城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传统四合院与欧洲联排别墅的碰撞,造就石库门建筑;各国洋行的蜂拥而至,成就了“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租界的设立,贸易的兴起,铸就独特的上海风情。本文通过回顾西方人笔下的上海老洋房,浅析建筑英语在专业与非专业环境下的适用,进而探讨英语文本形式与英文视角的特性、作用及其影响。

关键词: 上海租界 老洋房 建筑英语 英语文本 西方视角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价的不断攀升,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上海这座日益繁荣的城市已在数据上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西方社会一次次将目光投向上海,就像一百多年前的蜂拥而至,只不过这一次,没有土地割让,没有租界,没有“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回顾上海的历史发展,西方社会以殖民的方式强行进入这座城市,在掠夺、奴役、割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改变上海的城市风貌。先不论善恶、不论好坏,历史的问题交给时间给出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文化的注入让这座洋泾浜畔的江南小城别具魅力。中国古典建筑讲究的“移步景异”说的正是上海,漫步这座城市,刚刚路过维多利亚式挪威风格的马勒别墅,不远处便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的白崇禧旧居,再走几步又见美式与中式建筑结合的丁香花园。

西方文化的注入,改变上海的城市格局与风貌,潜移默化地影响上海的文化发展,而语言作为交流沟通的基本方式,在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扎根这座城市,就像上海著名的霞飞路(Avenue Joffre),后改名淮海中路,因租界的割让而开辟,因跑马场的开设而繁华,因法国将军Joseph Jacques Césaire Joffre而得名。英文作为当时的主流语言形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着、见证着这座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英语作为工具型学科,常常与其他学科组成专业英语类型,建筑英语作为建筑专业的必修课,往往给人以专业性强、适用性低的晦涩印象。建筑英语是建筑类专业英语与西方视角看建筑的结合,在掌握相应词汇语法的同时,了解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建筑文化的差异。上海这座曾经的殖民城市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认识建筑英语的机会。本文将通过介绍上海老洋房,浅析生活中的建筑英语,探讨西方文化殖民过程中语言工具的作用与影响。

一、西方人笔下的上海老洋房

随着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1845年,作为《南京条约》中五大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正式设立上海英租界,后相继辟设美租界、法租界、联合租界,直至1943年收回租界,上海一直保持着租界区内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租界区外无以生计、艰难度日的生活状态。经济上的繁荣促使一批批西方资本家、冒险家涌入上海,不断兴起的鸦片、洋行、船运贸易推动着房地产行业的蒸蒸日上。随着各国租界由黄浦江畔向西的不断扩张,各国建筑拔地而起,一夜之间遍布了上海的大街小巷。从英租界的不列颠殖民地风格(British Colonial)到重获新生的古老欧洲文艺复兴风格(Neoclassicism),再到风靡一时的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奢华一时的上海,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师,造就了这座文化融合的城市。每一栋华美建筑的奠基或落成,沪上的主流报纸都会对其进行图文并茂的深度报道,为后人留下宝贵的书面记载。

上海地区的报纸见证了上海老洋房的兴起,沪上的第一份报纸是创刊于1850年的英文报纸——《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由英国拍卖行商人Henry Shearman在上海的英租界创办。11年后,英商字林洋行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这座先有英文报纸后有中文报纸的城市,其历史的记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融入了西方的视角。上海的城市布局中,租界时期的建筑占据着上海最中心的部分,而现存的老洋房资料,大多都是英文版本,无论是设计师的手稿还是可查阅的报纸信息,英文文法与西方视角都成为上海老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建筑英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另外,随着上海的迅速发展,就如1951年的那首风靡全球的“Why Did I Tell You I Was Going To Shanghai”,全世界的年轻人迅速了解到这座新兴的城市,蜂拥而至,成为上海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记载,而这些记录同样以英文方式书写,以他者的眼光阐述着那个年代的上海故事。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上海老洋房已不再是曾经的模样,原本居住着一户人家的洋房已变身十几户人家的住所,在增建、拆除、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许多老洋房已面目全非。居住在老洋房里的居民并不知道自己住的房子曾经何等辉煌,鲜少有人再去关注这些老房子的历史。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人因国际贸易再次进入上海,在惊叹上海老建筑的同时,推动了上海老建筑的探讨与研究。这些西方人或常驻上海或定居上海,逐渐形成规模,演变为数个民间组织,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加以研究,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上海老洋房的书籍,以英语文本诉说上海故事,以西方角度回顾上海老洋房的前世今生。

探究上海老洋房的历史,其主要依据来源于旧时的报刊、书籍,从一百多年前到现在,大量的英文记载让上海老洋房有迹可循,西方视角的描述让老洋房有理有据。西方人笔下的上海老洋房,因建筑英语而别具魅力。

二、建筑英语的适用

建筑英语作为建筑专业的必修课,旨在通过建筑英语的学习,培养专业建筑人士在从事建筑行业的过程中使用英语的能力,既包括建筑行业英语语法、词汇、语音的学习,又涵盖以英语视角看建筑的学科性知识。探究建筑英语的适用,应从建筑英语出发,探讨建筑专业与非建筑专业适用建筑英语的方方面面。

随着租界的兴起,与之配套的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上海老洋房的辉煌离不开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如今,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专业在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要加强建筑英语的学习。建筑英语既是建筑英语,又是英语建筑,建筑与英语跨学科融合,各有偏重。

从英语的角度看,建筑英语包含语音、词汇与语法。任何语言都是以声音作为交流的工具,能否正确发音决定了沟通交流的效率与成果,语言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的听、说、读、写,听和说都与语音密不可分,建筑英语的发音更因为词汇的专业性而拗口晦涩,掌握发音规则,对比词汇构成尤为重要,国际会议、专业演讲、大量的专业英语影音资料都可以成为建筑英语语音学习的帮手。另外,词汇作为组成句子与文章的基本单位,专业词汇的掌握是学习建筑英语的重点所在,建筑专业在日常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大量接触英语文本,建筑英语词汇学习与积累贯穿生活的方方面面,总结词汇分类,了解词汇构成,循环记忆词汇,有助于建筑英语词汇的记忆与学习。而建筑英语的文法,则根据不同类型英语文本有所适用。

从建筑的角度看,建筑英语是以英文视角诠释建筑的一种方式。英文的视角既可以是西方建筑进入中国带来的移植与融合,又可以是西方视角看中国建筑,以不一样的文化背景重新诠释古老的传统文化。1934年建造的贝轩大公馆(Pei Mansion)作为上海最负盛名的老洋房之一,充分结合了20世纪三十年代国际建筑设计风格与中国古典文化,体现了西方视角与建筑的融合。贝轩大公馆主楼为装饰艺术风格,庭院一脉相承的沿用了贝氏“狮子林”的苏式庭院设计,装饰艺术的几何线条融入温婉的江南庭院,百寿图、五行亭、龙梯等中国传统设计搭配棱角分明的装饰艺术风格,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英语的记载,西方社会的评述,为建筑专业提供了多元化了解建筑的途径。

建筑专业对于建筑英语的适用更多以工作学业为主,通过建筑英语提高专业水平,丰富专业知识,提升国际竞争力,非建筑专业适用建筑英语则更为生活化。建筑是人们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经济发展。建筑英语的适用无须生硬的记忆晦涩的英文词汇、发音,更多是通过建筑英语的形式了解某个时期的建筑特色,进而知晓彼时彼刻的社会人文。建筑英语的适用并非人人通晓建筑英语,而是为更多人打开解建筑世界的大门,通过英语看建筑,通过建筑看世界。

三、英语视角的作用与影响

城市化的进程标志着国家的进步,然而千篇一律的城市规划,只有高楼没有特色的城市布局,让中国城市渐渐失去原有的“性格”。上海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代表,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稳步提高着人文建设。上海老洋房作为申城历史的见证,已深深融入这座城市,不可分割,不可或缺。从“世界建筑博览群”——外滩到石库门老区——新天地,从圣约翰大学(今华东政法大学)到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人们所熟识的上海与那段租界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筑英语在记录申城历史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英语文本的记载,西方视角的阐述,更直观地讲述西方文化在上海这片土壤生长的过程,更客观地以第三方的角度描述那段历史的发展,为后人提供更多元的方式了解城市发展的进程。

建筑英语以英语视角直观地记录了西方建筑在上海的发展历史。西方建筑进入上海的过程即是西方建筑师按照当时租界区居住者的需求,设计、建造各国特色建筑的过程,再由当时的英文媒体进行报道记载,或由其他人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这样的过程中,各环节的参与者均是西方人,英文形式的表达省去翻译的错误、文化的差异、认识的误区,最真实地还原当时社会接纳西方建筑的过程。

建筑英语依托建筑的描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环境,为历史研究提供个更客观的文字记载。历史的阐述总是夹杂着述说着的观点与态度,租界区这个国中国、城中城,划地为国,自管自治,无须顾忌外界混乱的政局,持续的战争,却又身处其中。就如1937年《北华捷报》及时向全世界报道日军侵华,它们以“他者的眼光”、“英文的文法”见证上海乃至全中国百年巨变,其史料价值被学界称为“半部上海近代史”。建筑英语以第三方视角更客观地记载了上海的发展历史。

建筑英语的直观性与客观性为后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历史资料。史书的记载往往具有一定的延迟性、概括性,当时的中国民众在混乱的时局之下,亦鲜少兼顾写作,恰是这租界区内的文字记载,为今日探究上海老建筑提供了线索。多元化的史料记录,丰富学界对于上海建筑历史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见证繁华的“十里洋场”。

上海老洋房因建筑英语而精彩,英语视角以其直观、客观、多元的特性,影响着人们对于沪上老建筑的认识,为探讨研究上海老洋房提供了可能性。

从上海老洋房看建筑英语的过程,其实是通过建筑英语了解老洋房,通过老洋房回味建筑英语。剥去建筑英语专业晦涩的外壳,其内部充满上海特有的海派风情。既是建筑,又是英语,双学科的融合,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共同诉说着上海老洋房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参考文献:

[1]施宣圆.上海700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57,361.

[2]朱华.上海一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09,218.

[3]《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百年文化史:第二卷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162,1175.

[4]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市政交通[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35.

[5]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M]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3,11.

[6]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