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途径

2016-12-22 23:33李志正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积极性物理实验

李志正

摘 要: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是引领学生进入物理知识大厦的第一个台阶,是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在物理领域的进一步深造有着重要作用。应该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中学物理 学习积极性 教

一、正确引导,增强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从而用好物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实验是增强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为了鼓励学生多动手,尽可能增加动手机会,有的演示实验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的做法,以利于学生更好地观察现象,提高实验能力。教学中可创造条件将有些演示实验变为随堂实验。为增加学生动手机会,课本中设了“做一做”栏目,介绍简单易做的小实验。既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多数学生有一种不良习惯,误认为要交的才是作业,否则就可不做。为此这些小实验我们须严格要求或帮助学生独立完成。有条件的,在不过多增加负担的前提下,还可鼓励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些实验。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为了使学生理解、接受物理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一直对物理学习有兴趣。

教师自身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及很高的人格魅力,对教材有真知灼见,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这样学生心中才会有一种安全感,觉得面对老师时心中的疑问都可解决。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情,乐意听教师上课,从而事半功倍。

其次,师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启发他们正确理解,掌握物理规律,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二、多给学生观察、实验的机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安排自己去学习那些适合于我的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我以极大的兴趣听某些课”。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表白,一个科学家的研究是以他对所研究领域有高度兴趣作为前提的,而学生优异成绩的取得是以他们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为基础的。让学生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过程,极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优化知识结构,直接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实践能力,恰好起到这个作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重视第二课堂,对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外活动形式很多:组织课外阅读、开展科技制作比赛、进行小专题研究、调查访问等。如学了“光的折射”后,布置“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的题目;学完“物态变化”布置“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这样的题目,让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方法查找。学完“光学”后,在课外小组活动中指导学生利用牙膏盒、透明纸、蜡烛、缝衣针等研究“小孔成像”,并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成像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然后由学生自制“小孔照相机”。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后,布置学生访问农民,请教选种方式,向他们学习配制选种溶液的方法,并尽可能参与选种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扩宽学生知识面,更能使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持久,发展为更高层次的热爱。

除此之外,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生动有趣的课堂形式能充分诱发学生的热情,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激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组织学生做一些有关物理知识的游戏。游戏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受广大学生欢迎。“寓教于乐”体现的就是轻松、活跃的游戏活动方式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积累的动态流程变成生动有趣的潜移默化的生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被激发。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设计实验,探索知识,不需要停留于课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设计中的不合理与错误同样可通过实践纠正。

三、重视学生的课后思考与小结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思维的延伸应注重课后思考,教师不应单纯布置作业而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进行总结,把一些复杂的物理思维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教师这方面的“导”也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这一节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两道思考题。

(1)烛焰经凸透镜成像后,挡住凸透镜的一半或更多,会看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

(2)实像用光屏承接,撤掉光屏后实像还存在吗?你能观察到吗?为什么?

学生在本课已经学习了凸透镜成像原理,但这两个问题是原理的延伸,要求学生在透彻地理解原理后,在课下再实践、再提炼、再升华。学生可以在家用放大镜等材料继续实验,得出自己的结论。

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是多么重要,只要以合理的问题为载体,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思路就打开了,思维就活跃了,不但能高效率地记住课堂上的基本知点,还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只要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物理太难、学不好”的现象就不会存在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会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何汝辉.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梁玉梅.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0:83-84.

猜你喜欢
积极性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