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的探讨

2016-12-22 23:52周丹
考试周刊 2016年96期
关键词:生期围产期孕产妇

周丹

摘 要: 为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本研究选取: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参照组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选择加强围生期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发现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在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方面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使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妇女妊娠后发生的糖尿病,妇女妊娠期胎盘产生多种激素,具有抗胰岛素作用,从而引起胰岛素相对不足[1]。妊娠合并糖尿病是妊娠期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母婴的危害较大。随着生物-社会-社会医学模式及现代护理学的进展,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探讨了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9.1±4.2)岁,孕周33~39周,平均孕周(35.2±2.1)周;参照组患者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8.7±4.9)岁,孕周34~37周,平均孕周(35.7±2.6)周。入院后给予三餐前正规胰岛素、糖尿病饮食,并根据BMI、体重、孕周、胎儿大小和血糖水平进行调整。两组年龄、孕周、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在入院之后采用正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的饮食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让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对其体重进行控制,使其不良生活方式得以改善。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

1.2.2.1产前护理。包括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糖尿病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和胎儿监护。心理护理:加强与孕产妇及家属的沟通,鼓励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其掌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及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饮食护理:既满足孕产妇及胎儿营养需要,又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FPG)<6.1mmol/L,餐后2h血糖<7.8mmol/L;注射胰岛素的护理:让孕产妇了解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剂量,并检测血糖、尿糖、酮体、尿蛋白、生命体征情况,告诉孕产妇注意用药后反应,防止不良反应。测定雌三醇(E3)以了解胎盘功能,教会孕产妇自数胎动次数,以检测胎儿在宫内情况,3~5次/h为正常,12h少于10次提示胎儿宫内窘迫,妊娠32周后行胎心监护。

1.2.2.2产时护理。评估胎儿的胎龄、体重、胎肺成熟度及胎盘功能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最好选择自然分娩,产程中密切观察孕产妇意识、呼吸变化、呼吸及血压情况,如出现特殊情况,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产后容易出现并发症,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用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易成为巨大儿,并致肩难产、产伤,要防止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新生儿出生后注意保暖,立即查血糖,指导孕产妇母乳喂养,血糖偏低者,可适当喂葡萄糖水。

1.2.2.3产后护理。孕产妇分娩时消耗大量体力,产后继续监测孕产妇血糖水平,根据体重调整所需热能,预防产后感染。严密观察新生儿呼吸,并检测血糖,观察是否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钙、低血镁及黄疸。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除非产妇具有较高的血糖外,鼓励出院坚持母乳喂养。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标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

2.结果

观察两组孕产妇血糖控制情况,对照组孕产妇出院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较入院时低,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出院时FGP变化较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餐后2h血糖和HbAlc水平出院时,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的妇女在机体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相对于健康人其具有更高的血糖水平,所以非常容易出现妊娠合并糖尿病[2]。妊娠合并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我国目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31%~3.75%,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很大,容易造成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和死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血钙等并发症[3]。

本研究观察围产期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采取的产前护理中,不仅要让患者对本病的危害性具有充分的认识,还要消除患者的抑郁、焦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产时护理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酮体、尿糖和血糖,如果由于严重的病情、巨大儿或者胎位异常采用剖宫产的方式将妊娠终止;产后护理中,继续监测孕产妇血糖水平,根据体重调整所需热能,预防产后感染。结果提示:实施围产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出院时餐后2h血糖和HbAlc较入院时明显降低,提示围产期护理干预能较明显地控制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为:从妊娠中期到晚期,随着孕妇体重增加,胎盘产生的激素使胰岛素脱敏而导致胰岛素耐受,血糖增高[4];在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激状态时,产妇的交感神经兴奋,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5]。观察组通过产前、产时、产后的综合护理,尤其是胰岛素的调整及心理护理,从而较好地维持了血糖的稳定。

4.结语

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秀兰.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2012,27(12):1097-1098.

[2]吴明英.妊娠糖尿病的新生儿情况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2012,17(5):556-557.

[3]李涛,岑荣之,宋秀.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胰岛素受体活性变化妊高症发病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2013,19(2):118.

[4]贺湘英.糖尿病母亲婴儿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J].儿科学,2011,28(5):247-249.

[5]贺惠娴.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2):59-60.

猜你喜欢
生期围产期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