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2016-12-22 19:33侯宇
科学与财富 2016年18期
关键词:完善制度城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

侯宇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动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一定程度克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阻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的主导要素。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建设;结构差异;完善制度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可以出外打工、做生意,从而得到了出外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力。实践证明,在非常有限的耕地上获得较高的收益,并保证农民有较高的收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剩余劳动力往外转移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现象和现实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靠拢,这两者之间是有必然利益联系的。如果说人多地少、农村产业结构单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那么,城镇人口收入高从而带动消费水平高、收入机会多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产生的巨大吸引力。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一般来说,在城乡一体化的体制下,会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城乡人口收入比例关系。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现在大约达到3.60:1。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逐步步入小康,消费结构已向住宅、汽车为主导的高价值耐用消费品转化,而较大部分农村居民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仅仅收入的差距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转移到城镇的愿望,而且教育水平、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也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巨大诱惑和吸引。

二、我国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提高我国人才职业素质整体水平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言,自身有序转移可以促进农村人才的成长,他们转移到城市,与城市人口开展就业竞争,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激发了社会人才创新精神的重视,社会劳动力的进取心不断增加,这将直接或者间接提高人才素质水平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素质更高的人才。

2.刺激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刺激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无论是异地转移,还是就近转移,其在参与社会就业过程中收入水平得以提升,也是农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即便是农民到外地做生意,其在商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他们吃苦耐劳,能够适应各类繁重、环境恶劣的体力劳动岗位,在各个社会行业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3.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体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进入城市谋求就业,甚至一些农村人口在城市购置房产,加入当地籍贯,或者回乡做生意,他们在进入城市谋求就业之初,虽然未获取完全的身份自由,但是他们以实际行动挑战了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他们作为劳动力这一产业发展必需的生产要素在各行业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逐步成为城市各业岗位上的重要成员,实际上在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4.促进社会科技发展?

最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基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但是如今80、90后已然不具备健全的农业知识,他们习惯于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务工,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确认,他们乐于将自身名下的土地流转出去,而土地流转至少数具有现代农业知识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组织后,有利于他们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1.歧视性制度减缓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由于中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无力或不愿支付农民市民化成本,而人为地维护并强化了城乡二元制度,农民和市民在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虽然改变了城乡人口分布,但不平等的二元制度安排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就业制度方面,城乡劳动力同工不同酬问题依旧突出。住房制度方面,农民工依然游离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之外,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保障权利。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维护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还不完善,不仅在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很难参加社会保险,而且那些在正规部门就业的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也有较大难度。教育制度方面,城镇教育资源有的与户籍制度挂钩,不对农民工子女开放;而对农民工子女开放的教育资源往往收费较高,客观上将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拒之门外。

2.社会排斥加大了农民工市民化的难度

农民工进入城镇后在很多方面会与城市原住居民产生竞争关系,城镇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施加压力,反对给予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农民工很容易被边缘化。政治排斥方面,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经常被排斥在政治参与活动之外,处于政治体制的边缘,利益诉求渠道不通畅。居住模式方面,农民工主要居住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宿舍或工棚、城乡结合部的乡村和在乡村的自建聚居区,与城市原住居民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导致老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隔离。社会支持方面,农民工的社交网络仍然没有突破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传统网络边界,社会支持网络缺乏,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原住居民之间的社会融合难度很大。

3.城乡结构差距明显

限制劳动力转移一是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臵。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入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4.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发展的解决措施

1.提高农业生产率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政府应积极创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积极干预和支持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经营所必须的各种产前产后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还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在农业现代化技术类型和路线的选择上,着重培育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坚持走高就业低成本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避免过早地走上资本替代劳力的道路。再次,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

2.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当前应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3.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能够使劳动者平等竞争、自由选择、自由流动,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政府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完善省、市、县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省际间、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从而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

4.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和适应力的制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的岗位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进城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5.完善农村劳动力迁移制度

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性前提。尽快改造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实行城乡一致的劳动用工制度;缩小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用工成本上的差距,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替目前土地和农业对兼业农民的保险机制等。只有在制度上废除造成我国城乡分离的基础,使农民真正获得国民待遇,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进城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最终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6.政府部门加强对转移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7.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进城入镇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不得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进城镇务工农民的负担。

8.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仍然是弱势群体。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观念上存在的“城乡对立”和在体制上存在的城乡分治的深刻影响,城乡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膜,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在心理上存在着认同歧视和情感歧视,并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双重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农民工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城市居民又需要的那些累活、脏活和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的心态,因为农民工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害怕他们抢夺了工作机会,也担心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这种双重心态实际上是只承认农民工的劳动,不承认农民工的权益,由此而又导致了一系列的歧视行为,如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社会福利歧视、子女就业歧视、执法歧视及日常生活和交往歧视等等。城市社会对农民工存在的这些心理歧视和行为歧视,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在全社会逐步营造对农民工的尊重氛围,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金兆怀.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3)

[2]薛军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的公平和效率.财经研究.2003年(3)

[3]彭荣胜.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0)

猜你喜欢
完善制度城镇化建设劳动力转移
刍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及培训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生态农业与城镇化建设并轨发展道路研究
肇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区体育资源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浅谈政府对保险中介的监管对策
高校后勤节约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