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和肥胖的相关性

2016-12-23 09:26李会会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减组甲亢脂蛋白

李会会 姜 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38)



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和肥胖的相关性

李会会 姜 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0038)

目的 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变化和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6例初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45例初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亢组)和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对甲减组患者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甲亢组患者服用甲巯咪唑治疗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体重、身高、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围/臀围比值(WHR)、 血压、肝功以及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脂〔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对各组及治疗前后进行比较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甲减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T3、FT4、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前后相比BMI、WC、WHR、TC、TG、LDL-C、TSH、FT3、FT4相比差异显著(P<0.01)。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存在血脂代谢紊乱,甲状腺自身抗体与腹型肥胖存在关联。

甲状腺功能;血脂代谢;肥胖

甲状腺功能异常是由于各种疾病引起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异常,或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1〕。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亚临床甲亢)两种情况,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引起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2型糖尿病(T2DM)、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多〔2〕。而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肥胖之间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探讨初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血脂和肥胖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初次接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异常诊断和治疗的女性患者121例,年龄55~75〔平均(64.52±12.33)〕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B超等结果综合诊断。排除心肝肺疾病和精神失常患者、恶性肿瘤、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2 研究方法 将这些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76例(甲减组);甲状腺功能亢进45例(甲亢组)和门诊体检5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对甲减组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商品名:优甲乐)治疗,甲亢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商品名:赛治)治疗6个月,剂量根据定期化验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功等结果进行调整。测定各组身高和治疗前后体重、腰围(WC)、臀围、血压、肝功以及血清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用以反映全身性肥胖,计算腰围/臀围比值(WHR)反映腹部肥胖。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甲状腺形态。

1.3 肥胖的判断 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标准〔3〕:BMI>28 kg/m2为肥胖,BMI<18.5 kg/m2为体质量过低;24 kg/m2≤BMI<28 kg/m2为超重;18.5 kg/m2≤BMI<24 kg/m2为体质量正常。女性WHR≥0.80即为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 三组各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甲减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甲亢组患者BMI、WC、WHR、TC、TG、LDL-C、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T3、FT4、TGAb、TPOA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甲减组患者治疗前后BMI、WC、WHR、TC、TG、LDL-C、FT3、FT4、TSH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TGAb、TPOAb治疗后数值下降,但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亢组患者治疗前后BMI、WC、WHR、TC、TG、LDL-C、FT3、FT4、TS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Ab、TPOAb治疗后数值下降,但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BMI(kg/m2)WC(cm)WHR(cm/cm)TC(mmol/L)TG(mmol/L)LDL-C(mmol/L)甲减组治疗前25.31±5.423)86.41±12.213)1.24±0.163)5.95±1.183)1.93±0.413)4.02±0.343)治疗后22.24±4.342)83.35±11.982)0.89±0.111)4.62±1.101)1.26±0.341)2.46±0.201)甲亢组治疗前19.22±3.213)68.22±7.323)0.70±0.113)3.41±0.783)1.02±0.243)2.03±0.113)治疗后21.42±3.212)74.13±9.411)0.78±0.121)4.16±0.771)1.58±0.292)2.69±0.431)对照组22.20±3.1172.42±9.410.79±0.084.41±0.991.42±0.332.46±0.58组别HDL-C(mmol/L)FT3(pg/ml)FT4(ng/dl)TSH(μIU/ml)TGAb(IU/ml)TPOAb(IU/ml)甲减组治疗前1.12±0.121.12±0.323)0.78±0.323)10.48±4.573)789.36±386.843)516.93±230.553)治疗后1.11±0.112.92±0.542)0.98±0.632)3.56±2.431)680.33±222.67324.72±198.78甲亢组治疗前1.10±0.1019.43±4.473)7.15±5.673)0.03±0.013)445.45±101.783)203.77±142.673)治疗后1.12±0.113.54±0.731)1.14±0.221)0.13±0.061)234.23±74.62145.87±88.89对照组1.14±0.113.13±0.621.11±0.232.15±1.4070.53±18.9322.58±8.4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3)P<0.01,4)P<0.05

2.2 甲功异常患者WC、WHR与TPOAb的相关性 甲功异常患者的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r=0.395、0.507,P<0.05);WC、WHR与TSH、TGAb无明显性相关性(r=-0.746、-0.791、-0.542、-0.371,P>0.05)。

3 讨 论

全世界的肥胖患病率逐年增长〔4〕。Ji等〔5〕的研究显示,我国北方沿海大城市2005年7~18岁男性和女性的超重肥胖率已分别高达32.5%和17.6%,这一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呈现相同的趋势,北京市35~60岁男性居民超重率及肥胖率分别为39.8%和21.0%〔6〕。肥胖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血管疾病、肾病及癌症的患病风险有关。目前严重的肥胖是中青年人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与多种内分泌异常有关。其中甲状腺释放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具有调节能量代谢以及热量的产生作用,是维持血脂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之一〔7〕。

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可促进脂肪分解与氧化,加速胆固醇合成、转化及排出,常致血中TC、LDL-C、TG降低〔8〕。以往研究认为〔9〕,甲亢时体内TC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引起TC降低的机制是:①甲状腺激素可诱导肝脏3-羧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合成,从而增加胆固醇的合成;但同时又促进胆固醇在肝脏转变为胆汁酸,后者作用强于前者,所以甲亢患者血清中TC含量下降;②甲状腺激素通过增强腺苷酸环化酶(CAMP)系统的作用,从而影响组织的儿茶酚胺以及生长激素等脂肪动员激素的作用,促进了脂肪的分解,使血中TC水平降低;③还可以使骨骼肌中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增强,从而加快TC从胆汁中排出的速度,使TC进一步下降〔10〕。

LDL-C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在肝脏降解而来,甲亢时体内大量的甲状腺激素使得LDL-C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增高,引起肝细胞LDL-C受体数量及活性增加,从而导致LDL-C水平降低。本研究结果提示TG有下降趋势,甲亢治疗后TG水平有改善;HDL-C与对照组相比无变化,甲亢治疗后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经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治疗后,血中TC、WHR、LDL-C、TG水平可随甲状腺功能逐步改善而逐步恢复正常,甲亢组治疗6个月后血中TC、WHR、LDL-C、TG均明显升高。本文观察到血脂可先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进一步说明血脂的降低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密切相关。

甲减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疾病,伴有血脂升高是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常见并发症〔11〕。甲减时会增加肥胖发病率。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机体BMI、WC、WHR、TC、LDL-C与TG水平的升高〔12〕。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经补充甲状腺素(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后,血中TC、LDL-C、TG水平可随甲状腺功能逐步改善而逐步恢复正常,甲减组治疗6个月后血中TC、LDL-C、TG及BMI、WC、WHR均明显下降。

肥胖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可能与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有关,如瘦素,研究表明瘦素通过作用促进甲状腺激素释放,调节其表达,或者直接与甲状腺滤泡上的瘦素受体结合产生正性影响。本文两组WC、WHR与TPOAb具有显著相关性,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腹型肥胖存在相关。因此,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诊断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血脂异常以及肥胖患者发生甲减的可能性。

1 马 静,哈玉静.自身免疫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肥胖及脂代谢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7):871-3.

2 邵加庆,田成功.甲状腺激素治疗肥胖和非甲状腺疾病的系统回顾〔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1):72-4.

3 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ministry of health. The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adults〔J〕.Biomed Environ Sci,2004;17(Suppl):1-36.

4 黄 勤.甲状腺与肥胖〔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1;21(2):80-3.

5 Ji CY,Cheng TO.Prevalence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in 2005〔J〕.Int J Cardiol,2008;131(1):1-8.

6 李永进,游 凯,陈 利,等.北京市30-60岁女性肥胖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卫生研究,2014;43(5):845-8.

7 Duntas LH.Thyroid disease and lipids〔J〕.Thyroid,2002;12(4):287-93.

8 廖二元.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05.

9 Clausen P,Mersebach H,Nielsena B,etal.Hypothyroidism is associated with signs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despite 1-year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levothyroxine〔J〕.Clin Endocrinol(OX),2009;70(6):932-7.

10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28.

11 白 耀.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280-7.

12 Lumachi F,Basso SM,Orlando R.Cytokines,thyroid diseases and thyroid cancer〔J〕.Cytokine,2010;5(3):229-33.

〔2015-11-12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李会会(1966-),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

R453.9

A

1005-9202(2016)23-584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33

猜你喜欢
减组甲亢脂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析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坪山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Graves 病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影响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
甲状腺机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时缺血修饰蛋白的变化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