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2016-12-23 09:26郑婵娇张冬莹陈宝欣沈欢瑜周志衡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中山市老年人家庭

郑婵娇 张冬莹 黄 翔 陈宝欣 沈欢瑜 周志衡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



中山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郑婵娇 张冬莹 黄 翔 陈宝欣 沈欢瑜 周志衡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

目的 探讨中山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结果 中山市老年人95.8%居住条件好、86.3%健康自评状况好、99%家庭关系好、80.8%能骑车或做家务1 h以上;居住条件、健康自评状况、糖尿病患病及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状况女性均高于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男性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性别(OR=1.322)、年龄(OR=1.125)、健康自评(OR=5.271)、生活幸福感(OR=4.286)、其他慢病(OR=1.079)是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山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状况良好,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健康保健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生活能力;家庭支持

老年人健康评价的主要指标不只是死亡和患病指标,能否独立的生活及生活状况是否良好也是重要评价健康状况的指标。研究〔1~3〕显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丧失是老年人最主要的健康问题,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也与家庭支持密不可分。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山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家庭支持及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该地区居民的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方法,从中山市5个区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街道和5个镇,最后根据抽样样本量按户籍总户数5%的比例确定各街道、乡镇调查人数,最后确定老年人人数。60及以上的老年人共5 930名,其中男2 819人,女3 111人;年龄60~98岁,平均(65.2±6.53)岁;文化程度:文盲占33.6%,小学占51.9%,初中占10.9%,高中占2.2%,中专及以上占1.5%;婚姻状况:有配偶占67.0%,丧偶30.5%,离异或未婚占2.5%。非独居5 310人,独居620人;居住条件好5 678人,差252人;个人经济条件好5 286人,差644人。居住条件女性(占96.40%)比男性(占95.0%)好(P<0.05),老年人是否独居、个人经济条件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调查方法与内容 通过自编问卷调查获得,由经统一培训且考核合格的调查员于2011年12月进入调查对象的家里,采用匿名访问式调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状况、日常生活能力、家庭支持等几方面的内容;老年人生活状况包括一般情况(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和身体健康情况(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日常生活能力的项目包括最近1个月内能否骑车或做家务1 h以上、能否上三楼、能否弯腰或屈膝、下蹲、能否步行500~1 000 m;家庭支持的项目有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及邻里关系。四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定中有三项或以上者判定为日常生活能力不能自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 老年人健康情况 86.3%认为目前自己的健康状况好,13.7%认为目前自己的健康状况差;92.1%生活幸福感较强,7.9%生活幸福感较差;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及其他慢病的患病率依次为40.6%、6.2%、2.3%、17.9%。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差和糖尿病患病女性均高于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男性高于女性(P<0.05),生活幸感感差、高血压和其他慢性疾病老年人男女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老年人家庭支持情况 老年人家庭支持男女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2.3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情况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状况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见表3。

表1 老年人健康情况〔n(%)〕

项目男(n=2819)女(n=3111)χ2值P值健康自评差生活幸福感差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其他慢性病327(11.6)228(8.1)1118(39.7)156(5.5)88(3.1)507(18.0)483(15.5)240(7.7)1286(41.3)213(6.8)47(1.5)558(17.9)19.3250.2842.3297.65117.7381.7060.0000.5960.3120.0220.0000.426

表2 老年人家庭支持情况〔n(%)〕

项目n男(n=2819)女(n=3111)χ2值P值家庭关系良好58692787(98.9)3082(99.1)0.5980.443亲友关系良好58912795(99.1)3096(99.5)3.0860.107邻里关系良好58852795(99.1)3090(99.3)0.6110.457

表3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状况〔n(%)〕

日常生活能力n男(n=2819)女(n=3111)χ2值P值骑车或做家务1h以上4790455(16.1)685(22.0)32.9070.000上三楼4980363(12.9)587(18.9)39.4630.000弯腰或屈膝、下蹲5251238(8.4)441(14.2)47.9370.000步行500~1000m5106307(10.9)517(16.6)40.5560.000

2.4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是否能自理为因变量(0=否,1=是),对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否独居、居住条件、个人经济情况、健康自评、感觉生活是否充实和快乐、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其他慢病、家庭关系、亲友关系、邻里关系共16个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健康自评、生活幸福感、患其他慢性病是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组别βSEWaldχ2值P值OR值95%CI性别年龄健康自评生活幸福感其他慢性病0.2790.1181.6621.4550.0760.0970.0060.1030.1260.0368.230340.715260.238133.7014.3790.0040.0000.0000.0000.0361.3221.1255.2714.2861.0791.092~1.6001.111~1.1404.307~6.4513.349~5.4851.005~1.158

3 讨 论

老年人步入晚年后会面临着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困难,生活状况不理想,对生活的态度随之也会转变,同时在家庭和亲情方面也产生问题,这些都会造成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4,5〕。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山市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男女差异比较大,除慢性支气管炎外,女性老年人均高于男性老年人,这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是一致的〔6,7〕,相对于男性老年人,老年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和文化水平低,与外界接触机会少,导致她们的认知水平低于男性,传统的中国封建思想“男尊女卑”也严重影响了老一代女性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的机会〔7〕,综合影响女性的生活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因此,要加强对女性老年人的关注,以减少老年人在生活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而在老年人家庭支持中,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情况基本相同,该结果与国内很多研究有些不同〔8〕,这可能与城市差异及样本选择的偏倚有关。本文提示,生活状况评价较好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较强,与国内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2,9〕基本一致。

为了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建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保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的独立,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技能,提升他们的生存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社区应必须重视老年人的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推广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的医疗照顾和健康教育〔10〕;在老年群体中,特别是对女性老年人更应给予重视,对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老年人,应加强一级预防,对日常生活能力失能的老年人,则应该加强二级预防,最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做到为老年人健康提供健全的社区保障〔11〕。

1 周 律.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丧失的关联研究〔J〕.人口与发展,2012;18(3):82-6.

2 林晓明,刘 堃,郭蕾蕾,等.居家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影响因素调查〔J〕.广东医学,2012;33(13):2000-2.

3 廖晓诚.北京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4 Cataldo JK,Jahan TM,Pongquan VL.Lung cancer stigma,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ever and never smokers〔J〕.Eur J Oncol Nurs,2011;6(8):1-6.

5 方洋洋,陈长香.社区老年人对家庭支持的满意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13(5):5-6.

6 仲亚琴,王 健,张国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5):852-5.

7 宋爱芹,郭立燕,梁亚军,等.农村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5):451-3.

8 魏彦彦,孙陆军.失能老年人获得家庭支持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606-8.

9 薛桂娥,陈正英,沙永红.湘西吉首市名社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6):105-6.

10 康 凯,马 晶.探讨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8):108-9.

11 周育瑾,吴 江,张升超,等.深圳市宝安区桃源居社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26-7.

〔2015-04-17修回〕

(编辑 苑云杰/杜 娟)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11B032200019);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B2013092)

周志衡(1978-),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全职医学及慢病管理研究。

郑婵娇(1989-),女,硕士,主要从事慢病管理研究。

R473.2

A

1005-9202(2016)23-598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3.091

猜你喜欢
中山市老年人家庭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家庭“煮”夫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恋练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