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全文化体系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2016-12-23 02:55陈凤阳
中国煤炭工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制度生产管理

文/陈凤阳

建设安全文化体系促进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文/陈凤阳

平庄西露天煤矿是一座具有58年发展史的老矿,多年来,面对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边坡变形加速、开采深度增加、人员素质下降等诸多困难和问题,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在安全管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西露天煤矿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维护职工生命权益为根本目的,以建设本质安全和谐矿井为目标,以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出发点,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为切入点,坚守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实现企业安全健康发展。

一、构建安全理念体系,提升文化引领作用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灵魂。西露天煤矿立足本矿实际,从健全完善安全文化理念体系着手,积极打造安全文化。树立“发展是核心,安全是中心”的宗旨理念、“零三违、零隐患、零事故”的安全目标理念、“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安全是责任”的安全价值理念、“管业务必须管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安全生产理念、“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行为理念、“事故可以预防,人人都是安全员”的事故预防理念,切实发挥安全文化理念在安全生产决策、管理、行为中的主导作用。

推行“四一”模式,提高员工学习意识。积极推行“每日一题,每周一案,每月一考,每季一评”学教考模式,做到安全工作天天讲、反复讲,班班讲,形成常态化。统一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标准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对全员进行安全理念、规章制度、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系统培训,积极推行教考分离,动态考核,教考联动,推动职工自觉学习安全法律、规程的意识,促使员工养成按规程、制度作业的良好习惯。

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员工理念意识。坚持每季度一次大型安全思想教育和每月一次小型安全思想教育相结合,做到主题突出,形式多样,如:安全演讲、安全漫画展、安全小故事、安全知识答题、安全警示教育日、安全生产月、事故案例大家谈、安全承诺签名、安全短信、安全寄语征集等。发挥党政工团各自优势,开展符合员工需求、富有针对性、员工喜闻乐见的系列特色活动,确保安全文化理念人人皆知、入脑入心。

强化班组建设,打造员工互保联保意识。建立健全班组自我约束、相互监督、持续改进的现场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岗位达标竞赛,坚持开展以安全指标、标准化、“三违”隐患、教育培训为主要考核内容的星级班组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优秀班组”活动,通过量化考核评比,提升班组自主管理动力,激发班组内在活力,打造零“三违”、零隐患、零事故星级班组;加强班组长的选拔、任用管理,强化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发挥班组长的关键作用。切实发挥自保、互保、联保、群保体系作用,采取人盯人、人控人措施,大力推进“人人都是安全员、安全工作人人管”的群众安全工作。

二、完善安全制度体系,奠定安全保障基础

规章制度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西露天煤矿从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入手,制定和完善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联席制度》《安全生产办公会制度》等为主体的“工作责任”制度体系;以《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细则》《安全技术管理制度》《职业安全健康认证制度》等为主体的“质量标准”制度体系;以《事故预防管理制度》《安全事故警示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为主体的“教育防范”制度体系;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奖惩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处罚条例及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为主体的“检查监督”制度体系,并印发《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以规范的标准为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为保障,以严格的考核为手段,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违章必究,用规章制度管人管事、管思想管行为,形成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管理格局,真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强化目标管理,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目标管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传递压力到部门、厂段、班组和每名员工。发挥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优势,进一步完善党委管党、行政管长、工会管网、团委管岗、职能监管、家属协管“六位一体”安全工作体系,凝聚合力,依据职责权限,分工协作,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联系点、联系人制度,安全包保到厂段、到班组。坚持“五勤一线”工作法,坚持矿领导、管理人员带班、跟班制度,推行管理人员查处隐患“三违”红黄牌管理办法,按照“9定12查”严格管理,实现重心前移到一线,安全管理零距离,现场管理到岗位。坚持开工前、操作中“两长一员”确认法、“手指口述”操作法,确保先安全后生产,安全操作零失误。严格执行临时性、零散性工作和突发性故障处理操作票制度。

推进风险超前管控建设,加强隐患排查治理。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从系统、管理、本质安全角度排查系统隐患、作业隐患和环境设备隐患。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完善风险预控、分级管控工作机制和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及时处理一般事故隐患,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制定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行隐患分级闭环管理,做到责任明确,治理有效。加强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落实管控标准及管控措施。

三、规范安全行为体系,实现企业长治久安

安全行为文化体系决定企业员工对安全管理、安全追求的行动方向,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和方法,反映着员工文化素质、精神面貌等特征。西露天煤矿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保证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强化安全培训,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建立完善的培训教育机制,每年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和计划,做到脱产培训和日常培训相结合、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相结合,采取日常教育、专业培训、岗位自学、技能竞赛等方式,加大转岗员工的教育培训力度;按培训计划,保质保量输送学员,在有条件的工种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突出技能培训,加大对教育培训率与效果的考核力度,增强员工的识险、避险、排险能力,确保“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促进了员工安全生产素质全面提升。

强化行为检查制度,实现常态化安全管理。以深入推进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为抓手,强化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坚持矿旬检、厂段日检、班班检制度,将事故隐患消除在基层、解决在现场。深入开展以专业技术部门为主的专业检查,查隐患、查“三违”、查措施落实;积极开展党政工团参与的联合督查,查规章制度和安全责任落实;大力培树标准意识,把习惯当标准转变为把标准当习惯。发挥安全质量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作用,对检查验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整改责任,实现PDCA循环管理,针对制约瓶颈,开展专项整治。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制度约束员工行为。根据生产工艺及开采方式的改变,修订并完善了《煤矿安全作业规程》《煤矿安全操作规程》,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和杜绝事故的发生。要求员工上岗“三知道”,即知道规程、措施对本岗位的有关规定,知道本岗位操作规程的要求,知道发生事故自救的方法和措施;开始工作“三部曲”,即一看环境是否安全,二看规程要求如何干,三看怎样干才安全,以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夯实安全物质体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科技与装备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西露天煤矿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矿山的科学发展水平,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安全投入,确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的发展定位。

实施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以企业内部专业技术人员和行业内专家为核心、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构建了边坡管理专家系统,建立以煤矿地质模型、工程地质模型和数据库为基础的专家网络平台,为企业解决疑难问题或重大项目决策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和高水平的咨询。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科技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科技管理部门,落实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建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落实奖励政策,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和活力。建立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制定了《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在危险源辨识方面根据事故致因因素,对边坡滑坡、水灾(洪涝)、运输、机械电气、炸药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地面火灾、突发环境污染等方面进行辨识和评估,企业安全技术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坚持技术投入,提升矿山装备水平。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针对地质条件复杂、人员多、战线长、作业空间狭窄、边坡高陡、局部滑落等安全管理技术难题,分类实施技术改造,重点对边坡监测、采掘、机电、运输等主要设备设施进行技术升级,强化关键部位、关键环节的专业技术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可控程度。落实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完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夯实防灾抗灾技术基础,消除源头安全隐患。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环境。坚持企业生产计划与安全费用计划同时制定、同时落实,严格落实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维简费用的及时提取,有计划、分步骤落实安全资金使用,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推进本质安全型、安全高效型企业建设。

(作者单位:国电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露天煤矿)

(责任编辑:庞永厚)

猜你喜欢
制度生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