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L 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16-12-23 07:34李华南吴继超张海明彭伟雄吴谋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骨伤中医药大学教学法

李华南 吴继超 张海明 彭伟雄 吴谋建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南昌330006)

TBL 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李华南1吴继超2张海明2彭伟雄2吴谋建2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三科,南昌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南昌330006)

目的探索T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方法2013—2014学年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2011级中医(骨伤方向)班级的中医骨伤科学进行TBL教学法教学,A班采用TBL教学法,B班采用传统LBL教学法。结果A班与B班成绩经统计学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使临床和实践紧密结合,弥补传统的LBL教学法的不足。

TBL教学法;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改革

TBL(Team Based Learning TBL)教学法是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易于掌握全局,又可引入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教学形式的改革,结合临床实践,敦促学生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生主动学习、讨论式学习和互学互教的拓展性学习。将临床中实际情景在课堂中模拟复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真正做到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培养并重。TBL教学法将临床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相结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允许师生比例达到1∶200,可大大节约师资力量,以期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从2003年起招收五年制中医(骨伤方向)本科生,招生规模始终处于上升态势,自2008年以来每年招收100名学生以上,并分班授课,每班两位授课老师。中医骨伤科学为中医(骨伤方向)本科生的专业入门课程,于第三学年分两个学期教学,第一学期讲授中医骨伤科学基础理论及正骨部分,第二学期讲授脱位及筋伤部分,每学期90个理论学时,9个临床实践学时。该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且由于该专业扩招,师资力量相对匮乏,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很好适应二十一世纪教学的需求,为保持优良的教学质量,急需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故近几年来,本人在中医骨伤科学课堂教学、临床实践和课程考核中尝试开展了TBL教学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课题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2011级中医(骨伤方向)五年制本科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中医(骨伤方向)1班78人(男54人,女24人)和2011级中医(骨伤方向)2班72人(男54人,女18人),随机分为实验班(2011级中医骨伤1班A班)和对照班(2011级中医骨伤2班B班)。2013—2014学年,A班采用TBL教学法教学,以寝室为基本单位分组,每组7~8人,参照以往学习成绩,每组均有一名学习优秀,学习认真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师在分组时须注意团队的平衡性;B班则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教学,教师按集体备课的教学大纲,结合多媒体教学根据教学进度讲授。两班所用教材相同,总学时相同,由每班2名老师授课,每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相同。

1.2 选用教材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选用的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教授主编。

1.3 教学方法中医骨伤科学理论教学180课时,临床实践18课时,分两个学期进行。因教材内容丰富,课时紧张,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并横向补充相关学科内容,如解剖学、放射学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故经课题组成员讨论后,决定讲授基础部分之中总论、正骨、脱位及筋伤部分,将病因、损伤的分类、损伤的症状与体征、骨关节检查法、神经功能检查法、外固定等章节作为重点,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病机、手法、内固定、药物疗法、练功疗法、其他疗法等章节作为一般内容,影像学检查、创伤急救、骨伤科实验、骨伤生物力学基础、骨病等内容另外开课讲授。临床部分主要讲授临床常见的骨折、脱位和筋伤等,两班均按教学进度进行,教学重点略有不同。

1.4 教学方法教师预先发放课堂重点交予学生预习,供其课堂中使用。上课时,老师课堂上以提问形式进行测验,包括个人测试、团队测试或团队互助测试等形式,小组内讨论并由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再精讲课堂作业,答疑释惑,要尽可能的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调动每个小组积极性,保持团队之间地协作,相互讨论,最后达成共识。

1.5 考核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试题从中医骨伤课程题库中随机抽取,考试时间为120 min,题型分别为名字解释题、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和病案分析题。考试后试卷密封,由任课教师依据标准答案集体阅卷评分。期末成绩评定采用闭卷理论考试与平时课堂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每部分成绩均按100分制给分,闭卷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课堂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按比例折算成绩相加即为最后得分。考核结束后由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教学办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回收率100%。

1.6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考试采用两组样本间t检验,统计分析成绩用(±s)表示,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

2 结果

表1 中医骨伤科学全学年成绩汇总(s)

表1 中医骨伤科学全学年成绩汇总(s)

注:▲:A班与B班第一学期成绩相比,T=0.54,P>0.0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A班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成绩相比,T=2.54,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B班第一学期与第二学期成绩对比,T=0.22,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A班与B班第二学期成绩相比,T=8.69,P<0.01,差别有极显著意义

班级人数第一学期成绩第二学期成绩A班78 71.89±12.34 79.22±10.54★B班72 67.37±8.88▲68.63±7.85△■

表2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反馈评分表[例(%)]

3 讨论

3.1 教学方法的演变LBL教学法是以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以讲课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全程采取大班灌输式教学,节省了教学资源,传授知识准确、系统、连贯,学生缺乏课前复习,基本能力要求低,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易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主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掌控,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较差,自由发挥的空间小。虽然该授课方法可系统、全面、准确地传授理论知识,按期完成教学计划,却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削弱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1]。

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开创PBL教学法,1969年由Barrows教授将PBL教学法引入医学教育领域,是在LBL教学法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在临床前期课程或临床授课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变成学习和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学习的指导者或推动者。P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和讨论来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正适应了当今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该教学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手性强,课程内容含量少于传统学习,适用于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国内全面实施难度较大,适用于研究生或能力强的本科生教学。

2002年美国Ok1ahoma大学Larry K Michae1sen教授提出一种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TBL教学法[2]。此法是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一种形式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已广泛开展和应用。TBL教学法与PBL相比更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教学目标明确,把学习引入有现实意义的复杂临床情境中,通过各类测验方式及作业,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临床倾斜度较小,跨学科程度也较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较PBL低,既可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一定程度上可弥补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的不足,是结合二者优点的教学方法,因此实施难度较PBL小,适用范围也较广。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LBL教学法采取的是全程灌输式教学,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系统连贯地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低,可大大节约教学资源,但教师一次性讲授的信息量较大,学生常常感觉枯燥乏味,缺乏积极主动性,对知识的吸收消化和独立应用能力较差。

随着我国医学教育学家从国外引进的PBL、TBL教学法,在国内掀起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潮。TBL教学法正适合中医骨伤科学此类跨学科程度较低,临床倾斜度较小,对师资和教学条件要求不高,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较PBL低,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的LBL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3.2 中医骨伤科学进行TBL教学的必要性中医骨伤科学是我校开设在中医(骨伤方向)本科班三年级的专业入门课程,是研究防治人体的筋骨、关节、皮肉、气血、经络、脏腑等各种损伤疾病的课程,尤其是骨折、脱位、筋伤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包涵了中西医基础理论、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外科知识以及放射学理论知识,是一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临床课程,与解剖学结合最为紧密。经过大一的系统解剖学和大二的局部解剖学的二次学习,中医(骨伤方向)学生的解剖学基础普遍较好。

传统的LBL教学法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单方面被动接受,束缚了学生自由发挥的能力,不利于开发学生内在潜力和创造力。如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是教学的关键所在[3]。

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因课时有限,教师上课讲的授均为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容易理解的内容可令学生自学。TBL教学法对师生双方的素质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教师确定教学重点和要点,课前布置作业,用浅显易懂的方法讲授,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难点,并留下联系方式让学生课后个别联系,进行讨论并加以点拨;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资料,以团队为学习单位进行课前预习,强调团队协作精神,进行讨论,深挖每个学生的潜力,促进同学间人际交往,注重基础知识学习,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融合各学科内容,跟紧前沿知识,对于快速更新的知识点,敦促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寻找答案,相互开展讨论式学习,横向拓展专业知识,让学生自由发挥,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之间既教又学,积极互动,畅所欲言。采用分组式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如特殊体格检查方法、骨折脱位复位手法、石膏固定、夹板固定等,教师巡回指导示范操作,如此既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可为学生在今后临床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中医骨伤科学TBL教学法的并无通用教材可以选择,教学时仍处于摸索当中[5]。通过整整一学年的TBL教学法的尝试,A班对中医骨伤科学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同学们最初均感觉查阅资料无从下手,课业负担重,课堂压力较大,但随着同学们分工合作,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均显著提高,考试成绩不是学习的目的,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才是最终目标,最终成绩的评定是以期末考试成绩的70%和平时成绩的30%相加所得。

本课题组所选择两班同学在进入课题之前的平时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均无差别。但从最终的统计分析数据可见,第一学期刚刚采用TBL教学法时,由于学生尚处在适应性阶段,同样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两班学生虽然课业压力不同,但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考试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随着该教学方法逐渐走向成熟,师生之间不断磨合探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得到大大地提高,至第二学期末,两班期末考试成绩已经有了极显著性差异(P<0.01),A班两个学期之间自身成绩对照,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B班两个学期之间的自身成绩对照,差别则无显著性意义(P>0.05),这从深层次说明,TBL教学法是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4 结论

教师应注意在选题之初即对学生进行均匀分组,不可因组员之间因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的不同人为造成组间差距加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做到人人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和调控学习时间。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案选择和问题设计方法,达到最佳授课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TBL教学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因材施教,灵活处置教学内容,这对师生双方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须花费更多地时间备课,寻找教学用的素材,跨学科知识更丰富,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亦须提高,提高自身素质,否则课堂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学生则应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发散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加强感性认识,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经过师生之间的磨合与摸索,TBL教学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理论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均比传统LBL教学班级显著地提高[6]。

对于全体师生来说,教学成果得来十分不易,相互磨合,贵在坚持,最终才能达到融会贯通,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革实践,长时间追踪和多方面评价同学们学习习惯的改变,确认TBL教学法的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弥补传统的LBL教学法的不足。

[1]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2.

[2]Michaelsen LK,Knight AB,Fink LD,et al.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useof smallgroups[M].Westport:Greenwood PublishingGroup.2002: 157-171.

[3]王彬,闵苏.浅谈T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112-113.

[4]魏红蕾.TBL教学法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7):128-129.

[5]陈曙,郭志晖,杨锦华.提高《中医骨伤科学基础》教学质量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68-69.

[6]周树成,张鹏.案例式PBL教学法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7(1):49-50.

LI Huanan1, WU Jichao2, ZHANG Haim ing2, PENG Weixiong2, WU Moujian2
(1.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Affi1iated Hospita1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6, China;2. The C1inica1 Medicine Co11ege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1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33006, China)

Ob jective To discover the aPP1ication of the team-based 1earning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1ogy of Traditiona1Chinese Medicine.Methods The TBL method was aPP1ied in the c1asses of Chinese OrthoPedics of TCM at grade 2011 in Science and Techno1ogy Co11ege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TCM within 2014-2015 semesters.C1ass A was educated by Team-based 1earning,whi1e c1ass B by the Lecture-based 1earning.Resu lts After two semesters,the resu1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statistica1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1asses(P<0.01).Conclusions The TBL cou1d enhance study Passion and Practica1 abi1ity of studentwhi1e tight1y combine c1inica1with Practice,which great1y comPensate the deficiency of the 1ecture-based 1earning.

Team-based 1earning;OrthoPedics and Traumato1ogy of Traditiona1Chinese Medicine;reform in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6.02.006

1672-2779(2016)-02-0011-04

张文娟 本文校对:顾岳

2015-10-13)

江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教改课题(No:2013jzyx-17)

猜你喜欢
骨伤中医药大学教学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中医联合交锁髓内钉治疗骨伤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