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加减方防治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疗效分析

2016-12-24 01:30姜英凤石祥奎
中国药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茵陈蒿母子效价

姜英凤,石祥奎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徐州 221009)

茵陈蒿汤加减方防治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疗效分析

姜英凤,石祥奎

(江苏省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苏 徐州 221009)

目的 评价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妊娠24周后测定IgG抗A(B)抗体效价比值不低于1∶128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研究组患者口服茵陈蒿汤加减方汤剂,对比两组孕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孕妇血型免疫抗体IgG抗 A(B)效价下降35例,临床总有效率为 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8.00%(P<0.0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研究组为 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P<0.05)。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方对防治母儿 ABO血型不合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预防新生儿 ABO血型不合致病理性黄疸。

母子ABO血型不合;血清抗体;茵陈蒿汤加减方;黄疸

母子ABO血型不合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常见于孕妇血型为O型而胎儿血型为A/B/AB型,胎儿体内原有的A/B型抗原经胎盘进入母体,导致母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继而产生抗A/B IgG抗体,此类抗体回到胎儿体内血液循环系统,结合胎儿红细胞,使胎儿红细胞被破坏,从而发生免疫性溶血[1]。其为妇产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也是围产儿死亡[2]及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产科一直将茵陈蒿汤加减方用于预防胎儿黄疸等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门诊2012年至2014年收入的围产保健O型血孕妇,丈夫非O型血,抗体效价不低于1∶128,且临床查体中医辨证符合湿热型的母子ABO血型不合患者,年龄23~43岁,孕周24~34周。共200例孕产妇参加临床研究,其中分娩后发现新生儿血型为O型68例,中途放弃32例,最终纳入病例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茵陈9 g,大黄5 g,黄芩9 g,甘草9 g)汤剂,每日1剂,水煎400m L,分2次服用;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 3.0 g,每日1次,口服维生素E胶丸0.1 g,每日2次,吸氧0.5 h,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间隔4周再进行10 d治疗。两组均以28 d为1个周期。治疗后,检测抗A或抗B抗体效价,孕妇血清抗A或抗B抗体效价降至1∶128以下即可停药,反之则需继续治疗。停药后定期复查抗体效价,若血清抗A或抗B抗体效价大于1∶128则再次用药,随访观察至抗体效价小于1∶128或至分娩。治疗期间出现先兆流产或先兆早产的孕妇,给予对症保胎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母子ABO血型不合中抗体效价是否存在差异,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用于防治母子ABO血型不合的临床疗效。

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和心、肝、肾功能;B超、电子胎心监护,观察胎盘有无水肿及胎儿宫内安全情况。

抗A或抗B抗体效价:每个服药疗程后复查抗体效价,分娩前复查最后1次抗体效价并统计结果。

新生儿黄疸指标:观察血型非O型新生儿Apgar评分、体重,出生后每8小时1次经皮测量新生儿黄疸指数,统计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

抗体效价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大多数临床报道及临床特点,其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即抗体效价下降或保持不变,无效即抗体效价上升。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3]:若出生3 d内目测新生儿面部及躯干黄,甚者四肢、手足掌黄或巩膜黄疸,血清总胆红素(TBIL)>220.6μmol/L,即可诊为病理性黄疸。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服药期间,母体及胎儿均无明显不适,用药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均在正常范围。产科B超检查未发现胎盘异常,胎儿心率监测为反应型,或经声刺激、复查后为反应型。两组孕妇治疗后的抗体效价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00%(P<0.05),见表1。治疗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现病理性黄疸4例,占 8.00%;对照组出现 7例,占1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均通过口服茵栀黄颗粒或照射蓝光等治愈。

3 讨论

母子ABO血型不合是一种由血型引起的血液免疫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孕中期以后的胎儿或新生儿早期,临床常以血清抗A或抗B抗体效价不同程度的升高为指标,免疫抗体效价越高,胎儿生长受限的可能性越大,胎儿体内缺氧的程度越重。临床抗A或抗B抗体效价增高提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甚至新生儿溶血病[4]的发生概率较大,具有正向相关性[5],然而抗A或抗B抗体效价升高的孕妇本身无明显不适症状。西医治疗多以孕期防治为主,用药多以维生素C、维生素E、糖皮质激素及鲁米那等进行治疗[6]。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由于孕妇多有不愿服药的心理因素,使这种治疗方法降低抗体效价的效果不明显[7]。

中医学认为,母子ABO血型不合的发生多由于孕妇素体禀赋不足,饮食劳倦内伤,湿热之邪乘虚而入,湿热、热毒之邪易于郁阻母体气血,导致胞胎失养、生长受限而成,属“胎黄”“滑胎”“堕胎”“小产”等范畴。因此笔者认为,母子ABO血型不合大多离不开湿、热之邪。清代张璐《医通·黄疸说》认为:“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湿、热是致病的关键,其治法当清热解毒利湿,现有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疗效[8],证实了中医药在母子ABO血型不合的防治方面有独特优势,在本质上能有效地改善孕期的中医证候,且其中药味利于胎儿健康生长发育,达到治病和安胎并举的目的,在降低抗体效价方面明显优于西药。

表1 两组患者降低IgG抗A(B)抗体效果比较(n=50)

茵陈蒿汤加减方亦被《妇产科学》教科书采用,用于治疗母子ABO血型不合。其中茵陈主要清利湿热、退黄疸,配少量大黄,泻下之力较缓,使湿热通过大便排出体外,以利保胎;黄芩可泻火解毒、清热利胆,凉血止血安胎;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清解胎毒之功,提高了胎儿的生存质量,防患于未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茵陈蒿汤加减方中茵陈的化学成分有香豆素、绿原酸和色原酮[9],有利于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其中香豆素类作用较明显,是茵陈的有效利胆成分。有研究发现,可通过增加胆汁流量,增强胆汁固有物质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来改善胆汁郁结[10]。大黄的主要成分[11]大黄酸及大黄素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大黄的退黄之效,也与其可加强胆红素排泄及利尿有关。黄芩的主要成分黄芩甲素有较强的肝脏保护作用,其机理为通过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进而分泌出葡萄糖醛酸来实现其保肝作用[12]。甘草有解毒作用,其有效成分甘草甜素也具有保护肝脏的功能,可防止肝糖元减少及促进毒物排出的作用。余晓晓等[6]的研究发现,茵陈、黄芩、大黄中含A,B血型物质,这种物质为一种半抗原,可中和部分抗体,含量较高,对新生儿ABO溶血症的免疫性反应作用明显,且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及溶血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茵陈蒿汤加减方未见胎儿致畸作用,对新生儿健康未见威胁,可改善孕妇子宫内环境[13],无子宫收缩作用,故可安全应用于孕妇防治母子ABO血型不合。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母子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有较好的疗效,其有效率及其他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综合疗法,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温洁新,马西霞,孙稔侠.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AB抗体与ABO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11):1 430-1 431.

[2]鲁 玲.580例O型血孕妇ABO抗体效价检测回顾性分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4):287.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8.

[4]黄醒华.母儿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免疫学基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0):580-581.

[5]农乐关.ABO血型不合的夫妇产前抗体检查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86-87.

[6]余晓晓,陈颖异,蔡珠华.中医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10,41(5):79-80.

[7]吴梅婷,陈 玲,项双卫.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12-315.

[8]陈颖异,蔡珠华,曾 珏,等.莲黄汤对母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抗体效价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2):144-145.

[9]谢 臻,周 媛,陈 勇,等.大黄复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4):915-920.

[10]吴明泽,孙 晖,王喜军.茵陈四逆汤的化学及药理学特性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构想[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6):7-10.

[11]周 瑜,吕俊兰,袁海龙,等.中药大黄对便秘大鼠日服次数合理性的初步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3):518-522.

[12]柳春玲.茵陈蒿汤合六味地黄汤预防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29例[J].中医儿科杂志,2009,5(3):25-26.

[13]张庆安,邱云霞,王翔军.182例血型不合妇女血清中IgG抗A(B)效价测定及结果分析[J].河北医学,2002,8(9):855.

Yinchenhao Decoction for Preventing Pathologic Jaundice Induced by M aternal-Fetal ABO Incom patibility by Antibody M onitoring

Jiang Yingfeng,Shi Xiangkui
(Xuzhou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Xuzhou,Jiangsu,China 221009)

Ob 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Yinchenhao Decoction for pathologic jaundice induced by maternalfetal ABO incompatibility.M ethods 10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hose IgG anti-A(B)antibody titer ratio≥1∶128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tamin C,vitamin E orally;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with Yinchenhao Decoction orally.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35 patients′blood immunity antibody IgG anti-A(B)titers of the study group decreased,the total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7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8.00%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athologic jaundic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8.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4.00%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Yinchenhao Decoc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maternal-fetal ABO incompatibility has good effect,and no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can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pathologic jaundice induced by maternal-fetal ABO incompatibility.

maternal-fetal ABO incompatibility;serum antibody;Yinchenhao Decoction;jaundice

R285.6;R289.5

A

1006-4931(2016)06-0094-03

姜英凤,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电子信箱)jiangyingfeng20@163.com;石祥奎,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本文通讯作者,(电话)0516-83907278(电子信箱)jsxzsxk@126.com。

2015-10-14;

2015-11-04)

江苏省徐州市临床药学课题,项目编号:XZZDY1401。

猜你喜欢
茵陈蒿母子效价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作用机制
母子相依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茵陈蒿汤临床研究进展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绵羊血浆法检测肝素钠效价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犬细小病毒抗体效价监测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