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永寿大骨节病区儿童硒营养状况研究

2016-12-24 03:34钱丹丹王大成
关键词:碘盐病区营养状况

钱丹丹,王大成,刘 燕,刘 丹

(西华师范大学 a.化学化工学院;b.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南充 637009)



陕西永寿大骨节病区儿童硒营养状况研究

钱丹丹,王大成,刘 燕,刘 丹

(西华师范大学 a.化学化工学院;b.化学合成与污染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南充 637009)

以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永寿县大骨节病区五个自然村儿童头发硒含量和小麦硒含量,分析了病区儿童硒的营养状况和摄入量。研究区四个病村小麦平均硒含量为0.0213±0.0014 mg·kg-1(n=111),非病对照村小麦硒含量为0.0187±0.0007 mg·kg-1(n=30)。尽管和30年前相比有显著增加,研究区小麦仍属硒缺乏范围。四个病村儿童平均发硒含量为0.297 ±0.046 mg·kg-1(n=119),非病村儿童发硒含量为0.303±0.086 mg·kg-1(n=30), 病村和非病村儿童都为中等硒营养状态,和30年前相比有显著改善。研究区内女童平均发硒含量与男童发硒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小麦硒和儿童发硒含量没有相关性, 当地生产的粮食不是人群硒摄入的主要来源,2012年全省停用硒碘盐必将导致研究区人群硒摄入量降低,硒营养状况恶化,当地需尽快恢复硒碘盐的供应并密切监测硒的摄入量和硒营养状况。

永寿;大骨节病;小麦;头发;硒营养

陕西省曾是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1978—1981年,李继云等在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进行病因调查,通过对该省典型的病区与非病区饮水、土壤、粮食和儿童头发硒含量的分析,证实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处于低硒环境[1]。陕西省永寿县大骨节病临床患病率在1981年为26.9%[2]。1983年4月至1986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地方病防治小组办公室在永寿县展开了“服硒、吃杂、改水、讲卫生”综合防治大骨节病的试验工作。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儿童和青少年大骨节病患病率显著下降,可以基本控制大骨节病[3]。至1986年永寿县大骨节病临床患病率已经降低到13.9%,2005年全县普查进一步减少到9.85%[2]。1997年12月开始陕西在全省开始供应硒碘盐,永寿大骨节病区人群硒营养状况近年应有显著改善, 但是2012年7月1日起陕西省已经全面停止供应硒碘盐。分析三十年来当地主要粮食小麦的硒含量和人群硒营养状况变化及原因,以及停用硒碘盐对于当地人群硒摄入量有何影响,将为评估和调整当地防治大骨节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的采集

2013年9月在永寿县御驾宫镇营里村、常宁镇新华村、马坊镇南宋村、仪井镇上邱村和永平镇前进村每村各随机选取5—14岁男童15名和女童15名,用不锈钢剪刀剪取枕部头发,记录采集发样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地址和联系方式。同时收集采发样儿童家里小麦样品200 g。

1.2 样品预处理

将头发样品置于250 mL烧杯中,以洗涤剂浸泡20 min,自来水冲洗3—5次至无泡沫并用去离子水洗涤3次,将洗净的头发样品置鼓风干燥箱于60 ℃烘干后以塑料密封袋保存。

取50 g小麦样品于250 mL烧杯中,以自来水洗涤3—5次,以去离子水洗涤3次,用滤纸吸干水分,置鼓风干燥箱在60 ℃烘干后以塑料密封袋保存。

1.3 实验仪器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F-9780,北京海光),电子分析天平(FA2104,上海舜宇恒平),可调式电热板(ML-2-4,北京中兴伟业), 立式鼓风干燥箱(DGG9140A),可调式移液枪(Finnpipette,美国热电),250 mL烧杯,15 mL离心管,量筒,10 mL容量瓶等。

1.4 化学试剂

硒标准溶液:以国家标准物质GBW(E)080215,硒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配制硒含量为1.000 μg/mL的工作标准溶液;氢氧化钠溶液(0.5%);硼氢化钠溶液(8 g/L,以8.0 g硼氢化钠溶于0.5%氢氧化钠后稀释至1 000 mL);盐酸、硝酸、高氯酸均为优级纯。

1.5 样品的测定

参考食品中硒的国家标准测定方法[2],称取预处理的头发/小麦样品0.1000 g/1.000 g于250 mL烧杯,加入混酸(HNO3∶HClO4=9∶1,V/V) 10 mL,摇匀冷消化过夜,次日于电热板上消解,至溶液无色且伴有少量白烟,待溶液冷却后,加入5 mL盐酸(HCl∶H2O=1∶1,V/V),加热至溶液明亮无色并伴有浓烈白烟时取下。冷却后将溶液转移至10 mL容量瓶以去离子水定容,最后将溶液转移到15 mL离心管,以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硒含量。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小麦硒含量

永寿县四个大骨节病村小麦平均硒含量为0.0213±0.0014 mg·kg-1(n=111),非病村永平镇前进村小麦硒含量为0.0187±0.0007 mg·kg-1(n=30) (表1)。按照环境硒与健康阈值[5],永寿县大骨节病区粮食硒含量仍在硒缺乏范围。四个病村之间小麦硒含量差别不大。

表1 永寿县小麦中硒含量

以研究区小麦平均硒含量0.0208 mg·kg-1,按照成年人每天食用500 g主粮计算,男性居民每日可以从小麦中获得10.4 μg硒,假设从肉、蛋等副食和蔬菜水果零食等其他来源获得和小麦等量的硒,永寿县男性居民每天硒的摄入量为20.8 μg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为26 μg(女,10—65岁),34 μg (男,10—65岁)[6]。研究结果表明仅食用当地生产的粮食及副食品不能满足人群最低硒营养需求。

和20世纪80年代本地区小麦硒含量比较,病村和非病村小麦硒含量都显著低于陕西中部关中平原、我国东南和西北大骨节非病区 ,也低于那时陕西中部关中平原非病区(表2)。虽然本研究小麦硒含量显著高于我国大骨节病区及陕西中部渭北高原病区,从本地生产主粮摄入的硒仍不足以预防大骨节病的发生。

2.2 儿童硒营养状况

永寿县四个大骨节病村儿童平均发硒含量为0.297±0.046 mg·kg-1(n=119),仪井镇上邱村儿童发硒含量最高 (0.314±0.083mg·kg-1,n=29),非病村儿童发硒含量为0.303±0.086 mg·kg-1(n=30),病村儿童发硒含量与非病村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3)。病村和非病村儿童发硒含量都在中等硒营养状况范围。

表2 我国部分地区小麦中硒含量比较

表3 永寿县儿童发硒含量

根据环境硒与健康阈值分析[4],研究区有2名儿童属于硒缺乏,其中一名女童发硒含量0.044 mg·kg-1,严重缺硒;另有1名男童处于硒营养缺乏边缘;大部分儿童为中等硒营养状态;只有2名儿童是高硒营养状态(见表4)。永寿地区粮食硒缺乏而人群主要为中等硒营养状态,证明其他来源的硒的补充行之有效,也说明陕西省于2012年7月1日起在全省停止供应硒碘盐的决定是错误的。前大骨节病区人群硒摄入量将随硒碘盐的停止供应而显著降低,增加罹患大骨节病的危险。

表4 永寿县儿童硒营养状况

研究区儿童发硒含量较20世纪80年代陕西中部渭北高原病区(0.059±0.021 mg·kg-1)、陕西中部关中平原非病区(0.212±0.067 mg·kg-1)[1]、吉林省大骨节病区(0.106 mg·kg-1)都有明显增加,达到当年吉林省大骨节非病区(0.293 mg·kg-1)的水平[7](见表5)。其原因包括环境变化因素使土壤及粮食硒含量增加,现在小麦硒含量虽然仍属于硒缺乏范围,也已经比1980年代当地大骨节病区提高一倍以上;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食物来源多样性和副食质量都有改善,最主要的是从1997年12月开始的硒碘盐的供应使永寿地区人群硒的摄入量明显增加,改变了大骨节病区硒缺乏营养状态。

2.3 小麦和儿童发硒含量相关性研究

永寿县小麦和头发硒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关系(r=-0.1082,n=141),说明近年小麦不是当地人群硒摄入的主要来源。永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队环境组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数据表明,粮食硒与头发硒含量显著相关,那时当地人群硒的摄入来源主要是当地生产的粮食[1]。因此在陕西大骨节病区有必要继续供应硒碘盐以维持当地人群健康所需硒的摄入。

表5 永寿县儿童发硒与我国部分地区发硒含量比较

3 结 论

(1)永寿县大骨节病区小麦硒含量平均为0.0208±0.0017 mg·kg-1,尽管和该地区30年前小麦含量相比有显著增加,粮食硒含量仍属于硒缺乏范围。

(2)永寿县大骨节病村儿童平均发硒含量为0.297±0.046 mg·kg-1(n=119),非病村儿童发硒含量为0.303±0.086 mg·kg-1(n=30),病村与非病村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3),都属于中等硒营养水平,和30年前相比有显著改善。

(3)粮食和儿童发硒含量没有相关关系,当地生产的粮食不是人群硒摄入的主要来源,陕西省供应硒碘盐是人群硒营养状况改善的主要原因。

(4)陕西省应该恢复供应硒碘盐且密切监测人群硒营养状况以预防大骨节病再度流行。

[1] 李继云,任尚学,陈代中.陕西省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82,02:91-101.

[2] 郭 雄.软骨分子生物学基础与临床应用[M].西安:西安交大出版社,2012.

[3] 中国卫生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卫生年鉴1987[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4-7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5009.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5] TAN J A,LI R B,ZHENG D X,et al.Selenium ecological chemicogeography and endemic Keshan Disease and Kaschin-Beck Disease in China[C]∥Combs GF,Spajjholz JE,Levander O A,Oldfield J E,eds.Selenium in Biology and Medicine;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lenium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Beijing,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1987,859-876.

[6]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Vitamin and mineral requirements in human nutrition: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M].Geneva: Market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WHO/FAO of the United Nations,2004: 206-207.

[7] 谭见安,王五一,朱紫瑜,等.环境硒及其复合因子与大骨节病[J].环境科学学报,1987,7(1):8-13.

[8] 侯少范,朱振源,李德珠.发硒的动态变化与大骨节病早期病变自然修复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1986,6(1):72-77.

The Selenium Nutritional States of Children in Yongshou,Shanxi

QIAN Dandan,WANG Dacheng,LIU Yan,LIU Dan

(a.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b.Chemical Synthesis and Pollution Control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The selenium (Se) content in children’s hair and wheat from Kaschin-Beck disease affected area in Yongshou,Shannxi province was analyzed with hydride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and the Se daily intake with related Se nutrition state was investigated.The Se concentration in wheat of four disease affected villages and a control village in studied area were 0.0213±0.0014 mg·kg-1(n=111) and 0.0187±0.0007 mg·kg-1(n=30) on average respectively,even thoug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levels 30 years ago,both are still in the range of Se deficiency.The Se in children's hair in four disease affected villages was 0.297 ±0.046 mg·kg-1(n=119),and that of control village was 0.303±0.086 mg·kg-1(n=30) on average,all are in the adequate Se nutrition states which i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 30 years ago.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 concentration in hair of boys and girls like in other Se deficiency areas.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 content in wheat and children’s hair implies that the local produced cereals are not the main sources of Se intake.The termination of the supply of Se and iodine added table salt in July 1st 2012 will definitely lead to decrease of Se intake and worsen Se deficiency in local population.Resuming Se added table salt and closely monitoring Se states in studied areas are urgently needed.

Yongshou;Kaschin-Beck disease;wheat;hair;selenium nutrition

1673-5072(2016)03-0274-05

2016-01-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326) 作者简介:钱丹丹(1989—),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分析、材料催化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王大成(1956—),男,辽宁清原人,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研究。E-mail: dachengwang@hotmail.com

R599

A

10.16246/j.issn.1673-5072.2016.03.008

猜你喜欢
碘盐病区营养状况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低钠盐”和“无碘盐”选吃有学问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碘”亮人生共享健康
四招识别真假碘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