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的探讨

2016-12-24 08:59李丽光郝菊玲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探讨

李丽光 郝菊玲

摘要: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折射出该高校整体管理状况,也直接影响高校的收益和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管理课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改进措施,促进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的改善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 收益管理 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带动高校投资力度加大,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资产规模随之扩大,作为高校重要投资方面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日益突显,对管理水平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固定资产规模的扩大也导致长期闲置、半闲置及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逐渐增多,而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尚未得到领导层足够的重视,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不够完善。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针对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探讨优化措施,展望管理前景。

一、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现状

高校目前多为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其公益服务性质决定了固定资产的功能以满足日常教学、科研、后勤管理为主。高校固定资产具有无偿使用的特点,传统思维方式下,其能否创造收益及收益高低与个人收入及业绩不挂勾,各管理层面对收益管理不重视,导致目前资源浪费、收益流失的状况。

(一)教学、科研用固定资产流动性差,没有共享资源

各高校教学、科研用仪器设备仅在本部门使用,一些具有公共属性和功能的设备也限于购入部门使用,只为少数教学课程及个别科研项目使用。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高校与外部单位之间可调剂使用的设备没有实现资源共享。

(二)固定资产长期闲置或半闲置,创收能力低

一是近些年各地高校竞相扩大校区规模和新建校区,新校区投入使用后,日常教学及管理人员和机构随之转移到新校区,导致原有老校区的房屋、建筑物、设备出现大量闲置现象。二是部分设备购入时没有充分考察和多方论证,因其功能、使用范围及操作难度的限制,自购入后就很少或没有使用过。

(三)固定资产无偿使用

高校之间、高校与驻地单位及其他关联单位之间长期存在着出租、出借资产而不收取使用费,或只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费用的现象,没有考虑成本损耗补偿。

(四)经营性资产收益低

高校部分出租、出借、校办企业等所占用的营利性固定资产,在处置过程中,执行政策严格,操作流程不规范,操作过程随意性大,造成收益很低。

二、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如下: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管理体系

一是各高校普通没有针对固定资产收益制定的专项管理制度,更没有相适应的管理操作流程,以及各相关部门的责任约定。二是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从购置、使用、维护到处置等环节的衔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脱节现象。三内部约束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制度,没有形成财务、审计、监察部门的合力监督体制,内部控制机制薄弱,因而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和合理收益的流入。

(二)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绩效思维

高校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不核算资产成本和经济效益,所以就造成资产管理重常规管理,轻绩效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一是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划分不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是国有资产,又没有责任到人,不与个人利益挂勾,所以职工对其使用和收益状况不关心,缺乏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二是因为是大部分领导认为固定资产的功能就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不考虑使用效益,没有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意识。

(三)资产购置不合理,存在浪费现象

一是政府采购方式下采购过程直接由政府相关机构办理。因是大宗货物集中采购,一些专业设备没有货源;而不报政府采购预算对单位来说资金就浪费了,所以往往报上一些替代性质或不太需要的设备。因功能达不到使用要求,很少或基本不用。二因采购资金属于财政无偿拨付,各部门只注重争取采购指标,缺乏充分的市场考察和专家论证,对型号、参数等技术指标和使用功能了解不深不全;或者盲目追求高技术、高档次,忽视人员操作能力和功能实用性,导致利用率低。以上两种情况均造成购入的设备闲置不用,造成很大的浪费。

(四)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简单,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高校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已普遍采用计算机软件管理,能够与财务实现数据共享。而对其收益的管理则仅限于资产管理部门内部了解,对创收资产没有建立收益数据和跟踪记录,没有与财务和相关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资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对可实现收益的固定资产进行单独登记管理。这就造成一些可实现收益的固定资产的信息得不到及时返聩,导致收益上的损失。

(五)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一是由于高校的管理人员多从其他部门调入,所学专业多与固定资产管理有关,所以缺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固定资产管理难以胜任。二是管理人员对相关政策的学习掌握不够。近些年国家对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的掌控力度加大,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普遍政策水平低,理解不到位,不能运用政策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潜在收益。

三、高校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对策探讨

(一)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各阶段流程

一是对固定资产收益应制定专门的收益管理制度,具体规定固定资产收益的具体情况,使收益管理做到手续合规、有章可循。二是强化固定资产各环节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预算阶段开始,到购置、使用、维护、报废、处置,各个环节都应制定严格管理制度并完善操作流程,使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各环节能够有效衔接,便于管理。三是通过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各自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调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性,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奖罚分明。

(二)改变思维方式,树立绩效观念

一是高校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收益的实现目标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促使各管理层面加大对资产使用成本及收益的关注度,让潜在的收益转化为现实收入。二是对各部门间可通用的设备,应充分利用,使其流动起来,在部门间调剂使用或对外有偿使用。

(三)加强部门协作,创新管理手段

一是对固定资产管理应坚持“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原则。从资产预算申报开始至资产处置的全过程均由专设的资产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各使用部门配合管理。二是对可实现收益的资产应单独设立实时跟踪档案,便于随时掌握其动态,实现其收益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功能,资产管理涉及的各部门保使用统一软件,并实现资产、财务及各使用部门间数据共享,及时发现闲置、半闲置资产及可创造收益资产的动态信息,增加资产的合理收益。

(四)加强政策学习,合理增加收益

一是强化对政策的掌握,关注资产处置相关规定,深入理解资产处置各种方式的核心内容,将可出租、出借、对外投资的资产归类管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收益最大化为原则合理选择处置方式,盘活闲置资源,减少收益浪费现象。二是强化对可实现收益资产的评估管理,严格审批手续、评估程序,以财政指定评估公司的评估价格做为各类处置方式进行招、拍、挂的基数,减少人为干预成分,实现固定资产收益合理化。

四、固定资产收益管理前景展望

从固定资产购置入手,运用网络化手段,实施各类资产全过程追踪管理。关注政府采购货物的品目,合理购置,以满足日常使用功能和能够增加收益为标准,避免采购不实用、无使用价值又不能创造收益值的仪器设备;各使用部门加强对资产的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加强对闲置及半闲置等可实现收益资产的备案制度,实行实时跟踪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其存在状态;综合利用各种资产处置方式,盘活能创造收益的各类固定资产;合理确定有偿使用成本、有偿使用费用的计算,尝试建立有偿使用管理模式,实现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敏.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新探[J].会计之友,2011.7期上

[2]朱丽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9期

猜你喜欢
探讨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联性
新医改背景下加强公立医院工会工作的探讨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现代路桥设计构思及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