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育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2016-12-26 09:02罗黎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学会科技传统

罗黎

摘要:高校对学生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最初的高校大多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经过全国经济的复苏,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高校更加重视对学生的科技创新的培养,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很多高校逐渐意识到高校的教育存在淡化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的现象,高校又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内容当中,与科技创新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结合,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对当代大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并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1.050

1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内容现状

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除了专业教育外,就是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公共文化教育上经历了偏重传统文化教育和偏重科技创新教育的两个阶段,现在大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两种教育领域对大学生的不同作用,也在逐渐加强对这两种教育的力度和结合度,高校正在尝试找到对传统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教育的结合点,加大传统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共同的影响力。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共同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文化综合基础。

2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和聚居的地方,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这些文化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珍贵的文体系和内涵,这些悠久的文化是经过一辈辈人们不断总结梳理传承下来的,这些悠久的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珍惜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于当代的高校应加大大学生对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学习,不断的解读历史带给我们的故事,不断启迪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吸取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精髓,感悟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

高校对大学生的传统教育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可以开展对大学生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博雅课程,通过博雅通识教育,普及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公共通识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接触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体会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涵,比如让当代大学生了解学习京剧历史、产生的背景、演变的过程、形成的流派、展现的艺术形式、表达的思想;让大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服装文化、风俗礼仪文化,感悟不同文化和艺术带给我们的不同文化冲击,学习和领悟这些文化带给我们的启示;让大学生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及文化,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传承精神;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古代优秀的文化著作,我国每个朝代都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著作,文化著作的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星卜、文学、军事、医药、农业、水利、历史、科技、文艺等知识领域,每一个著作背后都有它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无论是什么内容的著作,我们都可以从中学习到它的知识、科技以及在它背后阐明的道理,每一部我国优秀的文化著作都能带给我们思想上的启示与感悟;让大学生学习我国圣贤名人的思想和理论,比如孔孟之道,礼仪之说,通过对圣贤理论的学习,让当代大学生体会圣贤之道,学会放下浮躁与功利,开阔自己的胸襟,用更广阔的胸怀看待生活,学会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真理,学会谦虚与谦让,学会有舍才有得,学会先人后己。受到优秀贤能的思想和理论的熏陶和影响的大学生会在文化修养上更加优秀,能够更加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成为一个更会思考,更有想法,思想更加成熟和全面,胸怀更加宽阔,更有博大情怀的人,这样的大学生在将来就业时会具有优势和实力,优秀和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在任何岗位上做到踏实做人,勤恳能干,善于运用智慧和知识,善于与人相处与沟通,善于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和贡献。同时,高校可以对大学生开展红色爱国教育,通过对红色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习,在高校中组织红色爱国教育的诗歌比赛、传唱红色爱国歌曲、组织红色爱国知识竞赛、开展党员爱国爱党文化宣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我爱家乡摄影展、开展我的校园我做主、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参与这些红色传统教育,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当年我国建立新中国的不易,体会我国从建立新中国到发展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经历的不易和困难,让更多的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国情、区情,热爱自己的家乡和土地,愿意为自己的家乡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责任和义务、使命与期望,红色传统历史的教育,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大学生真正了解历史的真相,体会我国从建设到发展的不容易,让当代大学生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不易,让大学生学会珍惜和满足,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敢于奉献和挑战的精神,学会承担与责任,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只有这样的大学生才能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岗位上拥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承担起责任和担当,能够甘愿付出与奉献,能够有勇气和魄力,能够有远见和胆识,只有这样的大学生能够懂得体会幸福与感恩,懂得珍惜幸福,才能真正成为感恩家庭,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人。

3创新思维教育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及影响力

高校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外,还应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不断的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理念和科技创新的学习与教育。当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与影响,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国是动一发而牵其身,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贯通的,各国需要不断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各个地区也需要不断的交流与学习,在这样一个开放的视角下,当代大学生必须以开放的视角对待学习,真正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对待学习,做到谦虚礼让,不骄不躁,踏实诚恳的广泛学习各种科技文化知识,广泛涉猎不同文化内涵,以开放的心态对待知识和文化,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武装自己,养成创新的思维模式和意识,不断的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汲取精华和精髓,打开思路,相互学习,向周围的同学学习、向周围的老师学习、向周围的任何有帮助有想法的人学习,打破陈规,打破固有的不合时宜的思维视角和模式,学会融会贯通,学会“拿来主义”,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用科技创新的理念对待生活和工作,无论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学会打开自己的思路,广开视角,用现代科技创新的理念武装自己,只有这样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才是将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突破自我,有激情,有作为的人才,只有与时俱进了,才能进步,只有创新了才能前进。

4结论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和创新教育适时适度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发挥两种文化教育的优势和长处,汲取精华,弃其糟粕,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一个贯通历史,懂传统文化又具与时具进懂科技创新的人,只有兼具传统文化的美德和修养又具科技创新的理念与思维的大学生,才是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卫建国.公民道德建设要注重实效[J].道德与文明,2002,(6).

[3]吴潜涛.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3).

猜你喜欢
学会科技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科技助我来看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