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2-26 15:51沈星元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6期

沈星元

摘 要:教学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社会人才能力需求特点与衡阳师范学院教学资源条件,对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需要制定目标明确、内容整体协调、方法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除此以外,还需要采取措施对教师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科学引导。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改;师资结构合理化;学生行为引导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129

1 引言

财务管理专业已经开办了近二十年,但很多学生还分不清本专业与会计学专业的区别,在学习中基本按照会计工作要求,学习相关课程和考证。很多文献对如何完善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依然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合理、师资结构单一化,而且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培养目标偏离等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进一步丰富现有文献和利于人才培养的改善。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特色

很多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中,要么不考虑学校的办学层次与教学条件,走高大上路线;要么采用很笼统的套话,看不出任何特色。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甄国红,2009)。

2.2 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科学

理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不以就业能力需求为导向。院系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照抄其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对人才能力需求状况进行社会调查。有的学校甚至存在因人开课的现象,为了照顾一些老师而开设不合适的课程。第二,忽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与会计专业存在很大相似,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体系与金融学专业存在较多相似性。第三,多门课程内容存在较多重置。如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从内容到方法体系存在着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现象。以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两门课程为例,两者六个方面的内容存在重复:资金需要量预测、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投资决策分析方法、营运资金管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投资学与公司理财也存在较多的重复。第四,忽视财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的课程开设。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来讲,他们很多人找的第一份工作可能是中小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往往不健全,需要他们具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能力。另外,这些企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多变且抵抗风险能力弱,需要财务人员具有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第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财务活动管理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培养学生与财务关系管理有关的知识与能力。其实,财务管理包括财务活动的价值管理和财务关系的管理,而且财务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管理知识,而非简单的价值决策技术与方法。

2.3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缺乏整体协调性

关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已经有较多的学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设计方案,如仲春梅(2013)提出,应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年,各年的子目标为:理论认知、素质培养、实践技能、创新潜能。对应的模块包括:基础训练模块、专业训练模块、综合训练模块。许世英(2007)认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堂单项实训、课堂综合模拟实训和校外实习等环节。金燕(2011)构建了集“五大模块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构建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企业实习实训模块、毕业设计模块、课外素质拓展模块。但目前尚没有一套公认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现有方案大都存在内部各要素的整体协调性不高,且不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

2.4 激励机制不利于师资结构的合理化

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性应如何平衡,一直是教学型大学讨论的热点问题。有观点认为教师科研能力强,其对事物的解释与预测能力较强,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有观点认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尽管对理论知识理解深入,但是其知识深度往往超出了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需要。而且,在操作性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中,过多运用研究性思维来上课,会降低操作性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效率,无法像实务经验丰富的老师那样对问题的环境因素和影响进行综合性与直觉性掌控。本人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需要三类老师的团队合作: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实务能力强的老师、教学技能好的教师。然而,现实中,很多高校要么过于重视科研,要么过于重视教学,这些都不利于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

2.5 学生的学习行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第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引导不够,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行为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扩招以来,教师教学工作繁重,较少就教学内容以外的事情与学生互动。非专业老师虽然有较多的机会与学生在课后接触,但是却对专业之间的差异不甚了解。因此,学生往往分不清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以及金融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何不同?各专业所重视的职业技能有何差异?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各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是什么?等等问题。

第二,一般院校的学生,由于先天不足,大都对理论性较强、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精准程度高的知识与技术不感兴趣,而对那些死记硬背的、定性的东西感兴趣。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脱离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要求。

第三,社会的实用主义泛滥成灾,使得学生产生短视。他们过多地关注就业时就需要知识、素质和技能,而忽视对后期职业发展较重要的知识的学习。

3 对策与建议

3.1 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教学型本科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办学层次,拥有的资源和条件,本校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单位给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特点,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1)人才层次的定位。教学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而非传统定位的财务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更非精英。

(2)职业岗位定位要求。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比较有限,实践经验也比较匮乏。在企业中,刚毕业的大学生只能干一些基层的财务管理工作,从事一些技术性而非管理性财务工作。因此,财务管理毕业生应将就短期的职业岗位目标定位于企业的基层财务管理工作岗位的要求,但中长期目标应定位于中层财务管理岗位。

(3)知识结构定位要求。由于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业务管理活动,因此,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在复杂的财务环境中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要求。特别突出学生在不确定环境中的决策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现金管理能力。

(4)素质能力的定位。从整体上,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有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人际互动能力,团队管理能力等。

3.2 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财务管理的知识范畴应该与微观金融学的知识范畴相一致,主要由金融市场、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三大领域构成(刘淑莲,2005)。

其次,根据就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内外部环境特点及其对财务工作要求,增开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财务部门组织结构设计、财务风险管理、融资与资金管理方面的课程。

最后,对现有课程之间内容重复的地方,应事先编好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确保上课内容不重复。

3.3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应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什么样职业能力;然后,将各个实践教学目标落实到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中,也就是,为了培养某方面的能力,我们实践教学应该做些什么。应该在考虑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逻辑安排各学期的目标和内容。因此,非常有必要编写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各学期与各次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与形式。

3.4 调整激励机制,拓展教师资源,尽快实现合理的师资结构

学生的培养是团队活动,不同的课程和知识的传授,需要不同类型的老师。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讲,职业应用能力是关键。而职业应用能力的提升,不但需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且需要知道如何去做。所以,不能只重视科研型教师,还要重视非科研型教学。特别是那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现在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教师,将非常利于学生的实践教学。因为他们能提供更多的外部企业实践机会,创作更多真实的教学案例,能带领学生“做中学”一起服务企业。而且,他们在讲解实务问题时,因为有自身的经历,而能传递更详细、更真实、更有体会的决策相关信息,更利于体验式教学和案例教学。除此以外,对于那些理论难度不大,操作技能又较低的课程,则可以由拥有丰富授课经验与方法的老师来讲授。所以,学校的激励制度应该利于三类老师积极性的发挥。而不能让所有老师只往一个方向发展,这将不利于团队能力培养。另外,为了尽快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从校外挖掘真正对学生培养有用的人力资源。

3.5 制定学生行为引导计划,使其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行为都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可以定期举办师生教学研讨会,就本专业与相似专业的区别进行介绍,就本专业学生就业需求情况、就业单位对人才能力需求特点进行介绍,就本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职业发展所需要知识结构进行讨论,甚至就课程设置和具体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进行讨论。这样才会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正确、学习行为不偏离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甄国红,胡学钊.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及启示——来自吉林省数据.财会通讯,2009,(33):152154.

[2]仲春梅.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13,(02):157158.

[3]许世英.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2008,(9):5455.

[4]金燕.“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基于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思考.财会通讯,2011,(13):4142.

[5]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