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史 《三国志》 与小说《三国演义》比较的考察

2016-12-26 15:59赵海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0期
关键词:三国志比较研究三国演义

赵海波

摘 要 正史《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的成书时间,前后跨越近千年。整理相关文献并对有关论文与学术成果进行比对分析,可以较为清晰地整理出正史《三国志》对小说《三国演义》成书过程发生影响的途径与方式。具体地说,就是《三国志》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正史原典,《三国志》通过历代史籍的解读、增补以及与民间文学艺术不断地融合、发展两种方式,逐步完成了小说《三国演义》创作前,在史料和素材上的准备。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比较研究

0引言

陈寿的《三国志》秉承了中国史学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为三国演义提供了最原始的历史人物和史实依据。但是两者的创作时间从西晋初到元末明初整整跨越了近千年。经过了历代学者的解读、考证与增补以及无数民间文学的渲染附会,到了《三国演义》,虽然在基本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上还与《三国志》还保持着大体的一致。但在许多细节描写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如章学诚先生所评:“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从正史《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转变,一直是中国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论文与专著不断的推陈出新,研究的视角也在不断的变化。将现存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地整理,不难发现两者关系的把握,完全可以从正史《三国志》成书后,后人在史料上的解读与增补,以及小说《三国演义》成书前,素材的起源与发展两个方面进行。

1正史《三国志》成书后的解读与历代史籍的增补

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三国志》成书后,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才合为一书。尽管《三国志》追求文笔简洁,达到了史学叙事“文约而事丰”的审美标准,但由于受时代条件所限,存在内容不充实,甚至前后矛盾的缺陷,很多观点也难以摆脱当时政治环境影响,因此难免为后人所诟病。

南朝宋文帝认为晋代陈寿撰修的《三国志》太过简略,故诏令裴松之作注。裴松之收集各家史料,弥补《三国志》记载之不足,他的注释方法有补阙、备异、惩妄、辩论,四大原则。也是陈寿《三国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裴松之在注三国时,为了鲜明的刻画人物特征,尽量还原历史的原貌,大量的引用较为翔实的史料和趣味性浓厚的野史杂传。最新成果表明,裴注引用书目多达296个。由于大量征引,裴松之的注文共达36.7万余字,比陈寿正文的32万余字多出八分之一,弥补了《三国志》原来记载简略的缺陷。增加了《三国志》叙事的完整性和文学性。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后来《三国演义》故事形成的重要资料来源。后人谈到《三国志》,一般都会提到裴松之的注,认为它是三国史学创作和文学创作的开始分流的里程碑。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共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由于《后汉书》成书晚于《三国志》百余年,是记录东汉一朝的史书,其中涉及汉末三国时期的内容有限,许多关于三国事件和人物的描写均可看到《三国志》影响的痕迹。但是《后汉书》作为前四史之一, 除了史学价值的可信度之外,对人物的描写和评鉴也备受推崇,不少内容对《三国志》来说,也具备史料上的佐证和增补的意义。有些内容和文字,在小说《三国演义》中, 甚至是被直接引用,或被略做修改引用。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由太宗李世民下令编纂,由房玄龄等人合著的《晋书》记载了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的历史。《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而《晋书》中的志,多从三国时期写起。对于曹魏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营西北,及晋朝的占田制多有着墨。特别是《食货志》记述了东汉、三国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可补《后汉书》、《三国志》之不足。《晋书》的编撰者主要只采用臧荣绪的《晋书》作为蓝本,并兼采笔记小说的记载,稍加增饰。对于其他各家的晋史和有关史料,虽曾参考,但却没有充分利用。因此唐代《晋书》成书之后,即受到当代人的指责,认为它“好采诡谬碎事,以广异闻;又所评论,竞为绮艳,不求笃实” 刘知几在《史通》里也批评它不重视史料的甄别去取,只追求文字的华丽。 的确,作为史书这样的做法确实有失偏颇,但是如果作为文学作品却无可厚非。由此可见,到了唐代,史书的写作,已经不再完全遵循史实和考据,而是大胆的加入了文学元素。明显的体现出唐代小说创作上猎奇,夸张等要素的影响。《晋书》对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三国志》的内容,在细节、情感上的把握与想象,增加了文学加工的成分。标志着三国史的写作,向文学创作的转变。

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开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其中《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后汉纪》四卷、均有叙写三国的内容。《通鉴》继承了《左传》编年体的体例,这种写法虽然利于展现历史进程的原貌和叙述故事情节,但在人物的描写上难以与《史记》的纪传体抗衡。不过对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三国演义情节的展开就是按照历史的先后进行的。此外宋代是儒学发展的高峰,司马光更是儒家思想教化下的典范。所以司马光对人物的评判标准更着眼于忠奸的程度,善恶的标准更多的在于儒家的君臣大义。既然写史的目的最终是服务于统治,那就不仅要总结成败的经验以提供借鉴,更要在教化世道人心方面担负起责任。因此,北宋时期的《通鉴》对三国历史的解读,不仅提供了编年体的长篇叙事体裁,还增加了君臣大义的儒家思想。如果说小说《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的意识早在《三国志裴注》中就开始形成。那么《通鉴》通过对人物爱憎分明的褒贬和评价,使这一观念在北宋时期得以强化和最终确立。

2小说《三国演义》创作素材的起源与发展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设计与人物塑造,正史方面的素材来源我们已经在第一部分整理得很清晰:

《三国志》 → 《三国志裴注》 → 《后汉书》 → 《晋书 》→ 《资治通鉴》

具体来说,就是由严紧简约的正史到史注的考证解读,到断代史少量的佐证和补充,再到笔记小说的浸染,最后实现了编年体长篇历史叙事的尝试,完成了正史、断代史,编年史的史料准备和纪传体与编年体创作的尝试。从裴松之对《三国志》作注到三国历史的最后一次重新修定,前后间隔六百余年。为小说《三国演义》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有史可考的创作素材。

此外,民间文学对《三国志》的理解和融合,也在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让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内容丰富的民间三国素材。按时代发发展。可分为采录三国民间传说与故事的魏晋志人小说;唐代三国传奇小说;隋代三国水饰;由唐代开始兴起, 经宋元发展起来的三国说唱文学等。在唐代以前还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说唱文学,三国历史以故事传说的形式在民间流传。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被民间百姓根据个人爱憎进行不断的加工,故事情节虽日渐精彩,但与事实之间的偏差也日渐加大。被史书和笔记小说零散记录,呈现出与文人视角的不同。表现出明显的传奇色彩和神仙志怪倾向。刘义庆《世说新语》、殷芸《小说》、裴子《语林》等 志人笔记小说也以诙谐戏谑笔触描写了一些三国初期人物的轶事趣谈,反映出魏晋南朝时期文人审美的某些平等、诙谐、个性张扬的特色。隋唐时期的三国故事在前代的基础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展。隋代的水饰是根据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制造的各种水上游戏器械,也被称为《水饰图经》。《隋书》中就有水饰图二十卷,《小说家类》有水饰一卷,鲁迅的《古小说钩沉》也有水饰一卷。《水饰》中涉及三国的历史人物有四位,分别是曹操、曹丕、孙权和刘备。唐代的工商业极为发达,开始形成最初的市民阶层和市井文化。说话作为一种技艺开始兴起。中唐时说话艺人已成为一种职业,晚唐时期的说话已经成为专业的说唱艺术形式。李商隐的《娇儿诗》“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记载了儿童听完三国说话后竞相模仿嬉闹的憨态。说明三国故事通过说话艺术在晚唐社会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此外,唐代佛教经疏、笔记小说,甚至一些诗歌作品中也有三国故事的记载。到了宋代,说唱艺术在唐代说话,佛教讲经变文的基础上,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极大发展,进一步繁荣起来。其中讲史类说唱最为流行,在宋徽宗时期出现了专门系统说唱三国故事的“说三分”。到了元代,三国讲史在两宋“说三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许多诗词散曲均有“说三分”的痕迹。其他说唱艺术形式诸如“皮影戏三国”、“词曲三国”等都很受欢迎,十分活跃。宋元“说三分”的繁荣最终导致了“说三分”话本的出现。目前所存的话本是元代刊刻的《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根据相关研究,《三分事略》刻本要早近30年,《三国志平话》多达七八万字,是三国演义成书前最完整说唱话本。全书以三国历史为题材,以民间三国故事和三国话本为参照,将丰富的三国故事衔接起来,相对于正史内容更为丰富详细,虚构的情节反映了民间爱憎与审美倾向。对英雄人物的描写充满夸张、猎奇、神怪的色彩。有着朴素公正的历史观。《三国演义》的创作,无论从故事的衔接,细节的把握,善恶的判断,还是整体结构的设计,章节题目的命名上无一处不带着《三国志平话》的影响。

由此可见,如果要整理《三国演义》成书前,民间三国文学素材的发展,《三国志平话》可以算得上是集大成的终点。

3《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内容的关系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虽在中国史学领域地位卓著,但是其文笔简洁的风格也决定了其对《三国演义》直接的影响十分有限,因为中间缺少了从历史到小说转化的一两个中间环节。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有关三国的史料典籍中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资料最为详尽,内容最为丰富,对三国演义的影响最大。三国志成书后,《魏志》、《蜀志》、《吴志》以单行本的形式流传至北宋才合并为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国史料在民间的扩散。魏晋南北朝的三国志人小说既说明了文人对《三国志》的解读,也反映了民间百姓对三国历史人物的理解。这些理解形成最初的民间三国故事传说。开启了三国故事在民间传播的发端。虽不能说《三国志》就是魏晋时期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的源头,但一定会对这些源头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正史《三国志》的成书与流传在早期推动了民间三国故事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三国志》虽然可以称之为《三国演义》的正史原典,但是并未对《三国演义》的内容产生很强的直接影响力。而是一方面,通过后代历史典籍对《三国志》的解读和增补完成了《三国演义》史料素材的积累。另一方面,正史《三国志》成书后,在流传过程中,通过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进行历史知识的渗透,推动了相关传说,神话,说唱文学等民间文学与艺术的蓬勃发展,形成了无数精彩纷呈,让百姓们喜闻乐道的民间三国故事,说唱话本。最终在《三国演义》成书前,奠定了浓郁的民间三国文化艺术氛围,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素材。

参考文献

[1] 陈楠.浅论《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3).[2]裴媛媛.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注的文史分流[J].綏化学院学报,2010(2).

[3] 沈伯俊.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0(4).

[4] 韩霄.三国故事说唱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J].东方论坛,2005(2).

[6] 郑铁生.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之虚实[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

[7] 刘莉莉.《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8] 章虫晨.《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中司马懿形象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 王义梅.《三国志裴注》文学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 和海超.《三国志》裴注对《三国演义》成书的影响[D].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1] 高敏.《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2] 李芳瑜.《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历史到小说的真实和加工[J].贵州文史丛刊,2008(3).

[13] 于耀程.《三国演义》创作素材来源研究[D].天津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猜你喜欢
三国志比较研究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称象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志》的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