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河道 “美丽指数”评价模型研究
——以曹娥江上虞段为例

2016-12-27 05:16陈婷婷周枭迪韩玉玲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城镇河道美丽

陈婷婷,周枭迪,韩玉玲,陈 斌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3.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6)

城镇河道 “美丽指数”评价模型研究
——以曹娥江上虞段为例

陈婷婷1,周枭迪2,韩玉玲3,陈 斌2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测绘与市政工程学院,
浙江 杭州310018;3.浙江省河道管理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6)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建立城镇河道“美丽指数”评价模型,从水体保护、生态建设、景观美学、水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功能5个方面选择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以曹娥江上虞段为例,进行“美丽指数”的实地调研和综合计算,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并建议浙江开展系统的城镇河道“美丽指数”评价.

城镇河道;美丽指数;曹娥江

浙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城镇河道作为浙江水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不仅有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供水、交通航运、泄洪滞涝、减弱城镇热岛效应等功能,还能丰富城镇景观、创造文体娱乐与亲近自然的空间、传承城镇物质文化等,在浙江省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道周边的相继开发建设以及工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剧增,导致河道水域面积逐步缩小、河道污染淤积严重、河水黑臭现象普遍、洪涝灾害频发等,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部分城镇河道完全丧失景观功能[1].

近年来,浙江省开始重视河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工作.自2003年以来,从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针对河道水环境存在问题,通过“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五水共治”、建立“河长制”等措施,对省内主要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实际效果显著.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集中于对河道的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构建了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2].在此类研究的基础上,补充考虑河流的管理养护状况、社会服务能力、开发利用功能及人水和谐程度,采用德尔菲法,初步尝试构建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状况评价体系,对河道系统生态状况和社会服务状况进行更加全面科学的分析,为河道改良工作提供一项简单的评价工具.通过对钱塘江支流曹娥江上虞段的实地调研,进行“美丽指数”综合计算,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美丽指数”评价体系.

1 城镇河道“美丽”内涵界定

浙江省河道的“美丽”内涵丰富.由于城镇河道独特的社会服务功能,其“美丽指数”不仅涉及美学、地理、生态等方面,也与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经济水平等诸多要素有关.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要求对城镇河道“美丽指数”的内涵界定必须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其实际建设状况、运行管护情况、社会服务功能、人水和谐程度等.因此,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的内涵可以界定为:符合景观美学要求的基础上,具备优质的水体、稳定的岸坡、完善的管护制度、合理的生态建设、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同时具有供应生产、防洪排涝、交通航运、景观休闲等社会服务功能.即“美丽”的城镇河道是河畅水清、岸洁景美、人水和谐的多功能河道[3].

2 浙江城镇河道“美丽指数”评价模型设计

2.1 研究范围

城镇河道“美丽”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但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选取合理的研究范围[4].农村河道相对城镇河道规模较小,一般用于灌溉,河道系统完整稳定,自然属性大于社会属性;城镇河道具有更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与现代人类生活关系更密切,城镇河道稳定是城市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城镇河道进行“评价”更具现实意义.由于评价对象是不规则形状的城镇河道,且长度没有统一的指标,不同的流域或河段的选择,会影响资料收集和指标评价.因此,对位于主城区内,针对能最大发挥其功能的河段进行评价更具代表性.综上所述,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评价指标体系的对象只涉及位于主城区内起主要社会服务功能的河道,例如城镇骨干河道、重要交通枢纽的邻近河道等.

2.2 评价指标

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级组成的河道“美丽指数”评价体系.目标层是对河流“美丽”的高度概括,用以反映河道“美丽”的整体水平,准则层则从不同方面反应河流“美丽”的属性,包括水体保护、生态建设、景观美学、水文化、社会服务功能五个方面.指标层则由24个定量或定性指标组成,每个指标与河道“美丽”的不同属性相关联,各指标评定细则如下:

(1)水体保护

水质特征:评价水体质量状况需通过一系列水质参数和水质标准,一般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及水体组成状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河道水体的物理特征如水量、色度、水味、浊度等可直接获取,其化学和生物特性(有机物、浮游生物、细菌、微生物等含量)可通过简单实验测定,或直接查阅当地河道基础资料[5].但由于缺乏生物方面的资料,本文建立的体系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来评价水体质量状况,按不同水质分别赋分.

水域保洁:水域保洁实质是指水域垃圾治理,除了技术层面,还应上升到管理层面.主要考察河道保洁制度、人员、经费落实情况,以及河岸及水域垃圾、杂物、有害物种控制情况.

污水处理:污水严重危害河道“美丽”.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以及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等.

(2)生态建设

常规的护岸工程主要用于防止水流和波浪对岸坡基土的冲蚀和淘刷,主要考虑河道行洪速度、河道冲刷、岸坡稳定等,环境因素考虑较少,一般采用混凝土、沥青等作为边坡的主要建筑材料[6].边坡的硬质化结构使生物栖息地范围减小,影响了河道生态功能整体性.边坡的不完整、不稳定使河道周围存在安全隐患.综上,将河流护岸形式、边坡完整稳定、护岸植被状况等指标纳入河道美丽评价体系.

河流护岸形式:分为自然生态护岸、人工生态护岸、非生态护岸等三类.

边坡完整稳定:考察堤岸边坡完整稳定情况,是否有坍塌迹象等.

护岸植被状况: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工程相结合的一种生态护岸形式,有助于河流水质的改善.

生物友好措施:考察河道是否留有鱼巢、洞穴、依据地形布置回流区和静水区、滩地保留、堰坝设置鱼道等措施,为生物栖息繁衍创造条件,分别赋分.

河滩保留程度:山丘区河道主要考察河滩(包括边滩和江心洲植物)保留(保护)完好情况.平原区河道考察是否保持自然形貌,江心洲及其植物保留(保护)情况,或有否设置人工生态岛、浮岛等,并考察其效果.

(3)景观美学

河道平面形态和畅通性,是人眼所能简单判别得到的指标,同时从美学和生态学上体现出河道的外貌特征与健康状况.河道平面形态简单划分为平面形态自然弯曲、基本自然弯曲、人工近自然、人工顺直河道等四类,要求河道畅通、河水流畅,河中无人为障碍物.

为构筑亲水宜居城市,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亲水设施.如设置慢行道或游步道、亲水平台、亲水台阶、文艺娱乐场所等亲水设施,考察设置完备情况,分别赋分.

公共标牌标识是结合人与水环境的高效信息系统,具有导向作用、宣传作用、安全提醒作用等,是河道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本模型将其计入评价.

每条河道区域内依照特定的思想内涵、审美趋向、社会功能而有计划地建设起来的景观工程,对河道的“美丽”起“加分”作用.如采取营造水景观、彰显水文化、建临水廊道和木栈桥(廊桥)、休闲亭、滩地保留等措施美化河道.按照设置的数量和效果,分别赋分.

(4)水文化

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人文等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财产.具有时代性和鲜明地域特点的水文化,是时代精神的产物.浙江人傍水而居,水文化底蕴深厚,水文化活动丰富,文化的精髓寓于水文化中传承至今.同时,通过对水文化的弘扬、继承和发展,呼吁人们保护水、节约水,培养人水和谐的生活生产方式.因此,将水文化纳入河道“美丽”评价体系是必要的.在对水文化相关指标进行评价时,重点关注能够反映当地重要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水文化遗产,以及艺术水平高超或科技含量高的艺术作品[7].

其中,物质文化划分为古迹类(河道附近有古堰、古桥、古村落,按其历史价值与数量,基于文化环境评判)和碑刻类(有石碑和岩石记录曾经发生过的水现象或历史,按碑刻历史感评分),非物质文化主要以历史基准(按河流历史与典故,历史悠久且脍炙人口,酌情评判)、相关艺术作品(相关的文学、绘画、雕塑、戏剧、曲艺等)、水文化活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的水文化活动)和宣传报道(被省级及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或获得过县级以上奖励)等来评价.

(5)社会服务功能

相比农村河道,城镇河道为人类提供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突出.不同城镇河道的功能定位不同,该评价体系包涵城镇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有:工农业和居民饮水之源:运输、发电、养殖、娱乐等.

休闲娱乐设施包括垂钓台、观景台、娱乐设施、健身设施、休息设施等,并考察设施完备情况.

结合浙江特色治水工程,对比“五水共治”整治前后河道的变化情况,按实施效果评分.

防洪排涝是河道的基本功能,考察河段堤防、水闸、泵站等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防洪标准,分别赋分.

考察河道水体是否符合人类生活需水功能要求,分别赋分.

最后,群众的感受是城市是否亲水宜居最直观的反应,本项采用调查问卷形式,按群众满意率评分.

2.3 权重的确定方法

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评价指标体系总分100分.通过由众多专家反复赋予权值的德尔菲法确定该体系各指标权重(见图1).在河流健康、河流生态等领域选择了多位专家,通过专家独立对待定权重的指标体系给出权值.回收各专家结果后,计算各指标权重的均值和标准差,将计算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并要求所有专家在新的基础上再次确定权值.重复进行反馈,直至各指标权重与其均值离差不超过10%为止,即各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以此时各指标权重换算为最终体系各指标分值(见表1).

图1 基于德尔菲法确定权重流程

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指标层总分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评价指标体系水体保护水质特征15水域保洁5污水处理5生态建设河流护岸形式5边坡完整稳定4护岸植被状况4生物友好措施5河滩保留程度4景观美学河道平面形态4河道畅通、河水流畅4亲水设施4公共标牌标识4景观建设4水文化古迹类3碑刻类3历史基准3相关艺术作品3水文化活动3宣传报道3社会服务功能休闲娱乐设施3五水共治成效3防洪排涝3人类生活需水3群众满意度3

2.4 数据收集

评价中数据的收集是一个复杂且繁琐的过程,通过对指标归类便能提高佐证数据收集效率.指标数据获取大致可分为实地考察类、文献查找类、咨询部门类和问卷调查类.通过巡河能直观显现的指标,实地调研小组在巡河过程中,便可参照指标评价细则直接进行评分,例如公共标牌标识等指标.通过尽可能多地查找与当地相关的文献资料,再对某些指标进行全面的评分,例如水质特征等.对于部分需要寻求相关部门帮助的指标,联系相关部门获取具体数据后,再依据评价细则进行指标评价,例如防洪排涝等指标可联系当地河道堤防管理所.对于需要通过当地群众才能得知的指标,则通过问卷调查的调查方法,设计针对性的问卷题型,进行问卷统计与分析总结出该指标得分,例如群众满意度等指标.

评价时间的选取、评价主体人的不同都会导致对同一段河道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这种评价结果存在由人的主观性引起的误差不可避免,且城镇河道的“美丽”评价涉及24项指标,因此需要以大量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使评价结果更客观.基于目前浙江省很多城镇河道的基础资料较缺乏,此次城镇河道“美丽”评价指标设计不涉及生物方面.

2.5 “美丽指数”划分

用德尔菲法请专家权重赋值的同时,要求各专家构建红蓝绿梯度模型(见表2).某地区城镇河道得分处于“红线”以下(红区)表示该段河道需要较大力度的规划整治;得分处于“绿线”以上(绿区)表示该段河道基本已达“美丽”河道的理想状态,工作重心可向河道保护方面靠近;得分处于两者之间的蓝区则表示该段河道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可针对得分较低指标进行整改.红蓝梯度模型的建立,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所评价河道“美丽”状况,从而让更多非行内人士了解该河道的优势与不足.

表2 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指数”划分

3 曹娥江上虞段“美丽指数”评价

3.1 河道概况

绍兴市上虞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曹娥江流域占绍兴市总面积的62.6%,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上虞区内的主要河道为曹娥江百官街道段,以城南新村为起点,四环大桥为终点,全长6.3 km.近年来,随着制革、造纸、印染、化工四大行业的整治提升,“三河”的整治,生态河道建设等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扎实推进,曹娥江百官街道段的河道面貌和水质情况均有较大改善.因此,选取曹娥江百官街道段作为模型实践应用实例.

3.2 评价过程

就体系各评价指标,对曹娥江上虞段进行“美丽”评价.根据上文数据收集所述分类,对指标逐批进行评价.

通过实地考察,得知该段河道:(1)在水质特征方面:河岸及水域无明显杂物.(2)在生态建设方面:护岸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保留有大面积滩地,为生物栖息创造了良好条件.沿河护岸结合了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两种形式,且边坡完整稳定.(3)在景观美学方面:自然风光出众,河水流畅且无人为障碍物,河道平面形态呈自然弯曲状.河岸设置了休闲亭、游步道、文艺娱乐平台等场所,有较多明确管理人员与起宣传作用的公共标牌.(4)在水文化方面:有上虞区政府所立纪念碑,河道周边无古堰、古桥、古村落,均为现代建筑.(5)在社会服务功能方面:休闲娱乐设施较多,但少有规模化的垂钓台.

通过文献查找,得知该段河道在水文化方面:不定期地举办相关活动,且因其特色水文化和五水共治成效,多次被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同时,该段河道历史悠久,有着东汉曹娥入江救父等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

通过咨询相关部门,得知该段河道在水体保护方面:水域保洁有着明确规范的制度,干流水质达到Ⅱ类.在社会服务功能方面:以百年一遇标准建设了长达14 km海塘,对城市积涝点进行了改造,五水共治效果显著.该段河道水一般不作为饮用水,但经过简单处理即可作为饮用水.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该段河道在水体保护方面:无不达标的污水排口.群众满意度高,对五水共治治理成效有明显感触.

该河道各准则层得分分别为:水体保护22分、生态建设20分、景观美学19分、水文化15分、社会服务功能13分,最终该段河道总得分为89分.在红蓝绿划分梯度中处于绿区,表明当前上虞区的城镇河道“美丽”指数已达到了较高水准.

3.3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对比准则层总分和曹娥江上虞段准则层的实际得分,建立曹娥江上虞段“美丽指数”现状图(见图2),直观反映出该河道存在的问题.曹娥江上虞段主要在水体保护和水文化两个方面与理想化的“美丽”河流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水体保护方面,建议当地相关部门持续保护和改善该段河流水质,通过各种途径呼吁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让群众知晓河道水体保护是大家共同责任,是利人利己的光荣事迹;在水文化建设方面,建议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物质水文化的挖掘,如寻找、修复、保留河道周边的古桥,古村落等,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当地水文化的丰富性.

图2 曹娥江上虞段“美丽指数”现状

4 结 论

河道作为城镇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子系统,其强大的自然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决定了其处于城镇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这要求人类尊重河流自然规律、合理配置河道资源、对河道的不同功能协调开发.出于上述目的,采用德尔菲法,最终建立浙江省城镇河道“美丽”评价指标体系,对城镇河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美丽”评价.河道“美丽指数”评价体系应用于曹娥江上虞段,评价后得分89分,处于“美丽”梯度划分中的绿区,表明曹娥江上虞段河畅水清、岸洁景美、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完善,但物质文化相对保留较少,亲水设施建设欠缺.评价结果基本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基于该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结果,建议浙江各县市区水管单位能够定期开展“美丽河道”评选活动.按照当地具体情况构建自己县市区内河道“美丽”红蓝绿梯度,对达到“绿线”河道进行表彰和宣传,对低于“红线”的“不美丽”河道可依照评价体系中低分指标给予整改意见,建立竞争态势,协同“五水共治”的实施推进各地区“美丽”河流的建设步伐.在河道“美丽指数”基本已达理想标准后,各水管单位可在在水文化方面不断挖掘,将水文化与具有区域特色的地方民俗和历史文化和河文化相融合,打造当地特色河道水文化品牌[8].

[1] 董怡隆,狄顺有.温州鹿城区丰门河水系治水方案[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5,27(4):17-20.

[2] 高学平,赵世新,张 晨,等.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J].水利学报,2009,40(8):962-968.

[3] 韩玉玲,胡 玲,夏继红,等.浙江省河流健康诊断体系构建[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3):10-12,16.

[4] 胡 玲,韩玉玲,夏继红.浙江省河流健康诊断思路及关键内容[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3):322-325.

[5] 周林飞,左建军,陈发先.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4):41-44,49.

[6] 张玉清,宓永宁,王 鑫.护坡新模式——铰接式混凝土砌块护坡[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854-9855.

[7] 涂师平.五水共治与宁波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26(1):1-6.

[8] 王卫标,方子杰,王 挺.关于浙江省中小流域综合治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6,16(7):30-31.

“BeautyIndex”EvaluationModelforUrbanRiver—TakingShangyuSectionofCaoeRiverforExample

CHEN Ting-ting1, ZHOU Xiao-di2, HAN Yu-ling3, CHEN Bin2

(1.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2.College of Surveying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 Zhejiang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3.River ManagementGeneral St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6, China)

From the view of system engineering, the “Beauty Index” evaluation model for urban river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Delphi method,including water protec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e aesthetics, water culture and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which can be evaluate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for urban rivers. Taking Shangyu Section of Caoe River for example, the “Beauty Index”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comprehensively calc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auty Index” evaluation model for urban river is feasibility and worth of being generalized.

urban rivers; beauty index; Caoe River

2016-09-29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Z16JC068);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80507—2016016)

陈婷婷(1996-),女,浙江苍南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水利工程.

TV213.9

A

1008-536X(2016)12-0048-06

猜你喜欢
城镇河道美丽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人口与就业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