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自然博物馆探寻之旅

2016-12-27 12:1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博物学家博物场馆

说起博物学,《辞海》里说,博物指“能辨识许多事物”。现代汉语词典对博物的解释是,“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统称”。纵观自然科学史,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博物学家: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近代的达尔文。

虽然达·芬奇在绘画、物理、生物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拿当下时髦的词来形容,他是一个“跨界”的科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博物学家。由此可见,博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许多现代学科都是从博物学中划分出来的。而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自然充满着神秘和魅力。重温博物学,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进行探究和探索,是一件充满魅力的事。

然而,博物学包罗万象,涉及诸多学科,应该如何入门?项目制学习是一个好的选择。从兴趣出发,通过项目设置和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特别是,有很多场馆,比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等,是孩子们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学习的好机会。

杨晔老师就是一个博物学“达人”,大学时就已成为《中国国家地理》的青少版——《博物》杂志最年轻的专家顾问。经人推荐,他参加了 BBC纪录片《美丽中国》的摄制。如今,杨晔在开发更多的自然教育课程,如生物探索课系列、地球探索课系列、宇宙探索课系列、菜市场博物学系列等各类博物科普服务。他试图把公益性的科普活动改造成趣味与知识、旅行结合的教育经营模式。

同时,对于不能够抽出大量时间跟随像杨老师这样的博物学“达人”走进大自然、走进场馆的学生们来说,如果可以利用在线资源和AR技术体验一下“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将会极大普及博物学的学习,增强学习体验。设想一下,如果学习变成来一场寻宝、探险的游戏,岂不是更加有吸引力?

由此,上海喵爪决定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利用自行开发的西游Go AR 社交游戏,将其与自然博物馆等场馆相结合,通过杨老师的博物学设置及体验,让孩子们通过技术、网络平台或场馆资源,学习博物学,感受大自然真实世界带来的乐趣。因此我们就有了第一个Field trip游学项目:自然博物馆探寻之旅。

这将是一个游戏化教育的典型应用。

把找到并学习辨识出相应的植物作为完成任务的一个标志,完成一项即可以通过扫二维码进入到下一轮,直到完成所有的任务——这就是游戏通关制。完成任务可获得奖励,完成关卡的孩子们可以领取他们的专属妖怪或其他形式的奖励。孩子们可以独自一人,也可以与班上同学或是其他学生一起去玩“playlist”,共同探寻目标,学习相关知识。

这将是一场开在自然博物馆的课程,也是一场社交游戏。孩子们在兴趣的引领下,以游戏的方式,到自然界、博物馆里开展关于博物学的亲身体验,相信这将是一次无与伦比的价值体验。

正如世界知名博物学家E.O.威尔逊所说,博物学“可以是从山巅上眺望的一片森林狭长的远景,可以是围绕在城市街道两旁的一片杂草,可以是一头鲸鱼跃出海面的剪影,也可以是浅塘里水藻上长出的茂盛原生物”。身边的博物学无处不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们在兴趣的指引下,带着对神秘大自然的好奇心,以游戏通关的方式,完成博物学的学习。

猜你喜欢
博物学家博物场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你是一只鹰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13岁的“博物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