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2016-12-27 13:32吴宏峻
科学与财富 2016年29期
关键词:生活性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改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学起来"有声有色",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很多数学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性;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评价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则被动吸收、机械记忆,特别是数学,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数学课让他们倍感枯燥乏味。但是新课改为我们开启了新时代,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使学生学起来"有声有色",同时给了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很多数学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念、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好数学奠定基础。

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做好学习这件事必不可少而且尤为重要。以前教师上课要求学生课上坐好,不交头接耳,积极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这些看似简单的习惯学生却总是被动的去执行,这并带动不了学生过高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固然不会提高多少。新课改后的教学不再局限于以上简单的形式,我们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敢于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看法,乐于与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促成,教师要耐心引导,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体会接受,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扎实基础,受益匪浅。

二、学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翻看数学课本,我们不难发现,课本中的例题及彩色插图基本和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形式。我从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事实,自始至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课题,创设操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所带来的乐趣。如:在教学"立体图形"一课前,我事先布置课前观察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家中的物品,哪些物体是长方体的,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哪些物体是圆柱体的,哪些物体又是球体?通过课前的参与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我还努力创设条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学习并理解数学。重点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又如:简便运算15-7,可让学生结合平时逛超市购物付款的经验来帮助理解:妈妈拿了一张十元纸币和一张五元纸币,买一条7元的毛巾,她应该怎样付钱?营业员应找给妈妈多少钱?最后妈妈还有多少钱?这样设计可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小数不够找大数"的规律。再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走马路,靠右行""上下楼梯,靠右行"这一知识点时存在了很大困难,因此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选取学校一段小路和一层楼梯,让学生在玩乐中思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所带来的乐趣。

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和枯燥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体验课堂的乐趣。同时,还可以使教师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中,和他们一起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与带来的快乐。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新课改提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知识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生实行再创造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四、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堂作业

4.1设计童趣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在设计作业时,我们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如:可以设计一些故事,创设一些情境等一些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4.2设计探索性的作业

完成数学作业不只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如:观察作业、调查作业、实验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形式。

4.3设计生活性的作业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4.4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五、适时的课堂评价激励

教师课堂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于适得其反。因此,评价时的动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

5.1瞬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激励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考察受教育者个体进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不断进步。激励性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知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课堂中,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充分发挥,获得发展。

5.2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能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应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等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如:当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教师对学生解答的评价不是按标准答案,而是用语言提示诱发、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独创性。当学生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错误所在,补充设问,点拨学生引发讨论,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争辩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当在学生理解得不够准确,表达不够完整时,教师运用反问,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产生疑问,引起思考,进行比较,进而排除谬误,获取真知。

5.3多角度评价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激励,特别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对激励的渴望更甚。在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时,要用发展的观点,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对学生学习数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进步,无论其现状何等不理想,离教育目标有多远,都应该通过评价加以肯定,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学生,并且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及对教师的评价时,都要从多个角度去评价。

总之,在新课改春风的吹动下,我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使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应新时代、适应新课改、适应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 于树增:《行进在新课改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 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 常作印:《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简介:

吴宏峻(1964.10-)男,汉族,学历:大专,职称: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如何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性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浅谈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策略
基于交往空间的江南传统民居“生活性”保护浅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