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和内涵思考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2016-12-28 01:05蔡亚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6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研究生

蔡亚峰 张 丽

(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京211800)

1 目前国内研究生就业工作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般外国学者对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和研究通常采用数据分析和磨具分析的方式,并通过制作各种模型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来很多相关的成果和数据,供分析、研究。但是由于我国的文化和传统等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有较大的差异性,千万不能将国外关于研究生就业的相关理论和数据直接使用到我国的现状,这样得出的数据没有参考价值,甚至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和误导。我国目前对于研究生就业方面的文章非常稀少,我要来做这方面的论证难度非常大,可以参考的有价值的材料甚少,目前主要是关于研究生就业质量和内涵,还有少部分的就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的文献大都看到了研究生正确就业观的树立对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重大作用,但是这些文章关于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进行了说明,专门论述研究生就业观的文章还是比较少的。

2 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意义

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各级政府和学校推荐、指导,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竞争、自愿、诚实信用和择优推荐的原则,在保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的原则。

毕业生是国家按计划培养的人才,有执行国家及江苏省就业方针、政策和根据需要为国家、江苏省和学校服务的义务。学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国防、军工、国有大中型企业、重点科研和教学单位就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苏北、中西部地区和边远地区建功立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通过“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就业;支持并鼓励毕业生到林业等艰苦行业、中小微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鼓励毕业生报考国家公务员;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学校将多渠道、多层面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向毕业生公布。同时,学校将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要求,结合毕业生的专业和就业意向,有选择地进行推荐。

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受地区、行业的限制;定向毕业生原则上在定向范围内就业,如征得原定向单位的同意并解除有关协议后,已落实新的就业单位,且经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同意,由学校报江苏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不回原定向单位,另行就业。

3 我校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随着大学生就业作为民生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几年,各高校纷纷加强了对本科生的就业指导,并有了一些成形的做法,比如,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并将其定位为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这对于推动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与此相比,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3.2 研究生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近几年来,研究生毕业群体的年龄结构由“80后”逐渐转变为“90后”。“90后”学生成长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生活环境等相对于80后更加优越,所以大部分“90后”同学在攻读研究生之前肩负的主要任务就是考个好成绩,对于未来究竟想干什么,职业生涯如何发展,个人的人生如何规划等类似的问题并未进行过认真的思考。

3.3 研究生对于就业政策了解不足

就业工作相对比较专业,涉及很多国家政策和要求,学校会将相关就业工作的政策要求发给研究生,但是很大部分的研究生重视程度不够,不认真研读文件要求,往往出现遇到就业问题再咨询的现象,这样会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会严重影响学生就业过程中相关手续的办理。

4 我校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2011—2016年就业情况统计分析

(1)我校2011-2015年就业率总体保持在97%左右,2013年达到98.61%;截止11月15日,全校2016届总就业率为85.78%,生工学院为88.63%。

数据来源:(2011-2016年生工学院研究生就业率统计)。

(2)生工学院2011-2016年毕业生在江苏就业平均比例59.28%,到北京、上海就业的同学只有不到1%,2012年最多达到7人。生工学院主要专业为微生物学、制药工程硕士、发酵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硕士、制药工程硕士、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专业,主要涉及药物制造企业,在上海、北京城市因为环保等因素将有污染的生产性企业已经搬离,上海、北京的药企非常少,所以学生每年很少部分可以到上海、北京就业,而且是呈现每年下降的趋势;同时不能忽视的因素是学校本身的品牌效应,南京工业大学是非985、非211高校,学生到上海、北京很难办理落户、档案等手续,学生综合考虑一般不会选择在上海、北京就业。

数据来源:(2011-2016年生工学院研究生就业地区统计)。

(3)生工学院2011-2016年毕业生到科研设计单位就业比例最高的是2011年,达到9.04%;2011-2015年到教育类单位就业的比例保持在7%左右;到国有企业就业的学生比例逐年下降,到三资、其他性质企业就业的比例有升高趋势。伴随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现在国有企业的数量急剧减少,所以学生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逐年下降,但是研究生到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比例相对稳定,这些单位因为社会地位、薪资等都相对较好,研究生对于这类单位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烈。

数据来源:(2011-2016年生工学院研究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

5 提高我校研究生就业质量和内涵的主要措施

5.1 加强领导,建立就业创业工作领导机构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学校成立校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相应成立院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配合,保证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研究、分析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时传达上级部门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和处理就业创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保障我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5.2 加强毕业生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

各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使毕业生树立通过各种方式的劳动,取得一定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新观念,增强毕业生的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教育毕业生从社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出发,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适度确定就业期望值,妥善把握就业机会,勇于竞争,主动就业;积极采取宣传典型、树立榜样等形式,引导、鼓励和教育毕业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到基层、到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在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利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全面宣传宣传新时期就业方针和各级政府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使广大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增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信心。学校在认真组织多种方式的就业、创业辅导讲座、咨询和创业实践等活动外,还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上好“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基础”等课程,同时积极构建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贯穿大学全程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创业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

5.3 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校及各学院在已建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拓宽渠道,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就业创业实习基地建设,为毕业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创业实训提供方便;各学院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搭建校友平台和就业创业信息发布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实现以基地带动市场,以市场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5.4 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奖惩制度

在毕业生教育、管理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中,为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及专业任课教师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毕业生,人人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推进我校就业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将建立健全就业工作先进奖惩制度,对就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给以表彰和奖励,对就业工作出现问题的集体、个人进行批评和处理。

5.5 举行研究生专场招聘会

我校从2016年起每年举行两次研究生专场招聘会,这极大的方便应届研究生寻找工作。春秋两季的综合性大型研究生专场校园招聘会是我校为毕业研究生精心准备的一场“就业盛典”,为毕业研究生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平台,畅通优秀企业的就业渠道,为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1]王广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5,(3).

[2]李涛,沈聪伟.加强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3]童翔,李延.完善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课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4]周世佳.新形势下加强科研机构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研究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