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6-12-28 01:05王楠楠衣英强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6期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道德薪酬

王楠楠 衣英强

(1.济南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综合科,山东 济南250102;2.烟台栖霞市杨础中心卫生院,山东 烟台265300)

近年来,我国中央加大了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关注力度,很多公务员的工作偏差行为逐渐被媒体曝光。公务员的工作偏差行为已经成为普通百姓与理论学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控制和减少公务员的工作偏差行为的研究已经提上日程,并将服务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建设。

1 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的现象

工作偏差行为一般是指由于员工自发行为导致的违规现象,不仅违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也严重影响到企业及人员的福利待遇。这主要表现在为以下行为方式:偷盗、贪污、怠工、谩骂、散布谣言、性骚扰等。而公务员是属于权力部门的特殊职业,公务员的工作偏差行为主要集中于责任意识减弱、贪污腐败严重、部门利益分割等方面。

1.1 责任意识减弱

国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务员的工作程序,并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提高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但是,目前公务员队伍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例如,在许多单位的窗口部门,仍然存在由于工作人员未全部告知来办事人员的办事手续而让其往返多次的显现,并且服务态度不佳。这主要源于公务员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真正的“为人民服务”意识。部分公务员奉行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无视纪律、生活堕落,慢慢失去个人道德品质。在十八大会议之后媒体几乎每周都会报道落马官员,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的现象可见一斑。

1.2 贪污腐败严重

贪污腐败问题一直是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是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腐败问题也出现了多样的形态,并且愈演愈烈。例如腐败人群趋向年轻化、私设小金库等等。随着近两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腐败之风也开始蔓延到建筑行业。新一届的领导人狠抓反腐倡廉建设,自2013年6月开始到2014年10月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重强调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但是,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反腐行动仍需进行。

1.3 部门利益分割

由于公务员具有垄断权力,极易引发“部门利益”。政府部门在行政工程中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产生了偏离公共利益的行为,出现了以公共行政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即为政府部门利益化。这种情况的产生,不仅会大大降低行政部门的工作效率,也会扰乱经济运行秩序,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进而对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严重的破坏性,最终会羁绊中国行政体制的改革。部门利益分割驱使公务员出现了工作偏差行为,更让政府部门偏离了为社会谋利的初衷。部门利益分割这种情况主要会出现在高官队伍中,部门利益的分割者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等具有强大的支配权利,他们以本部门的利益为起点来构建法律法规。不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而是于己方便,于人民不便。部门利益化严重损害人民和国家的权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的原因

造成公务员出现工作行为偏差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主要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主要指公务员的个人素质,外因主要指工作压力、薪酬公平、法律监管、社会环境等因素。

2.1 一些公务员个人素质低下

一般来说,公务员个人素质包含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三个方面:(1)政治素质要求公务员必须建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有正确的认知和理论修为,并始终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工作的指导坚定不移的坚持,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思想素质要求公务员拥有坦荡的胸怀,宽以待人,还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懂得严于利己。时刻保持进取之心,坚持创新。(3)业务素质要求公务员除了要具有综合分析才能之外,还有具备组织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

然而,一部分公务员并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职责,偏离了自身工作的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这使得他们之间沉迷在金钱和享乐中不能自拔,渐渐偏离了为民、务实、清廉的轨道,在德行上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此外,一些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放松了学习,对自身业务知识的了解不明确,对法律法规的研究不够,导致工作开展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甚至在工作实践上误入违规违法的雷池。

2.2 公务员工作压力较大

工作压力往往是说当个人处于工作环境中由于工作的相关因素产生了一种紧张情绪,这样看来,工作压力主要就来源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担任角色、工作角色、人际关系、生涯发展等几个方面。随着媒体的发展,沟通途径的逐渐多样化,普通民众对政府工作的参与度不断提高。由于公务员这一特殊的职业被人们更多的关注,所以也受到了与其他职业相比更多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公务员自杀事件,更加凸显了公务员背负的压力问题。

员工在面对超负荷工作时往往会有两种反应:一是妥协,二是反抗。妥协,就是接受。但由于员工长期被超负荷工作负累容易出现紧张感和挫败感,这就无形中又增大了员工的工作压力,导致员工旷工、暴行等行为反应的出现。反抗,就是不接受,员工会有更加直接的表现,如缺席、怠工、口头发泄、谩骂、人身攻击、破坏办公环境等行为出现,这些行为都会属于员工工作场所偏离行为范畴。例如,在窗口单位的公务员每天会接待大量的办事群众,工作强度较大,遇见的问题较为棘手,因此会存在较大的工作压力。在此中情形下往往会存在公务员消极怠工以发泄不满情绪或者态度恶劣、不耐烦等情绪。

2.3 公务员薪酬体系设计尚待完善

从多个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薪酬的公平性能直接影响到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影响员工职场偏差行为的出现。如果员工对薪酬始终感到不公平、不满意的状态下,那么这种心理状态就会直接导致他们偏差行为的出现,缺勤、怠工、离职都是常见的反应表现。因而,薪酬公平感对拖延工作、渎职枉法、贪污腐败、不合作等偏差行为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从目前来看,公务员的月薪按照一定的级别来进行发放,这种制度极为不合理,甚至导致一部分公务员生活水平低于很多社会职业,这就使公务员要面对生活的困难,很容易造成贪污腐化情况的出现。一旦员工对薪酬分配有了不满情绪,认为分配不公平合理,不透明,那么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就会导致行为失范。

2.4 公务员监督制度仍需改革

公务员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一是入职前考试制度方面,公务员考试主要通过笔试和面试考察考生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可以量化的方面,对于不可量化的思想品德方面却考察不到。因此不能保证每一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都是德才兼备。二是内部监督机制方面,目前还没有彻底实施领导责任负责制,一旦发生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对干部的处罚机制较为麻烦。三是外部监督机制方面,在反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的监督中,媒体和人民的监督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5 市场经济和社会风气影响公务员队伍

自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中国的各方面在与世界进行接轨。这一全球化的过程既为中国带来了机遇也同样带来挑战。在思想方面,新事物新文化的不断涌入成为一把双刃剑。有些公务员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一些党政机关由于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很多公务员忘却了工作应坚持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过度沉溺在权利、金钱方面,造成贪污腐化的行为的普遍。

3 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的对策

3.1 加强公务员道德水平建设

我国历代的开明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官德思想,“自省”、“慎独”“防微杜渐”等都是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加强公务员道德水平建设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管理。公务员各部门应根据实际制定职业道德规范,把岗位聘任、职称评聘、晋升职务等方面与道德评比相挂钩,对职业道德考评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加强培训学习,提升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各部门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公务员岗前培训的必修课,并有针对性的对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参加道德讲堂、参观廉政教育警示基地等,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时刻刻铭记于心。三是加强监督管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让社会各界参与到对公务员的评审和监督中,只有将公务员职业道德要求时刻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才能够时刻接受监督,不断提升和规范职业道德水准,让人民群众满意。

3.2 减低公务员工作压力

为了减少公务员工作偏差行为,应注意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对员工工作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在众多的研究中我们能够看出,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殊人格特质的员工,在进入到工作中后更加容易受到工作压力的影响,导致偏离行为的产生。那么应尽可能充分的考察公务员的性格特点,根据其性格特点安排相应的岗位,让其个人素质与岗位具有匹配性。另一方面,合理改善工作环境。例如通过举办文娱活动丰富公务员的日常生活,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并得到减压和放松心情的效果。

3.3 完善公务员薪酬体系设计

公务员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科学化的合理体系来强化管理。薪酬体系要始终坚持公平原则,不仅要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一致和无偏向行,同时也要尊重和关心下属。这对于促进公务员更好的履职尽责十分重要。要结合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进度,按照激励约束原则,结合企业薪酬管理模式,设计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公务员薪酬管理制度。并按照公务员绩效考核标准,进行依法管理。

3.4 完善公务员监督管理机制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和任命,除了要具备能力,还必须要有“德行”,要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的录用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真正将有能力、有德行的人利用起来。这样有利于防止公务员的工作偏差行为,为公众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在公务员监督管理方面,既要注重内部监督,也要注重外部监督。落实领导负责制,让每一名公务员对自身工作有担当有责任。开拓媒体监督与民众监督的各种渠道,让每一位公务员都能够得到时时刻刻的监督,让每一个工作行为都能够接受人民的评定。

[1]魏新,杨俊.工作偏差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治理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3).

[2]闫芬.论当今我国腐败问题及反腐措施[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陈谦.政府部门利益化问题及治理途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8.

[4]喻天辅.关于国家公务员个人素质的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4).

猜你喜欢
公务员职业道德薪酬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篮球公务员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