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自主意识

2016-12-28 23:10陈惠萍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写作提高意识

陈惠萍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表达情意的交际工具。但也一直是令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提不高成为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意识;写作;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学生对作文存在着厌烦、畏难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难题与包袱。“需要是动机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认为提高作文教学效果,应该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入手。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表达、写作欲望,使他们变 “被动写”为“主动写”,变“害怕写”为“勇于写“、“乐于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果。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一、放手写作,突出写作自主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小学生的语言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要肯定小学生大胆使用一些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句式。让他们自己去克服不成熟,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也就有了“灵魂”。

二、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能力

1、从观察入手。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内容决定形式,而观察和思维是打开内容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多记、多写的习惯,为积累作文素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练习写植物时,可以带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走走、看看,最后再动笔写。

2.进行思维训练。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的表象,并不等于就有了好的文章,任何一篇文章都不是对事物的实况录制,而是经过作者的认识、构思与表达所写成的。所以可以在观察之前布置观察任务,让他们有目的地观察、思考,知道怎样利用这些素材来表达自己的写作目的。

3、激发想象。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时,要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想象。例如观察静物时,激发学生把死的东西想活,在观察植物时,让学生根据动作、姿态,想象它们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在观察人物时,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在进行思维训练时培养想象,还可以利用图像或艺术品给孩子们创造一些简单的情境,训练思维,激发想象。

三、广泛阅读,获取大量信息,以备写实之用

1、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尤其是小学生,所以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写作材料。并能学以致用,把好词佳句根据实际情况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对于小学生,往往是看见一个题目不假思索就开始动笔,写到哪儿算哪儿,或者写不下去了,重新再来。他们顾及不到文章的中心、语言、层次、结构等,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要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审题,立意。当面对给定的作文题时,首先得弄清题目的含义,确定中心。

2、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当确定好一个中心后,选择能反映这个主题的材料。把你可能要用到的材料简单写在一张纸上,然后考虑怎样安排这些材料,而且要排列得妥帖,有详有略。

3、拟定题目。题目要根据自己选好的内容而定,给文章定标题,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要切合内容,不要“题不对文”;要具体,不要空洞;要精练,不要累赘;要醒目,不要一般化。

4、编写提纲,搭起文章的骨架。一篇好的作文,结构完整和条理清楚是少不了的,而要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甚至可能不到一个小时内要做到结构完整和条例清楚,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一个简单的提纲,把你作文的思路大致理清,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结构一般比较完整,条理也会比较清楚。

5、修改的习惯。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所以修改的习惯是很重要的。当你把作文写完后,过一会再看,考虑表达是否准确,通顺、有条理,主题是否鲜明,是否生动活泼,是否有文采,反复推敲,最后定稿。作文通过修改,往往会有一个提升。并且通过这些修改,下次写作文时就知道要注意哪些问题了。

五、加强写前指导

学生写不出作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下手,找不到切入点,这时,如果老师能进行指导的话,就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帮学生找到切入点。当然,写前指导不一定非要教师讲不可,可以让学生来发言,讨论,互相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等等。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以“老师讲一讲——静心读一读——细心想一想——提笔写一写”的导写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指导。

六、改变评价,提高写作热情

张万化老师曾说“儿童写作不光是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为了健康、自然地宣泄感情,和别人沟通。学生的作文必须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因此,作文讲评课上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把写得好的习作挂在“学习园地”中展示,让学生学习别人的优点,自改作文。也可对作文的评价设立星级。总之,在作文评价时注意采取各种形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不断鼓励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位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我能行!”“我是优秀的!”

猜你喜欢
写作提高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