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2016-12-28 20:22陈丹凤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创新

陈丹凤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及随着我国“人才强国”、“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确立,因此我们的职业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出大量的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满足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等工作。要达到这些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只要我们深化创新体制,我国的职业教育必然会实现跨越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一直是影响并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发展,关键在于问题根源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有建设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强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性。本文阐述的立足点是探究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强化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一、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管理脱节,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区别明显。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职业教育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分属于高等教育和职成教育,这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管辖上不同。在以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中,出现中、高职业教育脱节的情况。无论是在教育课程内容设置,还是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我国职业教育都缺乏系统性,无法在教育课程内容上实现有效衔接。

2、管理部门缺乏协调,弱化职业教育管理的有效性。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是职业教育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保障。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表现为行政部门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在责权上存在模糊,职权间的交叉重叠,势必会弱化管理力度,进而出现管理效力下降等情况。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但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方面,明显存在较大的缺陷。一方面,现有分散式的组织形式,弱化了国家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现行管理体制缺乏执行主体,缺乏强有力的执行作为管理保障。

3、社会积极性不高,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仍是社会公众对于职业教育的认可不够,在思想观念上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因此,职业教育管理缺乏企业、行业、家庭等的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社会性力量过于单薄。从属性上而言,职业教育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但其也有特殊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面,实现职业教育管理的全面发展,势必存在诸多困难,强调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提高公众认可度的必要性。

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策略探究

1、逐步建立健全行政管理组织体系,实现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在职业教育管理中,行政管理组织系统的完善,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首先,职业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系统的完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完善我国行政管理机构在职业教育中的设置。通过统一的管理组织体系,集中行政管理职责,确保行政管理的应有的权威性;其次,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应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实现各级政府强化对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组织协调;再次,积极推进现有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强化行政管理机构在职业教育发展指导、职业教育规划等领域的管理能力,确保职业教育管理更贴切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明确行政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

2、逐步强化社会参与职业教育管理的主动性,推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职业教育管理的推进,关键在于增强职业教育管理中社会参与程度,在教育管理中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面。一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相对较低,无论是民众、行业,还是企业、家庭,对职业教育管理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导致职业教育管理的立足面缺乏;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的积极参与,提高社会参与度,就是强化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职业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逐步推进职业教育规范化发展,实现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的衔接。职业教育的涉及面广,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相互脱节,不仅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职业教育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为此,我国应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强化不同层次教育之间的衔接。首先,在教育内容上,中、高职业教育应相互衔接,便于学生继续深造,接受更加系统的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强化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突出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在招生机制上,对于一些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实现单独组织招生,强化优质生源、优质专业“双优”模式的人才培养,更契合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4、改变观念,加强职业教育内部管理。过去由于职业教育管理不合理,我们都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现在要提高认识,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和职能部门领导要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职业教育对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劳动者技能、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和特殊作用。职业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也是全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环节。5. 强校企合作和树立产教结合教育理念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样以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为主线。因此,职业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面向产业需求的教育理念,推动行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行业指导地位,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合作举办职业教育,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同时,树立产教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注重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产品的创新,从而让企业得到投入的回抱,使得校企合作呈现一种互利、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杨艳玲,杨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0):25-26.

[2] 华伟锋.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研究[J].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5,13(2):45-46.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职业教育创新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