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条件和措施

2016-12-28 20:50谢永清
未来英才 2016年22期
关键词:有效性实验数学

谢永清

数学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也是数学课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精讲点拨,注重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关注教师对知识结果的传授和学生对结果的应用。而合作学习,则是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发生过程的体验,让其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让生活与数学更多的接轨,让孩子们的发现数学化、理性化、科学化。

一、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条件

数学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合作学习,也不是学生简单的组合就是合作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要有以下的条件。

1、教学内容。对于一些结论性的内容,尤其是教材中提供了对生成过程的实验或是不同的方法达到相同结果的,这样的内容就比较适合采用合作学习。让一个人繁杂的演算演示变成小组成员间的殊途同归,分工合作,既节省时间,又可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

2、学生方面。采用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有小组合作与分工的意识,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善于倾听,勇于发言。

3、教师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首先,教师能有效的调控课堂,能灵活的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其次,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教学内容要合理取舍,对教学结论要明确,对学生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要心中有数。第三,教师对实验时间也要合理把握。整个课堂教师要有扶有放,有学生的合作,也要有教师的合理引导和归纳,才能把握合作学习的真谛。

二、提高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措施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数学课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采用合作学习,对内容的合理选取,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学习运算,对于各种运算率的推倒可以选择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各成员对不同算式的计算,在对比形式、结果、运算过程,可以发现不同的运算顺序或者是不同形式的算式,其结果是一样的,由特殊到一般,学生在这样的合作与交流中发现规律。比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学习,通过让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小组至少有四对不同的三角形,通过拼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当然,一对三角形又有三种不同的拼法。这样的合作既活跃了课堂,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把课堂交给学生,结论由学生发现并总结。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扎实,对学习也更有兴趣。

2、合理的小组分配。大班额教学,要采用合作学习,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为了节省时间,便于组织和指导,一般选择前后排为一组,人数为4到6人为宜。在座位编排中,考虑身高因素的同时,特别兼顾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每个小组有一个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让其对合作学习中的成员合理分工,无论从学具、材料的准备,还是在课堂中的实施,务必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其中,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这样,不仅锻炼我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也能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合理的组织引导。在大班额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对教材有效取舍。比如北师大版六年级有一节实践活动,准备相同的长方形来卷成圆柱,怎样卷圆柱的体积最大?课本给出的数据,学生在探究时,计算量很大,而且费时。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选择长为18.84厘米,宽为12.56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准备(毫米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课堂中学生合作探究时,也可让学生在最后的结果中保留π。这样的变动,不仅让课堂节省了时间,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所带来的方便,渗透了代数思想。

其次,有效安排合作时间。合作学习不是一节课都要合作,而是要有的放矢。比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学习概率问题的《摸球游戏》,如果整节课让学生去玩游戏,学生可能很高兴,但也失去了课堂的本真。我们可以先师生合作,从盒子里摸球,引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结果;然后放手让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小组合作实验,并记录结果;接着教师再通过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得出结论,对起初的猜想进行验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的合作有序而且有效,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第三,教师做好师范,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教师的师范,就是教师要交给学生怎样合作,如何合作,合作要完成什么。这些在学生探究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要么像《摸球游戏》一样,师生合作,让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并模仿完成游戏;要么像《探究怎样做成的圆柱体体积大》那样,先让学生明白要求,然后让学生大胆的实践,再把他们实践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不管那种方式,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大胆的说,勇于把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说出来,体验学习的快乐和自信。

总之,采用合作学习,教师要把大班额分解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课堂为他们提供合作的平台,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效率的合作,合作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无论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还是他们的结论总结,力争让每一个学生的手动起来,嘴动起来,更让他们的大脑活跃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猜你喜欢
有效性实验数学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