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不远?—中欧2015年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

2016-12-29 13:19王建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中欧商业评论
中欧商业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排名榜中欧经济学

文/ 王建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中欧商业评论》

危机不远?—中欧2015年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

文/ 王建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访问教授《中欧商业评论》

【编者按】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人均国民总收入排名榜,素有“天下第一排名榜”之称。本刊联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研究人员,于2011年开始发布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旨在对前者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地认清国情,呼唤改革,推动研究。运用“发展方式分析”的创新性理论分析框架,今年的排名榜文章不仅对“十三五”规划中“全面二孩”的出台做了进一步解读,而且对“去杠杆”的出台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退台进行了分析,描绘了未来15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佳路线。

从 2014年到2015年,中国的Atlas人均GNI从7 380美元变为7 820美元,排名从100位变为96位,升4位,扣除排名扩容的影响则升7位。中国的PPP人均GNI排名从105变为107,降2位,扣除排名扩容的影响则升1位。中国的Atlas人均GNI排名在2015年明显上升的原因,除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率以外,主要是在美元进入升值周期后,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幅度明显小于大部分其他货币。

中国2015年的Atlas人均GNI排名高于PPP人均GNI排名11位,Atlas人均GNI排名指数高于PPP人均GNI排名指数5.1个百分点,表明和其他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货币相比,人民币明显高估。中国2015年的Atlas人均GNI需要降低到6 040美元,才能使得Atlas人均GNI排名和PPP人均GNI排名相等。这意味着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货币高估了20%左右。

中国的PPP人均GNI排名在2015年几乎停止上升,这敲响了危机的警钟。根据笔者的“发展方式分析”,中国离危机已经不远。

纠偏会以大危机的形式爆发吗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口号在中国已经喊了20多年。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它由什么决定?它有多少种?为什么要转变它?如何转变它?这一系列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理论解答。

“内含方面”和“外延方面”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一对微观层面的概念,被前苏联经济学家套用到宏观层面而引申出“内含型经济增长”和“外延型经济增长”,引入中国后演化成两种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型经济发展”和“粗放型经济发展”。

笔者把经济发展方式重新定义为由经济结构决定的经济发展状态。“经济结构”在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里通常指的是总量结构。最重要的总

猜你喜欢
排名榜中欧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世界拳击最新排名榜
世界MMA最新排名榜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简明经济学
排名榜不是“万灵药”
世界拳击最新排名榜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