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新合作,推动新能源科技革命

2016-12-30 10:06赵刚
中华环境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科技

全球创新合作,推动新能源科技革命

赵刚,博士,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世界能源论坛“能源政策奖”2016获奖者。

能源领域是最可能发生下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域,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完成这项任务。只有全球创新合作,共同携手努力,才能应对那些重大挑战,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015年起015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家,2015年清洁能源投资额占世界清洁能源投资总额的30%以上。

当前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多数是能源问题引起的。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能源安全、环境污染等,皆是因为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引起来的。寻找到一种或者几种新能源,从根本上取代化石能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责任。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中美等国共同发起了创新使命倡仪,承诺成倍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投入,尽快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早日解决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

为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出台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等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强了清洁能源发展的标准建设。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用电等方面制定了电力标准400多项。三是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CF1400、三代核电技术和具有四代核电安全特征的高等核电技术研发成功,大型水电(阻坝)和80万千瓦水能机组设计制造试点里,风电、光伏发电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3兆瓦机组广泛应用,风光组示范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示范效果。四是清洁能源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家,2015年清洁能源投资额占世界清洁能源投资总额的30%以上。

根据刚刚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额的比重将达到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清洁能源发展任重道远。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提高能源领域低碳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核电建设。2020年核电装机力争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3000万千瓦。

国家电网集团,研发了特高压电力传输技术,提出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仪等等,这些案例表明,中国已经是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是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稳步建设西部风电太阳能基地,大力发展中东部地区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左右,风电装机超过2亿千瓦,光伏装机超过1亿千瓦。

三是加快清洁能源激励快速通道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消纳市场,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推行节能低碳便利调度,优化电力系统,促进清洁能源的消纳利用。

在这方面,全世界都有责任一起携手同行,为新能源科技革命做出贡献。

十年前,我带领一个课题组,研究通过国际合作来促进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那时候,我们对低碳经济也只是刚刚认识不久,我们曾经跟国内外的200多位专家交流,访问过数十位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对低碳经济还有争论,对能否实现新能源的革命存有疑问。我们当时的研究,催生了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发起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我也担任这个合作计划办公室的副主任。十年后,让我感到惊奇,同时也让我感到骄傲的是,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从事新能源研发和生产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几十倍增长,从研发投入和生产制造等方面说,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了,而且中国的企业家和科学家早已经具有全球视野,愿意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协鑫集团作为一个太阳能上下游产业链齐全的集成制造商,其投资的太阳能发电站遍布十几个国家。中国的国家电网集团,研发了特高压电力传输技术,提出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仪等等,这些案例表明,中国已经是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美在新能源合作上,具有全球的示范意义。

中美创新合作的一个里程碑项目,就是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超过100家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参加,超过万名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参加的大规模的双边合作,不仅为中美创新合作树立了标杆,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合作做了很好的示范。去年9月,中国和美国、英国、以色列、孟加拉国、韩国等国家的产学研机构一起,在硅谷发起成立了全球创新中心,选择的第一个主攻方向就是新能源科技革命,多国的科学家经常汇聚一起,探讨下一个最重要的能源是什么?如何投入?如何研发?如何共享知识产权?是否可以在ITER计划之后,再启动一项国际大科学计划?我们这项计划得到了美国的前国务卿舒尔茨,前国防部长佩里,前能源部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等一大批科学家、企业家和政要的支持。最近,我也研究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学者,我建议将全球创新互联网作为一项国际大科学计划,成为为世界贡献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清洁能源的大型基础设施。

能源领域是最可能发生下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领域,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单独完成这项任务。只有全球创新合作,共同携手努力,才能应对那些重大挑战,人类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新能源能源科技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