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2016-12-30 17:26王翠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和谐社会生命教育

王翠平

[摘要]德育是高校的根本性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其是否和谐直接影响教育的和谐与否。德育的人本追求要求要着眼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即德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教育。生命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的价值追求。把生命教育纳入德育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和德育和谐度,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高校德育;生命教育;和谐;和谐社会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发展的生力军,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所以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德育是高校的根本性教育,是高校教育的灵魂,也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加强校风、学风、教师的道德建设,让学生头脑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要坚持做好高校德育工作,担负起高校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始终把德育放在首要位置”。这为明确高校德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一、生命教育是实现高校德育和谐的重要路径

和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原型。“天人合一”、“兼相爱”、“和为贵”等,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向往与追求,胡锦涛曾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切实把大学生培养成对祖国、人民和社会的有用之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高校德育是通过学习,把社会对成员的思想、道德品质等要求内化为成员的内在素质的活动,是个体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前提。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自身和谐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个体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和谐德育就是遵循受教育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需要的基础上,调控德育体系内部因素的协调统一,使之发生协同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受教育个体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实现教育和谐,可以促进个体肉身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理性与感性等和谐发展。高校德育的价值追求是以人为本,就是说高校德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教育。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及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既是悦纳生命、重视生命,提升生命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引导大学生理解、尊重、领悟和实践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在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同时,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从其内涵上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情感教育,生命能力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等内容。开展德育教育需要对学生的生命特别关注,尊重受教育个体,而将生命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身心全方位发展,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拥有生命智慧,实现高校德育和谐发展。

二、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一)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

“人的本身不是别的,只是一种和谐而已。”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青年人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应该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谐的人”应该是思想、道德品质、情感、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均和谐发展的人,是一个和谐的整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形成了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多元价值观冲突、贫富差距拉大、生存环境日益恶劣等社会环境,大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在面对学习、生活、社交、就业等多重压力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迷茫,有些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便萎靡不振,退缩逃避甚至不惜残害、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因此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显得尤为必要。高校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掌握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进而珍爱、尊重、理解生命的价值,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大学生自身和谐是高校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大学生身心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才能妥善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形成高校师生关系和谐的局面。同时,生命教育重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和个体生命体验,把大学生看成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生命个体,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有机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及主体地位,尊重生命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引导大学生认识、尊重、敬畏、善待生命,关注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可见生命教育是实现德育和谐的落脚点。

(二)开展生命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

人活在世上,在保存生命的同时,更要提升生命质量,赋予生命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精神境界,用道德知识涵养生命,净化、美化心灵,这是生命教育也是教育的愉悦本质。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曾指出:个体的全面发展不仅体现在体力、智力方面的自由发展,而且体现在道德、审美情趣和人的个性方面的高度发展。胡锦涛同志曾强调:高校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引导广大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有所增长;既要发展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人格因素方面持续发展;既要增长学识才干,又要增进身心健康。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石和载体,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完善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生命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生命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本质问题的应有之义。所以说生命教育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和最终归宿。

(三)开展生命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和保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和谐校园是指师生关系、教师关系、学生关系及学校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和谐。高校实施生命教育,通过传授生命知识,心理健康维护,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大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意识。学会悦纳自我,热爱自然,接纳他人,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大学生自身和谐,进而推动校园和谐发展德育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实现高校德育的生命教育策略

(一)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协同培育

习近平说:“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可以看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在现有的高校德育体系中,教育者可能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及技能教育比较关心,对德育、心理健康、人文关怀及生命教育相对淡化。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协同培育,避免把教育变为满足社会发展的工具,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生命教育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使人类在面对生命时即保持着探索、求实、创新、独立的科学精神时,又能拥有对自然及社会的认同,对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对历史文化传统的发扬,对生活保持本真态度等。生命教育倡导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协同培育,在人文理想中注入科学精神,并且又赋予科学以人文关怀。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使得大学生能够意识到生命得价值所在,在生理、心理与其社会性、灵性等方面均衡发展,在知、情、意、行等方面能够协调发展,从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关怀他人,寻找生命的真谛,形成正确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

传统的高校德育主要采用说教为主的方式,忽视教育主体的内在需求,缺乏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生因为缺乏直观的生命感受和亲身体验,难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回归生活世界,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引导他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提高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能力。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生命教育的隐性德育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造成青少年教育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种年龄阶段的人按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故而,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注意德育的隐蔽性,不要明显体现政治色彩,把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及校园的各个方面,通过校园自然环境、文化活动、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引导、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以第二课堂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最高尚的道德是爱,而对于生命的关爱与尊重是爱的根源。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陶冶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大学生的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生命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大学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内在情感,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大学生是健康和谐发展。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大学生失联、性侵、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生命发展的文化氛围。

(四)构建体验式生命教育实践平台

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可以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深入敬老院、孤儿院、监狱、戒毒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模拟开展灾难现场,危险场景,突发情况等,让学生进行直观的生命体验,进而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及生命价值的理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生命知识内化为生命意识,提高大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五)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

和谐德育要求协调并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使受教育者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要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生命教育体系,形成全方位育人的局面。学校教育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体,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健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及监督管理机制;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家庭给予生命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等相关的指导与帮助;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协作,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加强相关教育理论学习,此外也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社会作为一所开放式的大学,“优化社会风气是优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基础”政府和社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政策和资金上对大学生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大众传媒与网络要坚持健康的舆论导向、营造人文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社会要坚持德育目标一致,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和谐共振效应,促进德育和谐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和谐社会生命教育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