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下单位成本管理研究

2016-12-31 04:30李生贺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学事业成本费用科研项目

李生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00)

1 引言

实施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不但有效建立了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加强了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从根本上规范了科学事业单位项目资金有效使用,而且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对科学事业单位的经营或者非经营活动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新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从财务核算的质量和内容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且增加了新的会计科目,对财务核算内容进行了细化处理,例如对相关支出区分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支出。

新制度对会计内容和质量的要求提高了财务会计机构的要求,增设会计科目,核算详细内容,严格区分成本和费用和资本支出,使各级政府部门明确、全面掌握科研机构的财务收支情况,利用财政资金、结余,如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成本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统一了科学制度成本核算的方法、内容、成本划分和界定,建立了规范、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在科学机构支出管理中,会计期间的相关费用将计入当期支出,如果相关的费用支出属于不同的会计期间,应将该部分成本以摊销或者折旧的方式加以列支,并做好成本费用的台账和月度、年度的费用支出报告。

科学事业单位应严格区分发生在当期的成本费用内容,比如可以将成本费用内容划分为科研项目成本、非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内容,从而真实准确的反映科研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同时科学事业单位应该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如可以将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信息在单位的内部予以公开披露。

2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核算内容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是指其为完成科研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科研项目的成本、非科研项目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内容。

科学事业单位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科研事业单位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发生的损耗和支出,具体包括科研直接成本和科研间接成本。科研直接成本指为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发生的,与科研项目直接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相关的直接费用。科研项目间接成本指为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科研活动的相关支出,该部分支出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标准进行分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是指科研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进行科研项目和非科研项目的组织或其他活动而发生的损耗和支出。

3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管理的问题

3.1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核算的意识不够

科学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对成本费用核算的没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单位的员工也缺乏相关成本管理的意识。很多科学事业单位的高管层觉得成本费用核算和管控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全员成本管控的意识弱化,想当然认为科研事业单位的成本和损益有财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管控,与自己无关。甚至有的科学事业管理层为了科研事业单位的业绩,要求财务人员调减成本,需增利润,改变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造成科研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内容严重不实。

3.2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制度不完善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未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造成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分摊不准确,缺乏科学性。并且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不完整,固定资产的折旧未反应在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来,造成成本费用不准确,虚增了科学事业单位的损益,并且不能准确反映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配比原则,存在超前或者超后确认成本费用的情况,不能给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财务信息。

3.3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流程不合理,未进行成本分析

一些科学机构没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虽然建立了制度,但不是在科学研究机构的财务和会计制度按照成本会计的规定,为不符合制度的规定的过程中,导致科学事业单位成本会计不准确。部分科研机构成本控制在控制变更事前控制,只注重对企业日常支出控制,如果没有科学的研究项目的整体把握,包括事前成本分析和计算,事中成本费用未进行集中管理,事后也未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析,找出原因,预防下次类似成本费用的发生。

3.4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内容不规范

科学事业单位对成本费用核算过程中,对经营性业务的发生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而对其他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核算,这样造成同一个单位出现两种核算制度,不利于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同时科学事业单位同一项业务出现后,财务人员不易区分应采用何种核算制度,影响科研项目和非科研项目核算的准确性,也影响了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和相关主管部门考核管控和有效使用预算资金的情况发生。

4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加强管控的建议

4.1 强化科学事业单位成本管控的意识

科学事业单位的高管层和财务人员应树立成本核算观念,对成本核算提高重视程度。科学事业单位做好成本的培训和宣传工作,促使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提高成本核算的意识,同时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提高成本核算的能力,增强责任感,为更好的成本核算打好基础。

4.2 科学事业单位应对成本费用科目进行细化

科学事业单位进行成本费用时,应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区分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制定出不同的会计核算的会计科目,准确反映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如可以将科学事业单位事业支出科目细分,分别进行成本费用的核算和反映,将”事业支出”分为“科研项目支出”、“非科学企业支出”和“支持业务支出”、“行政费用”和后勤费用和“退休费用”六个层次的会计科目,分别进行核算和反映。同时,科学机构应按照金融机构和金融部门的要求或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以科研项目为基本核算对象实施内部成本费用管理。

4.3 科学事业单位改进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方式

科学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考虑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自身的特性和损耗的方式,来制定相应的会计政策。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要考虑到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和损耗情况,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无形资产计提摊销时,因其价值转移和损耗不一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需改变原有无形资产的价值的摊销的形式,应增加加速折旧法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同时每年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发生价值需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4.4 完善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核算的方法

科学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可以借鉴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对科学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支出做好数据分析,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科学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对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得以客观真实的反映。严格区分科学事业单位为购置资产发生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准确区分科学事业单位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和拨付下级单位的支出,同时对不得列入到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规定不得计入科研项目的成本中。

5 研究结论

科学事业单位财务成本核算是科学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因此,提高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可以显著提高科研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资金的效益,是科学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和准确。同时科学事业单位的高管层应提高成本管控意识,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制定和全面落实成本管控制度,这样才能使科学事业单位能够可持续发展。

[1] 毕莹.论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14,(09):64-65.

[2] 刘春燕,苏庆兵.浅谈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6):12.

[3] 蔡霞.科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研究田[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62-65.

猜你喜欢
科学事业成本费用科研项目
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六大问题如何化解
地理教育改革创新与地理科学事业发展
——写在《地理教育》第六届编委会成立之际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加强科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论科学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要点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对新形势下加强科学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