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6-12-31 18:43朱克文
财会学习 2016年15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行政事业单位

文/朱克文

内部控制视角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文/朱克文

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视角,分析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的问题及不足,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对深化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内部控制视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内在关联性,从目标上看,都具有较为趋同的目标,都致力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从执行上看,两者都覆盖延伸到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及经济事务中,具备了事前、事中及事后的预防、控制及监督共性[1]。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效果又受到其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要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应将其与内部控制建设相结合,在两者的互相协调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一、内部控制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施中暴露出的问题缺陷

(一)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属性上看,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归属本单位内部控制范畴,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控机制建设时,未将预算绩效管理及时纳入内控范围,外加内部控制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单位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积极性往往不高,对预算绩效管理重视程度的不足极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无法全面进行绩效评价活动,也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风险隐患要素分析没有与预算绩效管理紧密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机制涵盖了本单位的运营风险分析评估,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监管、预算绩效数据统计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跟踪研究、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识别及评估、预算执行风险防控措施完善等都应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防控机制相结合。但从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践看,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被动化及形式化严重,另一方面单位内部控制风险防控与预算绩效管理风险评估结合不紧现象较为普遍[2]。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与内部控制规范相关要求匹配度不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管理要求,并针对财政支出设计了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对绩效评价指标在规定上只是限定在相应的项目决策的具体流程步骤上,没有对执行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指标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这就极易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在真实度上有所欠缺。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措施方法

(一)强化对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的宣传及培训

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宣传和教育,行政事业单位要认识到自身在单位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高对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要认识到即使是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在使用国家财政资金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的执行内部控制,按照预算绩效管理经济活动。

2.提升相关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教育时,要重点加强对内控部门、财务部门、行政部门以及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中员工在思想意识上的转变工作,通过教育培训,使这些部门的员工充分了解和认识到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整个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和积极性,扭转过去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他们的内控意识和预算绩效管理意识,丰富员工在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优先在这些部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和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从而更好的为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做好的风险防控

1.预算执行追踪制度。财务管理部门要监督项目实施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结合相应的数据信息,定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比预算执行结果与目标,找出差异所在及风险隐患要素,对于执行过程中发现偏离绩效管理的情况后,要尽快纠正错误及时补救,以提高本单位预算执行水平。同时,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管理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追踪制度,并在相应的制度中明确奖惩措施,提高单位预算执行管理的积极性。比如说,可以结合预算执行进度和项目绩效情况,定期通报,实现内部信息的及时有效沟通,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2.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借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化系统,研究开发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监督的信息系统,并将其与内控信息系统加以连接,在信息系统中设置相应的绩效目标、跟踪监督、预算编制、绩效评价等模块,及时收集整理及分析预算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信息。

(三)有针对性地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中,一方面要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风险点及重要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明确,另一方面要将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与单位的内部控制要求相结合,借助内部控制的作用,逐步改善优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如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支出中,要根据政府采购制度相关要求,做好相关合同管理,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对预算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确保不相容职务分离等要求。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要取得实效,应注重将其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加以结合,在对两者的关系及作用加以理解后,针对预算绩效管理中凸显出的不足,着重从预算绩效管理意识的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风险防控、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优化等方面加以完善,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长期稳定发展。

[1]王尚集.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12):85-86.

[2]邓兴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21):92.

(作者单位: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行政事业单位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