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灰色文献的分布及其对Meta—分析的影响及对策

2017-01-03 19:21孙思琴楚存坤韩丰谈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析

孙思琴 楚存坤 韩丰谈

摘要 概述了灰色文献的概念、类型、特征和重要性,以及Meta-分析的内涵。列举了国内外常用灰色文献、适于Meta-分析的灰色文献网络资源的分布,便于研究人员获取适于Meta-分析的灰色文献。如果Meta-分析排除灰色文献,就会夸大阳性研究结果,导致决策失误。为了保证Meta-分析的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克服发表偏倚,建议把灰色文献纳入Meta-分析。

关键词 Meta-分析 网络灰色文献 发表偏倚

分类号 G253

DOI 10.16603/j.issn1002-1027.2016.04.008

1 灰色文献的内涵

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Gray Literature,简称GL),是相对于白色文献和黑色文献而言的,它介于白、黑文献之间,是指不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或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文献。1997年在卢森堡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灰色文献会议”,赋予灰色文献的定义是:灰色文献是指出版商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各级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工商业界等所推出的各类电子和印刷形式的资料。目前,灰色文献的“卢森堡定义”已被广泛接受。

灰色文献主要包括政府报告与文件、技术档案(技术规范、标准和工具手册等)、科研数据、科技报告、调查报告、政策文件、内部刊物、私人信件等。有的灰色文献属于内部发行,未公开发表的研究结果和数据也被认为是灰色文献。灰色文献具有出版灵活,内容丰富,分布广泛、分散,不定期、半公开出版等特点。在当今网络时代下,互联网是推出和获取灰色文献的一个重要的、广泛利用的平台,例如博客、微博、电子出版物、开放获取和数字文档等,称为网络灰色文献(以下简称e-GL)。网络灰色文献相对印刷型灰色文献而言,具有发布便利、检索快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灰色文献晦涩难懂、类型繁多、涵盖面广,而且缺乏书目控制,流通面窄,发行和收集也缺乏系统化手段,质量审核和生产标准也各不相同,往往难以获取、访问和评估。

灰色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源,是最原始的、第一手的信息,是信息时代推动科学研究、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资源。其相对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的研究方式及其对资源的需求。例如,医学就需要大量灰色文献,灰色文献可为医学政策的制定和医学研究提供珍贵信息。临床实践指南、医学研究报告、医疗项目评估材料、医疗法规等,都属于灰色文献,可以为医务工作者和临床决策提供宝贵的、客观的、全面的信息资源。

2 Meta-分析的内涵

Meta-分析(Meta-analysis),又称汇总分析、荟萃分析,是以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为研究对象,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客观、定量的综合分析,Meta-分析是一种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

Meta-分析的步骤是:提出研究问题、检索相关文献、提取数据、选择并且合并效应量、进行异质性分析、进行敏感性分析和进行发表偏倚分析等。在“检索相关文献”阶段,包括制定检索策略,全面、广泛地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简称RCT)的所有文献。对于研究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3 常用适于Meta-分析的网络灰色文献资源分布

近年来,国外专门从事灰色文献研究与开发的机构纷纷成立,尤其是欧美国家。Meta-分析中的e-GL可以提供最原始的文献,是重要的、珍贵的信息源,可以拓宽研究的视野,为Meta-分析提供更完善、更全面、更客观的证据,为各种决策提供帮助和参考。

3.1 国内适于Meta-分析的e-GL资源分布

适于Meta-分析的e-GL可以通过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学术搜索来进行筛选、获取,比如:必应学术搜索(http://cn.bing.com/academic)、百度学术搜索(http://xueshu.baidu.com/)、谷粉搜搜(ht-tp://WWW.gycc.com/)、谷歌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rn/)等。

国内至今还没有专门检索灰色文献的数据库或网站,更没有专门检索用于Meta-分析的e-GL数据库或网站,用于Meta-分析的e-GL可以通过检索国内循证医学的相关网站来获取,比如:中国cochrane中心(http://china.cochrane.org/)、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http://WWW.chictr.org.cn);通过天津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循证医学中心网站,也可以获取适于Meta-分析的e-GL。

2015年12月25日,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测试版(简称北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提供研究数据的保存、管理与发布、共享、下载等服务。开创了国内获取科研数据中的灰色文献的先河。通过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学术搜索服务,来检索适于Me-ta-分析的e-GL,不够系统、全面,检索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此外,也可以通过某些博客或微博、微信等来获取灰色文献,但是通过这些方式获取灰色文献的难度较大,可靠性也有待考证。

3.2 国外适于Meta-分析的e-GL资源分布

国外拥有比较成熟的灰色文献管理和服务体系,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

3.2.1 国外重要的e-GL

国外常用的灰色文献网站主要有(详见表1):

(1)国际灰色文献(GreyNet International,简称GreyNet),或灰色文献网络服务组织(Grey Litera-ture Network Service),成立于1992年,致力于网络灰色文献的研究、出版、开放获取,是国际灰色文献研究的权威机构。GreyNet网站的主页上,点击“OpenGrey Repository”链接,进入Open Grey检索界面。

(2)欧洲灰色文献信息系统(SIGLE)

目前在灰色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以欧洲灰色文献利用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GreyLiterature Exploitation,简称EAGLE)推动的合作计划“欧洲灰色文献信息系统”(OpenGrey Reposi-tory-System for Information on Grey Literaturein Europe,简称SIGLE)最为重要。SIGLE始建于1980年,由法国提议,共有17个成员国,均是重要的情报中心或文献提供中心。截至2005年2月,SIGLE的书目数据库共有85.5万条记录,年增6万条,月更新。SIGLE和GreyNet都收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灰色文献。

(3)欧洲灰色文献信息系统(Open Grey,简称OG),是由欧洲推出的包括70万条灰色文献的参考书目数据库,通过开放获取的形式,用户可以查找文献并导出记录。系统涵盖科技、生物医学、经济学和人文社科等学科。收录技术报告、研究报告、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政府出版物和其他类型的灰色文献。该网站包括GreyNet会议文献的全文预印本,是SIGLE开放存取的窗口。

另外,还有其他常用的灰色文献网站:美国国家技术研究报告(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Service,简称NTIS);不列颠图书馆(The British Li-brary,http://WWW.b1.uk/)等,通过上述这些灰色文献网站,可以筛选出适于Meta-分析的e-GL。还有其他一些免费提供全文的网站,如:DOAJ(ht-tps://doaj.org/)和PLOS等,也可以检索到灰色文献(详见表2)。

3.2.2 国外重要的适于Meta-分析的e-GL网站

检索国外适于Meta-分析的灰色文献网络资源,可通过医学灰色文献网站和循证医学网络资源来挖掘(详见表3和表4)。

4 灰色文献对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出版语种、出版状况、出版质量和个性化研究水平等。关于出版状况方面,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纳入灰色文献(例如,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或发表受限、内部交流和/或不列入书目检索系统的文献)。

4.1 纳入灰色文献,减少Meta-分析的发表偏倚

Meta-分析中,阳性结果的论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研究,P<0.05)比阴性结果的论文(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的研究,P>0.05)更容易被接受和发表,阳性结果的论文被引频次也高于阴性结果的论文。总之,阳性的Meta-分析结果比阴性的更容易发表,这种现象称为发表偏倚。发表偏倚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数据的可用性和可信度,严重地威胁Me-ta-分析的有效性。发表偏倚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现有的研究进行过度评价,使得Meta-分析的阳性研究结果过分夸大,或者夸大危险因素的强度,甚至得到相反的结论。

发表偏倚对Meta-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可靠性的影响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纳入了灰色文献的Meta-分析可能有助于克服发表偏倚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全面和客观的参考。然而,Meta-分析所纳入的灰色文献,大部分都局限在正式发表的范围,许多有意义的灰色文献因未正式发表、未公开出版而被忽略,这样就存在结论偏倚的风险,甚至可能会改变整体的结论。据报道,已经发表了的采用Meta-分析的文献只有31%包括了灰色文献。69%的灰色文献被排除在Meta-分析之外。积极鼓励和指导研究者采用灰色文献,对减少Meta-分析的发表偏倚尤为重要。当具有某种学科特色的灰色文献数据库或研究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之后,要利用尽可能多的途径加强宣传,积极动员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试用,使用户了解、熟悉、掌握乃至喜欢并主动推广这些灰色文献数据库和研究数据管理系统。应关注用户的使用感受,根据他们反馈的意见逐步完善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使数据库更加适合用户使用。

4.2 建立灰色文献数据库,增加Meta-分析的文献完整度

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未能全面广泛地收集与课题相关的RCT。Meta-分析有个重要步骤是“提取数据”,其中包括RCT原始实验的各种数据结果、图表等。Me-ta-分析的结果高度依赖这些基础数据,这就要求Meta-分析的研究者要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研究的RCT实验数据,以便进行准确、全面、客观的统计分析。目前一些健康研究的证据也支持这个观点,这表明如果Meta-分析忽略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可能会夸大治疗效果。但是一般情况下,研究者所获得的是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数据,还有许多实验数据处于半公开或未公开状态。最佳的检索策略是结合异构数据库检索平台,提高收集数据的完整性。与课题相关的灰色文献的缺失始终是课题研究的缺憾,这与灰色文献的流通面窄、分散,难以收集、管理、检索等因素有关。由于灰色文献的不易获得性,给图书馆提供了针对灰色文献进行研究数据管理的契机。图书馆应该发挥文献资源管理方面的优势,结合本校优势学科或本地的区域特色,收集科研人员,特别是知名专家的灰色文献。应多方面与研究专家积极沟通,采取捐赠、购买、代藏、版权合作等方式收集特色学科的研究资料,建立特色数据库或科研数据管理系统。图书馆可以从建立本校科研人员的特色研究数据管理系统入手,逐步扩展到联合其他同类高校图书馆建立联合特色研究数据管理系统,为广大研究人员服务。为研究人员做Meta-分析的时候提供这些灰色文献的研究数据,能进一步提高Meta-分析的研究质量,增加Meta-分析所需文献的完整度。

5 结论

发表偏倚的存在,以及Meta-分析中排除灰色文献,会夸大Meta-分析的阳性结果,导致决策失误。所以灰色文献的检索、收集和纳入,对于客观、全面地评价Meta-分析研究结果至关重要。

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灰色文献的重视程度还比较低,缺乏系统开发利用灰色文献的数据库或网站,对灰色文献缺乏系统、专业、规范化的标引,不利于灰色文献的传递、检索和利用。我国应该建立统一的灰色文献管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组织和传播,同时应注意灰色文献版权的保护。未来国内创建的适于Meta-分析的网络灰色文献网站或数据库,通过开放存取,应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科研数据等灰色文献的资源共享。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可以把从网络上搜集到的灰色文献及时传递给相对应学科的研究人员,充分发挥Meta-分析网络灰色文献资源的功能,努力克服各种偏倚,避免重复试验,极大限度地节约经费,争取为决策提供客观、全面、系统和有效的灰色文献证据。当然大部分灰色文献没有经过专家评审,其权威性、质量、有效性、版权等值得商榷和考证,需要全世界的相关研究人员进一步关注。另外,发表偏倚究竟会对Meta-分析结果产生多大影响,尚待进一步实证研究,得出明确结论。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