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突来顺势而为

2017-01-03 01:05王相春
教育界·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

【摘 要】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遭遇一些意外,造成意外的因素也是多样的。面对意外,处理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进程或课堂效果。意外突来,我们要顺势而为,适当追问与引导,顺势切入例子进行思辨与感悟,让它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意外突来 顺势而为 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遭遇意外,束手无策是自然现象。教师应对得好,课就会精彩灵动,非常漂亮;反之,则黯然失色。意外,这是对教师的一场临场考验。为此,我们要冷静对待,实行“二次备课”,把这份意外当成教学资源,进行问题引导,回归轨道,完成教学目标。当然,我们有时候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有意为之,制造一些认知冲突,产生意外。这种意外就不会产生束手无策之感,而是一种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这种意外中走下去,突然走不通了,就产生了感悟。下面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自己所遭遇的意外。

一、 问题引导,解读例题

《植树问题》这节课是经典课,比较难上。我曾数度实践,寻找此课教学的最佳方案。以往对例题进行了处理,是把全长的“100米”改为“1000米”,目的是完成植树问题中的数学思想之一:化繁为简。把“两端都栽”去掉,目的是让学生关注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现象。反思这种处理,我觉得有点造作,意义不大。所以此次实践我保留原题,对提问进行了设计,也能够达成上述处理的效果。且看下面师生的对话。

【教学实录一】 教师追问:两端都栽是什么意思呢?

生1:就是一条小路,有两边,两边都要栽。

生2:就是像跑道一样,有起点也有终点,两点都要栽。

师:两端都栽是植树问题中的一种现象。既有这种现象,还有哪些现象?

生1:两端都不放。

生2:一端栽,一端都不栽。

师:很好,还有两端都不栽和只栽一端的现象。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两端都栽这种现象。

此次实践,我突然发现,教材中的例题,有时候不一定大改特改,改得面目全非,关键还在于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与引领,设计到位,引领适时,同样能够达到效果。

二、 顺势追问,暴露认知

数学广角的内容之所以难,是由学生的差异性所决定的。当班上的学霸一锤定音时,往往会破坏教者的思路,使原定的设计严重偏离了轨道。比如,当我们提出“一共需要多少棵的树苗”时,按照往常的试教,学生会有多种意见,201棵,200棵,202棵,199棵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往往顺势让学生化繁为简,画图,验证,从而按预定的教学流程进行推进。但我此次遇到了一个学霸,他的发言使其他学生再也没有其他意见,吓了我一身冷汗,这个学霸还想不想老师活啊!我不得不调整了方案,把后面的环节提了上来。

【教学实录二】 师:那好,我请一个同学来说说看,你这个201是怎么算的?

生1:先把1000除以5,得200棵,两端都要栽,所以在末尾再栽上一棵,得201棵。

师:哦,那1000除以5,它表示什么意思?

生2:表示全长1000米,每隔5米栽一棵,表示整条路栽了200棵。

师:听仔细,他说这是棵树。

生3(学霸):我觉得是每两棵树的间隔,总共有几度间隔。

师:现在有两种意见,第一个认为这是棵树,另一个认为这是间隔的段数,你们认为哪一个说得对。

生1:第二个对,1000米每隔5米,分成一段,所以我认为第二个同学说得对。[受到影响,改变讲法]

师:哦,把1000米分成5米一段,求出来的是什么?

生齐:总共有几段。[全体跟风]

师:我们把他称为间隔数,也可以把它称为段数。那这个间隔数是怎么求出来的?

生4:间隔数是总长度除以间隔长度求出来的。

……

教学的预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基本功。但是,生成的现象却永远都无法预估到位。班级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不一样的。你不能忽视学霸的影响,也不能因为学霸的回答来代替班级学生已达到的水平。我们应该顺着学生的思维,加强追问,在应答中感知学生的认知,继续寻找切入点,切入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如前面的教学片段,学生对总长度除以间隔距离,得到什么这个问题,还是有不同的答案,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个“201”棵树的结论还是存在怀疑的。

三、 切入反例,思辨感悟

学霸的存在,对教师来说,是又喜又怕的。怕的是我想做点文章出来,他一下子就把我的底给兜光了;喜的是课堂提问遭遇冷场,他那精彩的发言又会救我,给课堂增色不少。此时,我们最好创设思辨的情境,让学霸在关键时刻出手。前面的变故使我不得不怀疑学生的实际认知。于是我把后面预设的对比题拿了上来。

【教学实录三】 出示(1)把一根长20米的绳子,剪成4米一段,可以剪成几段?

生1:6段。20除以4得5段,还要加1,得6段。

生2:我认为应该是5段,每4米截成一段,得5段,剩下的没绳子,所以是5段,

生3:第1个是对的,因为1刀两断,20除以4得5,还要加1段,应是6段。

生4:我也赞同是6段,因为剪5次。

生5:是5段,20除以4是5,那个是棵数,这个是段数,棵数与段数是不一样的。

学霸开始的回答,两端都栽要加1,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并没有真正理解或掌握植树问题的解题思路。学生的回答,很明显地反映出他们把植树问题与原来已会的知识(求份数)搞混了,弄糊涂了,产生了认知冲突。我的临时起意,加入检测题,却得到了新的收获,柳暗花明,使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有意思。

【教学实录四】 下面我请这两个同学上来画画图。先画一段,表示20米长的绳子。

学生画(一个是5段,一个是6段)。

师(指后者):你的一段是几米啊?(生说:4米)

众生:错了,是24米了。

师:你们知道,这个同学为什么是6段?

生1:我在想,他想剪5次,是6段,但是剪4次,才5段。

生(前者):我知道他想的是总棵数,而我想的是每一段,所以我想的是5段。

师:刚才也有很多同学认为6段是对的,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里1000除以5,有几个什么(间隔),那么这里为什么要加1?

生2:植树问题刚开始有一个开头,开头已经算了,而末尾还有一棵,没有算上去,所以要把末尾这一棵加上去。

生3:因为一条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那他的开头必须栽一棵。

生4:因为像切绳子一样切开的话,末尾的那里没有算进去。所以要加1。

[TP王相春1.TIF;Z1,Y]

此时一生上台,给线段上下方标了数字。

生:上面的1、2、3、4、5是它的段数,下面的1、2、3、4、5、6指的是它的棵数。这样说明,末尾的那棵树没有算进去,开头那棵树已算进去了。

当原有认知与新知产生冲突时,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引导、推动,而不是直接下结论,比如画画图,发挥数形结合的作用。当学生用语言表达困难时,给棵树与段数上都标上了数字,一一对应不言而明,为什么加1也不言而明,我不禁地为学生的举动而拍案叫绝。[LL]

四、 借助生成,回归目标

如果说生成是不可预料的,那么我们也要想方设法让生成的东西成为教学的资源,让他回到正轨上来,实现课前的预设目标。

【教学实录五】 师拿出一份已划掉的学生图画。问:你知道他为什么划掉了?

生1:他没有想好间隔数是多少,就开始画了。

师:我们画图的目的是干什么?

生:证明要不要加1?

师:对,我们现在是证明棵数跟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既然证明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不需要画1000米这样长的路。

众生:不需要。

生1:我们只要举个例子证明就可以了。

师:他的意思是把复杂的问题变成什么?(生:简单的)变成简单的,然后去找出什么?(生:规律)找到规律,复杂的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不需要画1000米。

师:棵数与间隔数存在什么关系?

生1:棵数和间隔数存在加1的关系,因为上面代表的是间隔数,间隔数的开头已经算进去啦,而间隔数的末尾却没有算进去,所以棵数要间隔数加1。

师:这个图一看就很明白。上面的表示间隔数,下面的表示棵树,很明显,棵树比间隔数多1。

师:现在我擦掉几段,你发现了什么?(还是加1)。好,在后面加上三段,又发现了什么?(还是加1)。

生1:棵数和间隔数,不管怎么擦,怎么加,棵数比间隔数都是多1的。

生2:老师我觉得这样也不一定,万一他没有说两端都不栽,如果两端都不栽,这样就不是加1了。

生3:我觉得这个同学的说法有问题,如果两端都不栽,要减1。

到这里,我把生成的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根据学生的判断,我们可以判断学生已经掌握了植树问题的本质了,已经理解为什么要加1了。这下面三个同学的回答,已经把结论再次进行了思辨,进行了感悟,提出了植树问题的几种情况,学习也再次进入了高潮。

意外常常不期而至,无法预料。面对意外,我们要顺势而为,寻找教学的契机。比如适当追问,先暴露学生的思维与认知,在此基础上实现二次备课,调整已有的教学思路;比如切入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辨,让这种意外成为一种教学资源,回归正轨,实现教学目标。意外过程有些迂回,但风景还是随处可见。当然,有些意外,是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是教师的有意为之。有意为之而产生的意外,在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于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价值追求。总之,让意外成为教学资源,收获别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数字化教学资源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影响及实践探讨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基于VMware的教学资源服务器虚拟化设计与实施
高校美术教育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探析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浅谈博物馆中的化学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