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粮的二次制粒及添加诱食剂(松露)对断奶仔猪后期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

2017-01-04 12:23刘培峰任海伦陈盈霖徐良梅朱沛霁
饲料工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制粒饲粮断奶

■刘培峰 任海伦 陈盈霖 王 超 徐良梅* 朱沛霁 徐 歆

(1.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2.江苏立华牧业有限公司,江苏常州 213168)

仔猪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道及机体免疫机能不健全,使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内采食较少,肠绒毛高度降低和隐窝深度提高会使断奶仔猪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和生长滞缓。因此,对于如何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及降低腹泻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饲料中添加诱食剂能够提高动物的采食量及消化吸收能力,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效率。有研究报道,添加0.02%的甜味剂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显著降低料肉比,并且能有效防止仔猪断奶后腹泻。英国利兹大学动物生理与营养研究所的学者对泌乳期的母猪饲喂含有松露的诱食剂,发现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采食量,但是对仔猪饲喂诱食剂(松露)还未见报道。饲粮加工质量的优劣影响畜禽的采食量及其腹泻指数。有研究发现,鱼粉在断奶仔猪过渡料中添加比例较高,不适合高温膨化处理,且普通一次制粒工艺温度偏低无法有效杀菌是造成当前断奶仔猪高腹泻率的原因之一,有研究发现,饲粮进行二次制粒工艺能够显著提高仔猪颗粒饲粮的加工质量,提高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P<0.05)。本试验从饲料的加工工艺及外源添加诱食剂(松露)作为切入点,研究其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提供含有诱食剂的预混料在饲料中推广应用以及如何降低仔猪腹泻率的方法提供有效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按照窝别、胎次、体重相近的原则,选择54日龄、初始体重(18.34±0.2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保育仔猪,共分为3组(见表1),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20头猪,试验期为15 d。常规饲养管理,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器供水,每天分别在07:00、12:00、19:00饲喂,共3次。试验在江苏立华牧业仔猪保育场进行,试验期间按照仔猪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表1 试验处理组设计

1.2 试验日粮

基础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参照NRC营养标准(1998)配制基础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2。

表2 试验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3 饲料加工

普通制粒采用普通畜禽饲粮的加工工艺,将所有原料进行配料、混合,再调质、制粒(制粒参数:环模压缩比1∶6,调质温度73℃),最后冷却得成品。二次制粒是先将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经高温制粒(制粒参数:环模压缩比1∶6,调质温度90℃),然后进行第2次粉碎,再与热敏性成分进行配料混合,最后低温制粒(制粒参数:环模压缩比1∶6,调质温度65℃)。

1.4 饲粮的采集

在饲料生产线包装袋中,用样品签对3种试验饲粮进行采集,“四分法”逐渐缩减至2 kg,每次每种饲粮采集4份,然后进行饲料硬度、粉化率指数的测定。

1.5 指标检测及方法

1.5.1 加工质量指标

1.5.1.1 颗粒硬度

采用饲料硬度计(ST-120B)对单个颗粒径向加压的方法,使其破碎。清扫载物台上碎屑,准备开始下一样品的测定。用50粒颗粒的平均值表示该样品的硬度,主要参照《颗粒饲料主要加工质量指标的测定与研究》中的测定方法。

1.5.1.2 饲料粉化率

将饲料样品过8目筛,筛去细粉。称取500 g的已筛去细粉的样品放入回转箱中翻转10 min,取出样品,同样过8目筛,称取剩余颗粒饲料的质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出饲料粉化率。

PDI(%)=(翻转前颗粒饲料的质量-翻转后颗粒饲料的质量/翻转前颗粒饲料的质量)×100。

1.5.2 生长性能指标

在第1 d、第15 d对仔猪进行空腹称重,每天记录饲料用量。并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

1.5.3 腹泻指数的测定

分别在第5 d、第8 d和第15 d对所有仔猪进行腹泻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分——正常坚硬的粪便;2分——松软的液态稠状粪便;2.5分——不定形的液态稀粪,确定为腹泻;3分——有很多水和泡泡的严重的腹泻症状。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20.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Duncan's法多重比较检验,试验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次制粒对颗粒饲粮加工质量的影响(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加工工艺对仔猪颗粒饲粮加工质量指标影响较大。与普通制粒相比,二次制粒显著提高了饲料的硬度(P<0.05),并且降低了饲料的粉化率(P<0.05)。

表3 不同加工工艺对颗粒饲粮加工质量的影响

2.2 饲粮诱食剂(松露)及二次制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表4 饲粮诱食剂及二次制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仔猪54~68 d的生长试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处理1组和处理2组饲粮对仔猪的ADG 影响显著(P<0.05),分别提高了 24.49%、38.78%,而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处理2组饲粮对仔猪的ADFI影响显著(P<0.05),而处理1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处理1组和处理2组饲粮对仔猪的 F/G 影响显著(P<0.05),分别降低了21.76%、20.37%,而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3 饲粮诱食剂(松露)及二次制粒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表5 饲粮诱食剂及二次制粒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试验第5 d,3组之间仔猪腹泻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10 d;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处理1组和处理2组试验日粮显著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P<0.05),且处理2组的效果最为显著(P<0.05);试验第15 d,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处理1组和处理2组试验日粮显著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P<0.05)。

3 讨论

3.1 不同加工工艺对颗粒饲粮加工质量的影响

饲料粉化率是衡量颗粒饲料成品在输送和搬运过程中抗破碎的相对能力,是颗粒饲粮品质的重要指标,粉化率指数越小,饲料的品质越好,饲料的利用率越高;PDI越大,说明产生的粉尘多,饲料的无形损耗增大,也有研究者证实膨胀加工降低了颗粒饲粮的粉化率。本试验同样研究发现,二次制粒显著降低了饲料的粉化率。颗粒硬度是影响断奶仔猪采食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学者对高粱基础饲粮和玉米基础饲粮的研究结果显示,颗粒的硬度随着温度的提高极显著增加,该规律在小麦基础饲粮试验中得到了相似的结论。以上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工艺对断奶仔猪颗粒饲粮硬度和饲料粉化率影响较大,本试验同样发现二次制粒能够提高饲料硬度。因此,应选用适当的工艺加工断奶仔猪颗粒饲粮,并合理控制饲粮的硬度和粉化率。

3.2 饲粮诱食剂(松露)及二次制粒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随着饲料业的发展,饲料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仔猪饲粮中添加诱食剂能够改善仔猪的采食行为。猪的嗅觉敏感程度与嗅觉受体(OR)在口腔嗅觉上皮(OE)纤毛膜表面的感觉神经元的化学组成和浓度有关,依靠口腔内化学感受器能快速反应食物愉悦,从而影响仔猪采食行为。有研究发现,添加3.0%的蔗糖在仔猪断奶后1周内起到了显著的诱食效果,添加2.1%的AK糖在仔猪断奶后两周内起到了良好的诱食作用。也有研究报道,在湿拌料中添加300 g/kg的谷氨酸钠,可使猪的日增重提高5%~8%。若用提取谷氨酸钠后所剩下的废渣添加到饲料中进行饲喂,则其日增重可提高4.5%以上,且料重比下降0.15%。有研究发现,可以通过猪灵敏的嗅觉来寻找及挖掘松露,但对其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诱食剂(松露)能够显著降低仔猪料重比,增加仔猪的采食量。这可能与诱食剂能刺激动物分泌消化酶,从而提高动物机体蛋白酶、淀粉酶的含量,增强肠胃消化能力,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仔猪的生长。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总体上高温、高压熟化处理过的饲粮对仔猪的生长效果要优于普通制粒。部分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与试验仔猪品种、日龄、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等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但二次制粒组的F/G要显著低于普通制粒组。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二次制粒可以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期生长性能,也可以显著降低全期料肉比,这与Sun等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原因可能是二次制粒对饲料进行熟化处理后,显著降低了物料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提高了颗粒饲粮的熟化度,因此改善了仔猪适口性,进而提高了仔猪的ADG,降低F/G。

3.3 饲粮诱食剂(松露)及二次制粒对断奶仔猪腹泻率的影响

现代养猪业预防仔猪腹泻是重要的生产环节,由于幼龄仔猪肠道发育不健全,断奶日龄越小,仔猪生理应激越大。仔猪全价颗粒饲料中植物性原料的多种抗营养因子易损伤仔猪肠道,是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之一,而且仔猪饲料中添加的鱼粉不适合高温膨化处理,而普通制粒工艺温度偏低无法有效杀菌,这也是引发仔猪腹泻的主要诱因。有研究发现,二次制粒加工断奶过渡料能够保障仔猪小肠完整性和功能。本试验研究发现,饲喂二次制粒日粮对仔猪腹泻有明显的改善(P<0.05),可能会由于经过二次制粒植物性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以及鱼粉中可导致仔猪腹泻的细菌。因此,除了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选择高能、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原料外,对断奶仔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合理加工也十分重要。

断奶使仔猪产生心理、环境和营养应激,导致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采食量不足,引起小肠绒毛萎缩,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再加上早期断奶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道机能不健全,仔猪对养分的消化能力有限,大量未完全消化的营养物质进入后肠,极易发酵腐败,引起腹泻。而饲喂诱食剂松露对预防仔猪腹泻还未见报道,本试验研究发现,饲喂诱食剂松露第10 d后,可以显著降低仔猪的腹泻(P<0.05),这可能与诱食剂能刺激动物分泌消化酶,增强肠胃消化能力,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减少营养物质在肠道后段的堆积,从而减少仔猪腹泻。但其作用机理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及降低腹泻率是畜牧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方向。本试验发现,饲喂二次制粒的日粮以及添加1 000 mg/kg松露提能够提高仔猪后期的生长性能,降低仔猪腹泻率,但是二次制粒的方式以及诱食剂松露的适宜添加量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刊略,需者可函索328710859@qq.com)

猜你喜欢
制粒饲粮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配加生石灰的两段式圆筒铁矿制粒行为研究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日粮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青蒿鳖甲颗粒一步制粒工艺的优化
头孢氨苄片剂生产工艺的研究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